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他,宫崎骏的电影可能不会有这么多人了解

今天道哥品书带大家一起来看铃木敏夫的《吉卜力的伙伴们》。

如果没有他,宫崎骏的电影可能不会有这么多人了解

1948年出生的铃木敏夫是宫崎骏的同事,比宫崎骏小7岁,最早相识于德间书店,作为营销型人才,他推出了《风之谷》、《龙猫》、《魔女宅急便》、《幽灵公主》等耳熟能详的动画,他的故事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如果没有他,宫崎骏的电影可能不会有这么多人了解


如果没有他,宫崎骏的电影可能不会有这么多人了解

我愿意把铃木敏夫看做是宫崎骏背后的男人,如果没有这个人,不会有如此良好的市场反馈,正是有这群不断努力,从不放弃的前辈,才让市场得到更快的增长。

如果没有他,宫崎骏的电影可能不会有这么多人了解

虽然吉卜力因为宫崎骏的原因解散了,但是这一段历史仍然需要被铭记,本书在吉卜力成立30周年之际发行,可以算是对于这段历史最好的会议了。

铃木敏夫1980年进入这个行业,那时电影是没落产业,观众很少走进影院观看电影,刚开始时铃木对宣传并没有兴趣,专职做德间书店杂志的主编,也兼《风之谷》的制片。

如果没有他,宫崎骏的电影可能不会有这么多人了解

德间书店前身是1954年成立的《朝日艺能报》,后逐渐扩编业务,成为一家综合性出版社,首任社长是德间康快,也就是吉卜力的创建者之一。

如果没有他,宫崎骏的电影可能不会有这么多人了解

那时,铃木属于高畑勋的排头兵,从最初级的预算和日程管理学习,铃木身为编辑,文案工作也压到他的身上,还要不停地进行修改,这就是能者多劳的体现。

如果没有他,宫崎骏的电影可能不会有这么多人了解

比如《风之谷》的文案:珍爱森林的王虫与召唤叙事风的鸟之人。最后修改成:七日之火改变了世界。文案对于电影宣传是非常重要的,从那时起,铃木已经不自觉地从事着宣传的工作。

尽管当时铃木还是认为应该专业的宣传公司来做这项工作。

如果没有他,宫崎骏的电影可能不会有这么多人了解

当时的宫崎骏已经是有名的拼命三郎了,没日没夜地工作,却也始终赶不上项目的进度。

对于电影宣传,因为有专门的宣传公司,所以刚开始时铃木并不上心,从电通公司等商业伙伴那里他学习到很多商业知识,还有一位人物对他帮助很大,他就是系井重里。

如果没有他,宫崎骏的电影可能不会有这么多人了解

系井是文案高手,《龙猫》的广告语“这个奇怪的生物,在日本大概还有”以及《萤火虫之墓》的广告语“4岁与14岁,都想活下去”。两者还有结合文案“忘记的东西,帮您送回来了。”

不同的发行公司,宣传策略各有不同,德间发行商也由东映换成了东宝,但是东宝模式都是一人全权负责,这就有很大的问题了。在经历过一段时间后,发行权不得不回归东映公司。

如果没有他,宫崎骏的电影可能不会有这么多人了解

这里面还有一个插曲,当时铃木带着做好的海报去找东宝负责营销的西野文男,没想到对方认为海报不够吸引人,最后两人从互骂到动手,没想到的是最后始于暴力,陷于才华,终于友谊。

两人不打不相识,吉卜力后面的发展,西野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从那时,铃木就意识到好的内容才能带来好的票房,之后他的目标就定为了更好地让电影卖座,更好地宣传。

如果没有他,宫崎骏的电影可能不会有这么多人了解

首部试水作品就是由大和运输公司投资的《魔女宅急便》,可以说这是一部划时代的作品。做完这部作品之后,铃木就从德间书店辞职了,成为了吉卜力的正式员工。

如果没有他,宫崎骏的电影可能不会有这么多人了解

从《岁月的童话》开始,除了《我的邻居山田君》是松竹公司发行,其他全部转给了东宝公司,因为其具有卓越的公关能力。

如果没有他,宫崎骏的电影可能不会有这么多人了解


如果没有他,宫崎骏的电影可能不会有这么多人了解

吉卜力工作室成立时很多都是自由动画人,根据每张画的单价赚取煲粥,但是由于工资不稳定所以留不住人才。

因此,宫崎骏提出要员工转正,还要培养新人,为企业注入新鲜血液。还有就是必须铃木成为吉卜力的专属成员,成为专职制片人,避免两头跑的尴尬局面。

如果没有他,宫崎骏的电影可能不会有这么多人了解

铃木提到了电影宣传的六个手段,这也是我们电影宣发普遍都在做的:

1、 发行宣传,根据预算,进行预告、海报等剧场宣传或报纸、广告宣传。

2、 利用电视台做宣传,在节目上发通告,播放特别节目。

3、 商业合作。将宣传规模算成宣传费进行宣传。

4、 试映会。分媒体、观众场两种,区分不同群体进行口碑宣传。

5、 公众媒体。只要不是各大媒体,就是公众传媒宣传。

6、 现场见面会,全国推广。也就是巡回宣传。

如果没有他,宫崎骏的电影可能不会有这么多人了解

1992年的《红猪》最早是一部短篇电影,但是《龙猫》和《魔女宅急变》太火了,宫崎骏决定做一部自己喜欢的飞机题材电影“放松一下”,看得出拼命三郎的调节方式都异于常人。

如果没有他,宫崎骏的电影可能不会有这么多人了解

为了写文案,铃木也是绞尽脑汁,那时开始与日本航空的合作,这时,系井先生出了一篇“什么叫帅?这就是!”,还有一个“只要起飞,就能看到”,想两个方案同时宣传。

这里面的插曲就是日本航空是日本响当当的企业,但是让一头猪当主角,还要赞助它,对于这个题目,董事长是否答应?底下人一点没谱。幸运的是,对于题目的争论一直到最后日本航空董事长利光松男来观看时都没有定论,大家都不敢告诉他这个片名。

如果没有他,宫崎骏的电影可能不会有这么多人了解

直到利光看完后说出了第一句话:“不错的电影”,还特别夸奖了宣传部“干得漂亮”,所以时机和策略对于赢得领导信任还是非常重要的。

《红猪》也不负众望,整体分账票房达到了28亿元日元,当然这与17城市的巡回推广密不可分。

接下来的《百变狸猫》仍然延续了这一策略,只是合作方变成了JA(农业协同组织),文案是“就连狸猫也在努力生产哦”。还印制了800万册四折宣传册,送给农协的各地办公室或会员家庭,最终取得26.5亿元的分账收入,甚至超过同期上映的《狮子王》。

如果没有他,宫崎骏的电影可能不会有这么多人了解

《侧耳倾听》同样选择了JA,展开了强大的宣传攻势,为了争取影片排期,铃木先生还数次去东宝交涉,最后在暑期档如期上映,取得分账收入18.5亿日元,成为日本当年国产电影第一名,这让东宝都非常吃惊。

如果没有他,宫崎骏的电影可能不会有这么多人了解

(未完待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