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雄围剿,顺风车受挫,发力金融的滴滴能否坐稳“老大”位置?

群雄围剿,顺风车受挫,发力金融的滴滴能否坐稳“老大”位置?

“6年来,滴滴还没有实现过盈利。2018年上半年,公司整体亏损超40亿。”在滴滴创始人程维看来,滴滴发展的当下要放弃维规模论,而是将安全作为核心指标。

近日,趣识财经注意到,滴滴“金融服务”在产品端低调上线,也是自2018年滴滴成立金融事业部以来,首次对外呈现产品板块。

而这一举动被业内认为是在弥补主营业务亏损的局限,不过,滴滴能否靠金融业务实现突破性进展,仍充满各种问号。

“金融服务”低调上线:滴水贷未显露“身影”

滴滴“金融服务”页面显示,目前平台上线了重大疾病互助产品“点滴相互”、大病筹款平台“点滴求助”,以及“点滴医保”、车险、理财等板块。

群雄围剿,顺风车受挫,发力金融的滴滴能否坐稳“老大”位置?

截至发稿前,已有4.39万人加入“点滴相互”。相比而言,此前支付宝推出的“相互宝”(原名“相互保”),上线8天突破800万人,现有近1927万人加入。

“点滴互助”与“相互宝”本质均为网络互助计划,并不需要保险牌照,但目前该类产品仍处在监管空白地带。此前,“相互宝”合作伙伴信美人寿被监管约谈,并被指涉嫌违规。

除了互助产品,重疾险、医疗险是滴滴推出金融产品之一,该板块是将以年度缴纳的保险产品进行碎片化拆分,降低进入门槛。

另为了匹配滴滴主营业务,车险自然成为其经营业务,早在2016年,中国人寿投资6亿美元,成为滴滴第一批1.6万辆车的保险供应商。

滴滴页面显示,与其合作保险公司包括中国人寿保险、中国平安、太平洋保险、中国人寿、众安保险等13家公司。

从滴滴“金融服务”整体布局来看,保险类的产品成为金融板块主营业务,此前备受关注的信贷类产品——滴水贷未出现在“金融服务”板块中,需下载“滴滴金融”APP方可看见。

2017年8月,滴滴注册了重庆市西岸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为网约车司机提供“滴水贷”等贷款服务。时隔一年,滴滴曾不断向用户推送滴水贷产品。

在这其中,滴滴主要充当“平台”角色,为产品进行导流和数据支持,背后资金来源、最终风控审核并非滴滴。

据互联网金融新闻中心此前报道,滴水贷主页封面上宣称,“滴滴能借钱,最高可借20万,”可用来救急、应酬,也用来还贷。这种情况也被认为,滴滴存在“以贷还贷”情况。

值得注意是,在公开面向用户不久,滴滴暂停滴水贷业务。现如今,滴水贷页面显示,“服务逐步开放中”。

从滴滴获金融牌照来看,近两年,滴滴陆续获得网络小贷、第三方支付、保险代销、融资租赁和商业保理牌照,形成金融生态。

但与BATJ相比,滴滴金融领域起步较晚,特别是作为金融基础设施,第三方牌照也是在2017年获得。

2017年12月,滴滴通过收购一九付100%股权,间接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而在其收购第支付牌照一年多时间,滴滴支付并未有太多动作。

不过,就在去年11月,滴滴悄悄上线自家支付通道,而交通部通报显示,滴滴的业务存在资金结算模式不合规。

“围剿”滴滴:美团、高德相继入局,哈啰上线顺风车

与错过风口的金融业务相比,滴滴主营业务——网约车可谓是一家独大。靠着前期疯狂烧钱,滴滴曾打败竞争对手,合并快的,收购优步中国的品牌、业务、数据等全部资产在中国运营。

2016年,程维曾豪言,“网约车竞争在2016年就结束了”。早年,在与快的激烈交战中,两仅年时间,滴滴花掉15亿元。

“有个月花掉1个多亿,签单时候手都在抖。”在程维看来,补贴一开始是偶然,最早补贴大战不是营销方案,而是产品方案,希望司机在用户支付的第一秒拿到钱。

群雄围剿,顺风车受挫,发力金融的滴滴能否坐稳“老大”位置?

