走出體制的臭鼬工廠:如何影響科技產業管理革新?


走出體制的臭鼬工廠:如何影響科技產業管理革新?


數據支持:鈦禾產業研究院

來源:鈦禾產業觀察(Taifangwu)

臭鼬工廠的創新管理法,幾十年來一直深刻影響著整個世界科技產業的管理革新。

2018年11月11日,珠海航展閉幕式。

上午10點55分左右,四架殲-20戰機組成的編隊低空飛過現場,為中國空軍69歲生日獻禮。殲-20在表演時打開了彈倉,亮出了神秘的霹靂-15導彈,這也是殲-20首次公開展示打開內置彈艙和亮出新型導彈。五天前,裝備首臺矢量發動機的殲-10B飛機,在航展現場大秀超機動,完成了落葉飄、眼鏡蛇機動等飛行動作,同樣震撼全世界。

殲-10B和殲-20,都是成飛611所的傑作。

被軍迷圈謔稱為“成洛馬”的成飛,近年來風光無限。除了珠海航展的大出風頭,在國際軍貿市場也屢屢斬獲大單。有鐵血軍迷甚至把酒豪言,如今放眼全球,有資格在未來天空與成飛匹敵者,唯有成飛當年的榜樣與對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臭鼬工廠。

臭鼬工廠,這個奇葩的名字來源於創辦初期的工作環境。75年曆史的臭鼬工廠,從最初的23人發展到現在的45000人。曾經為美國研製出了絕大多數先進戰機,包括F-80、F-104、U2、SR-71、F-117A等一系列傳奇飛機,以及被譽為五代機標杆的F-22和F-35。

臭鼬工廠從當年的呱呱墜地,便帶有不安分的基因,臭鼬著名的“14條”管理原則,不僅改變了航空工業的科研組織方式,幾十年來也深刻影響著整個世界科技產業的創新管理。

1

創辦臭鼬

1942年7月18日,德國萊普海姆機場能見度良好。上午8點40分,在前三次試飛全部失敗後,梅賽斯密特公司的首席試飛員弗裡茨•溫德爾開始了ME-262噴氣式飛機的第四次試飛嘗試。

膽識過人的溫德爾提出了一個驚人的方案:用前剎車逼迫高速滑行飛機低頭。這是一種挑戰極限的起飛方法,如果失敗,將讓這位德國的王牌試飛員和已經秘密研究多年的噴氣式飛機一起夢碎藍天,但卻是挽救 ME-262 的唯一措施。加速、加速……白線、點剎——ME-262真的改平了,手扶操縱桿的溫德爾明顯感到杆力的增加,只是稍稍帶杆,飛機毫不費力的離開了地面。身後傳來了此起彼伏的歡呼聲。

這次飛行,成為在二戰後期讓盟軍聞之色變的傳奇戰機——ME-262的第一次成功試飛,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架可以投入實戰的噴氣式飛機成功試飛[1]。在此之前,整個二戰戰場的天空,都是活塞式戰鬥機的天下。


走出體制的臭鼬工廠:如何影響科技產業管理革新?

德國ME-262噴氣式飛機

ME-262噴氣式飛機的成功試飛,揭開了世界空戰史上新的一頁,也極大的震動了大西洋對岸的美國人。

在當時,空中優勢的爭奪已經成為戰爭勝負的關鍵所在。從整體技術性能來看,擁有噴氣式發動機和後掠式機翼的ME-262,比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其它任何飛機都先進了整整一代。而美國人想要奪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必須研究出一型能與ME-262抗衡的飛機。

但此時美國人還沒有想好要不要搞噴氣式飛機。

美國人一開始是比較糾結的。先提出了一個XP-38飛機的計劃,採用活塞式發動機驅動的對轉螺旋槳推進設計。但是當飛行速度順利提高到0.75馬赫時,卻又遇到一個壓縮性效應的問題。即使找到當時世界氣動領域的領袖級專家——加州理工學院的馮·卡門教授和米里肯教授,也無法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

在大家一致認為這是個無解的難題之後,美國人終於將目光投向了噴氣式飛機。一開始也並不是走完全自主研發路線——先是對早些年從英國引進的噴氣式飛機進行仿製,造出了編號為XP-59A的噴氣式試驗機,隨後又在XP-59A的基礎上仿製了幾種噴氣式飛機,但由於技術原因一再失敗。

1943年5月,美國陸軍和各大飛機公司在華盛頓召開了一個有關未來飛機發展方向的會議。會上,洛克希德公司負責人霍爾·希巴德認為噴氣式發動機還處在萌芽階段,無法與活塞式飛機一較高下,公開表示支持活塞式飛機的發展。

但是在軍方和年輕設計師的強烈願望下,霍爾·希巴德和另一位開明的領導羅伯特·格羅斯做了一個日後改變世界航空史的順水人情。仍然允許天才而古怪的設計師凱利·約翰遜繼續他的噴氣式飛機研究,前提是凱利·約翰遜必須自己想辦法組建工程部,自己去找生產人員,還要想辦法找辦公場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