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咸平:只有制造业能够创造财富,而其他行业只是分配财富

郎咸平:只有制造业能够创造财富,而其他行业只是分配财富


(本文整理自《财经郎眼11:中国制造下一步,从制造到营造》)

各位知道,我从2004年就呼吁:中国经济的成功一定是制造业的成功,中国经济的危机,一定是制造业的危机。今日中国经济的问题,表面上是债务危机、贸易危机,其本质还是制造业的危机,而制造业危机的背后,则是营造的危机,即我们急需打造一个适合中国制造业发展的营商环境。对这一点,我深信不疑。

一、政府需要思考的是营造

我从2003年起,就带领我的研究团队,对全球,包括中国300多家制造业企业,进行了案例研究。我的关于制造业的上述结论,就是我研究得出的结论。同时针对中国制造业,我提出了“6+1”产业链理论,也提出了20多个行业的产业本质。这本合集,应该是上述研究的继续和深入。今天中国制造业面临的危机和问题,是系统性的和全方位的,已经不能仅从制造业本身的研究找到答案了。俗话说,“工夫在诗外”。我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制造业,必须从“中国制造”升级转型到“中国营造”。什么是“营造”?就是打造有利于制造业发展的营商环境,就是政府不断强调的“脱虚向实”。这很显然,政府已经承认了我们的产业过去已经“脱实向虚”了,这就是我们制造业危机的症结所在。

“中国营造”,这显然是政府的责任了。那么如何来“营造”呢?经过我多年的研究,政府至少该从大幅降低税费、对制造业大幅降低地价、取消大部分审批(实施制造业负面清单制度)、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以规范市场秩序、保护知识产权以激励创新、改善制造业融资环境、重建为制造业服务的教育体系、取消大部分职业资格证书、清理与制造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消除阻碍制造业发展的法律障碍、营造好国际投资和贸易环境等十个方面下足功夫。这些措施,就是“中国营造”。我在这里希望有关方面好好研究我这十个方面的系统化建议,请注意,这是系统化建议呀!

郎咸平:只有制造业能够创造财富,而其他行业只是分配财富


二、只有制造业才能创造财富,其他行业只是分配财富

热热闹闹的中美贸易战的本质是什么?如果抛开政治军事因素,我告诉各位,中美贸易战的本质是中美制造业的战争。“中国制造2025”计划旨在将中国打造成为制造强国。中国将在大多数新科技领域赢得巨大的市场份额。美国商务部长罗斯气急败坏地说,“中国制造2025”是一个直接的威胁。请各位朋友回顾并思考一下,从奥巴马到特朗普上任,他们呼吁发展什么行业,地产吗?不,制造业!我告诉各位,美国发动贸易战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是打击我们的制造业。这就是

我们现在必须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制造业才是中国的灵魂。因为只有制造业才能够真正创造财富,其他行业,什么地产、银行、股市都是财富的再分配,它们是不创造财富的。中美贸易战直接受到冲击的就是中国的外贸企业,我们一定要有忧患意识,千万不能把别人的威胁当成自己强大的证明,要认真分析评估当下中国外贸企业形势及所面临的困境。目前,我们的外贸企业至少面临四大困境:一是订单难;二是商品流通难;三是成本优势不再;四是融资难。那么,面对这么多困难怎么办?在这个大数据时代,平台是唯一的希望。因为大数据时代正在呼唤下一代具有讯息差异化的卓越睿智的企业家带领中国制造业走向一个新层面。

中国制造业拥有全世界其他国家所没有的一个重大优势,叫作大而全。根据联合国的报告显示,全世界只有中国一个国家拥有所有的分类工业,传统中的工业强国德国、美国、日本都没有。所以中国这个数量是全世界最庞大,而且工业种类也是全世界最齐全的。既然如此的话,我们心目中的工业强国美国、德国、日本它们的优势是什么呢?它们的优势叫作小而精。高端制造业它们拥有优势。具体体现在芯片产业、软件、智能手机、互联网、民航客机、高端零部件等等。在本书中将给各位做一个前所未有的分析:美国从1860年开始到底做了什么事,让它变成了制造业强国?今天我们中国走在这个“十字路口”,如果做好当年美国做的这些事,是有机会从大而全的制造业大国,转变成为我们大家所希望的制造业强国!