在不断烧钱下,程维从未考虑盈利问题,但在享受高市场份额时,美团、阿里旗下高德相继宣布进入网约车行业。

2018年3月21日,美团打车正式登陆上海,上线出租车和快车两种业务。美团宣布,10亿美元补贴司机,上不封顶,同时,对司机“零抽成”,对乘客前三单每单最高可免14元。

距离美团打车上海站开通不到24小时,上海首日完成单量突破15万单。对于此,滴滴运营总监孙枢曾发文表示,滴滴感谢美团带来的竞争,但是高补贴是会伤害整个行业的。

几天后,高德地图突然宣布,正式进军顺风车领域,其自营的顺风车业务先是“进攻”在成都、武汉两地上线。

值得注意是,高德推出顺风车不但零抽成,还为用户补贴短信通知、保险等第三方服务费。高德集团刘振飞更是称,“我们做顺风车项目完全是做公益,不赚钱。”

高德、美团加入战场跑马圈地,本意非常明显要与滴滴“分一杯羹”。而与此同时,滴滴老对对手——嘀嗒出行(原名“嘀嗒拼车”)开始涉足了出租车,补贴手段不断。

事实上,2017年年底,滴滴被指责“强制二选一”。据嘀嗒出行表示,深圳市的6名出租车司机被滴滴官方客服威胁,并称“安装嘀嗒出租车APP,现在只能二选一”。

对于此,滴滴矢口否认,经核实后并不属实。但不光是嘀嗒,有媒体报道称,美团打车上线第二天,有滴滴运营人员发布在司机群发布通告,“任何一名司机都不允许上线美团打车”。

可见,在美团、高德、嘀嗒围攻下,滴滴日子并不好过。直至滴滴相继发生几起顺风车事件,滴滴品牌受到严重影响,行业也面临着监管。

滴滴先是在全国范围内停了顺风车业务,然后被相关部门要求继续整改并按照要求交出方案。与此同时,8月26日,高德暂停顺风车业务,目前恢复时间尚未明确。

近日,美团打车拿下北京网约车牌照,但已经有6个城市网约车牌照的美团,真正落实到服务只有上海和南京两地。

美团在上市前的招股书中提到,“公司目前正在评估网约车可能给平台带来的协同价值,基于目前的市场情况,预期不会进一步拓展此项目。”

但滴滴的最大对手不是美团、高德等,而是背靠阿里的哈啰出行。在“哈罗单车”更名为“哈啰出行”后的一个月,10月,哈啰出行上线了网约车,首批试点城市为南京、上海和成都。

哈啰出行方面对外表示,接入首汽约车、嘀嗒等网约车出行平台的入口,而后两者都有网约出租车的业务。

近日,哈啰出行APP上线了顺风车频道。其页面显示,顺风车开城准备中,敬请期待。同时,哈啰出行也在招募顺风车车主。

群雄围剿,顺风车受挫,发力金融的滴滴能否坐稳“老大”位置?

对于顺风车具体上线的时间以及上线的城市,哈啰出行有关负责人在回复证券日报时表示,“目前还没得到具体消息,要看总部的业务计划。”

值得一提的是,哈啰出行目前已完成了新一轮融资,由春华资本、蚂蚁金服联合领投,老股东继续跟投,此轮融资额在40亿人民币左右。

而这此时,滴滴或正在面临整改。去年11月,交通运输新业态协同监管部际联席会组织召开网约车顺风车进驻式安全专项检査工作新闻通气会上,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蔡团结表示,经过检查滴滴公司存在7方面33项问题。

其中,问题主要包括:顺风车产品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公共安全隐患问题较大、网约车非法营运问题突出 、应急管理基础薄弱且效能低下、互联网信息安全存在风险隐患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