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中国民营经济的40年历程


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中国民营经济的40年历程


12月14日“猎聘2018非凡雇主全国颁奖盛典”在广州市广东广播电视台隆重举行,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向我们分享了中国民营经济的40年历程。以下是本次演讲的核心观点:

全球各国都在大力发展制造业,尤其是美国和欧洲。因为大家都知道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核心产业,是国家立足的根本。

中国的制造业80%是民营企业在做,这40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他们利用40%的社会资源,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同时解决了80%的城市就业、并且吸纳了90%的新增就业。在科技创新方面民营企业也有突出的成绩:65%的专利,70%的高新技术企业,75%的技术创新,80%的新产品研发都源于民营企业。

但是,最近两年,民营企业碰到了一些困难。这些困难可以总结为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是融资难,2016年,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对15省市小微企业调研结果显示,90%的小微企业无法从银行贷款。

第二是税负重,以政府全口径收入占GDP的比重来看,中国是38%,高于日本的33.4%,远高于美国的25%。

第三是成本高。过去十年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上涨了12倍,目前美国的土地、电力、燃气、税收等多项成本都比中国低。按照波斯顿咨询公司的数据,美国的商品制造成本仅比中国高5%。

第四是环保压力大。2016—2017年两年间,第一轮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对全国31个省共开出14亿元环保罚单。2018年5月30日至7月7日,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对10个省开展督查,38天内罚款7.1亿,是过去两年罚款的50%。这样的督查2019-2020还要再全国进行第二轮。这当然是中国过去的发展方式造成的,不完全是政府责任,但是对企业造成的压力却是实实在在的。

第五是中美贸易摩擦。2018年5月,贸易摩擦刚开始的时候中国的新出口订单PMI为51.2,之后一路下行,11月跌倒了47。要知道,低于50意味着出口在收缩。

这五大困难导致企业盈利难。2017年规模以上私营企业利润同比下滑2.4%,2018年1-10月再次下滑达30.3%。

关于民营企业的未来发展问题,郎教授认为核心还是制造业。因为2008年至今中国的发展很大程度上靠基建和房地产在拉动,但是这种情况在2018年得到了逆转。基建投资增速从2017年的30%下跌到2018年10月的2.1%。而且郎教授认为这个趋势未来也很难恢复。因为在资管新规下地方融资渠道受限。而且对于地方政府举债,2018年起要对官员终身问责,所以政府举债做基建一定会变得更加谨慎。与此同时,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018年以来加速上涨,从3月的3.8%上涨到10月的9.1%。其中高端制造业投资增速高达16%。

郎教授指出了未来制造业发展的六大方向。

第一,技术突破。原创的技术突破是最困难的部分,需要长期大量的基础研究做铺垫,是从0到1的突变。我国在一些领域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比如中微半导体的5纳米芯片制造设备,中科大的量子加密技术,华为在5G领域的贡献等。

第二,工业设计。这是目前中国非常欠缺的部分,发达国家工业设计投入的资金占总产值的比重在5%-15%,我国只有1%。原因在于,我们在产业链的低端,只做加工型、跟随性的产业。以苹果公司为例,人家做原创设计,利润率是50%,日本、韩国作为硬件供应商的利润率是34%,中国作为制造商利润率只有4%。但是,中国的进步也很快,比如我们的C919就是中国设计的结果,10%的设备自主生产,40%外包给中国企业,50%从国外采购,这依然是毫无疑问的中国产品。大疆无人机是一家深圳的企业,像苹果一样,几乎所有硬件都是采购的,但是他凭借优良的工业设计占领了70%的全球民用无人机市场。中国的华为能在全球通信设备占有一席之地,除了研发投入高以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工业设计能力。他设计的分布式基站体积大大缩小,一个机柜内可以实现2G、3G、4G三种无线通信制式融合,欧美的竞争对手们至今都学不会!

第三,生产能力。这个优势很容易被中国企业家忽略。从0到1的出创新固然很困难,但是从1到100万的复制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特斯拉汽车就是因为生产制造的过程出了大问题才来中国的,预计2019年投产。因为美国生产电动汽车的能力太差,工人不好管、流水线也转不动。2018年4月19日马斯克接受福布斯采访时说,我们有超级复杂的传送带网络,但它根本无法正常工作,所以我们把所有的东西都处理掉了,用人工造车。做过制造的人知道,流水线是需要靠日积月累的经验不断完善,不断改进的。这是中国的优势和财富,我们要保持。富士康的核心竞争力就是生产能力、管理能力,你能说他不是高科技企业吗?

第四,开放平台。凭借技术优势打造开放平台,安卓系统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现在安卓系统和苹果系统统制了手机操作平台。我国的汽车企业比亚迪打算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复制这个故事。这个平台已经启动了,百度的智能驾驶可以在比亚迪上操作,360的安全系统可以给智能汽车提供安全护航,所有开发者都可以把比亚迪汽车当成载体开发软件和硬件,比亚迪自己的新能源汽车硬件也可以全部对外出售。这在汽车领域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我们期待他的成功。

第五,产业链革命。郎教授在现场提出了3大方向:一是优化产业链,凭借规模经济和零库存实现质优价廉,称之为优衣库模式;二是压缩产业链,凭借智能制造的方式压缩制造业6+1的产业链,其中的产品设计与制造合并,不再需要中间的批发、仓储环节。从而实现柔性生产、私人订制,而且可以大大降低成本、提高利润。三是加速产业链。凭借大数据、人工智能、精细化管理等方式将实体店的成本压缩到和网购一样低价,质量甚至更好。这就是阿里巴巴、京东、苏宁都在尝试的新零售:3公里内30分钟送达、比菜市场便宜10%,大数据决定什么时候切菜,人工智能决定什么时候打折等等。

第六,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一点我们需要向日本、德国学习。说起来很简单,做一个东西,持续研究,不断改进,把它做到极致。

郎教授认为,上面六个方向任何一个做好了都能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立足。

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中国民营经济的40年历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