郎咸平:只有制造业能够创造财富,而其他行业只是分配财富


三、中国营造面面观

近些年有很多的重要新闻出现,比如说大飞机C919,比如说“中国制造2025”,大家猜一下它们的灵魂是什么?是工业设计,工业设计是制造业的灵魂。你能想象得到工业设计能够带来多少实惠吗?根据英国设计创新行业组织BDI的评估,英国的创新设计,投入1英镑,它的回报是225英镑,225倍。美国工业设计师协会(IDSA),它们的数据显示,美国的工业设计投入1美元,回报是1500美元,不可想象。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中国制造2025”成功的关键,是保护知识产权,以激励创新。

有一段时间福耀玻璃的掌门人“曹德旺跑了”成了个网络热词,当然他本人也是澄清他只是准备在美国有一个10亿美元的投资。但是我们发现近两年一旦有资本大佬准备海外投资新闻出现,就会挑动我们民众的神经。是怎样的“推拉效应”促使他们选择了去海外建厂,去哪里建不好,还偏偏去正在和中国进行贸易战的美国建厂?这需要我们去认真分析和比较,美国是如何营造制造业发展的环境的。

众所周知,汽车是“改变世界的机器”和推进国民经济向前发展的“发动机”。中国最大、最强、最具潜力和最具光明前途的经济实体就是汽车产业。2017年9月28日,国家五部委联合发布双积分政策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可以说是半强制性的国家意志推行新能源汽车,我们能不能在新能源汽车这个全新产业或者产业升级的这个弯道实现超车,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还需要哪些方面的努力?如何避免“劣币驱逐良币”,好钱花在刀刃上?这些方面都需要我们认真去研究。

2018年 10 月 10 日,第三届 HUAWEI CONNECT 2018(华为全联接大会)在上海世博展览馆和世博中心拉开帷幕。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先生登台发表主题演讲,重磅公布了华为 AI 战略及全栈全场景 AI 解决方案,现场发布了两款 AI 芯片 —— 昇腾 910 和昇腾 310。徐直军表示,华为昇腾 910 是目前全球已发布的单芯片计算密度最大的 AI 芯片,而昇腾 310 则是目前面向计算场景最强算力的 AI SoC。中国的手机行业“缺芯”一直被外界所诟病,国产华为也确实为中国制造争了口气。还有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是,华为竟然还拿到了5G的标准。华为的研发积累经验,是中国企业应该认真学习的。为什么华为拿到5G标准如此难得?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这些都是需要我们一块儿探讨和想象的。

四、中国制造业的突围之道:是中国营造

回顾过往,改革开放40年中,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强大的加工贸易为我们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我们的制造业今天的处境十分危险:美国的围堵,东南亚、墨西哥的步步紧逼,中国制造业“前有狼,后有虎”,升级转型踌躇不前,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在哪里呢?一句话,在于政府必须打造有利于制造业发展的营商环境。

中国经济如今进入新常态,什么是新常态?其实说到底就是经济增速放缓并持续下行的一个委婉说法。新常态的提出,意味着中国政府终于彻底“放弃保八”,直面中国经济中的结构性问题。不能再用“拖字诀”,也不能再用调控来代替改革、以投资来代替改革。这不是一个轻松的任务,相反,这是一场硬仗,尤其需要政府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痛定思痛进行改革。其实还是归于政府与市场到底应该是一种什么关系?老生常谈的说法是“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归市场,社会的归社会”,政府只是“搭台”,而企业和社会上去“唱戏”。这个说法固然没错,但问题是,这个“台”究竟怎么搭才合适?在本书结尾的第十章,我们将共同讨论中国政府应做好哪几个主要方面的制度建设来打造有利于中国制造业发展的营商环境,即如何“搭好台”的问题。

归根到底,政府必须通过一切必要手段,实现从“野蛮生长式市场经济”向“规范化市场经济”转型,保证实现一个既规范又自由竞争的市场稳定运行。按照经济学定义,“规范市场”具体表现为充分竞争、公平有序;但现实却远比经济学教科书定义的完美自由市场更复杂,包括严格的质量检测标准、宽松的市场准入和严格的退出机制、严格的监管机制、多种竞争的产权体制、严惩欺诈行为、合理的税费,以及应对危机的系统办法。显然,这些苛刻条件都不是“看不见的手”自发就能形成的,而必须是“看得见的手”有意识调控的结果。

郎咸平:只有制造业能够创造财富,而其他行业只是分配财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