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借条」角度看那些年借出去的钱为何会一去不复返?


从「借条」角度看那些年借出去的钱为何会一去不复返?

这两天,有朋友小余(化名)找到笔者,询问有关司法诉讼追债的事!原来,小余的另一个朋友(小红)曾以“母亲生病住院急着做手术”为由,向小余借钱。钱到手后,过了很长时间,小红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手机,微信......任何社交工具再也联系不上。通过小红周边亲友调查发现,原来小红母亲根本就没病,小红只是单方面的欺诈,骗钱而已!

气愤之余,笔者问小余当初借钱时,有没有留借据啥的,结果让小编尴尬不已!当初小余借钱时,只有支付宝转账流水,以及两人的微信聊天记录,仅此而已!

面对这种情况,想要通过司法渠道讨回借款,确实有点麻烦:

一来因为事先没有最直接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的借条,仅靠聊天记录和汇款流水,有些东西很难说清楚;

二来原本借的钱就不多,但司法诉讼要耗费金钱和精力,真有点得不偿失!

鉴于此,在遇到类似的事情,不管后来债务人是否能联系的上,事先写一张借条,事后也不必这么被动!可借条中的学问也有很多,因借条中的一字之差,导致债主手中的“催命符”瞬间变成一纸空文的情况时有发生。今天就同大伙谈谈借条中的那些坑。

从「借条」角度看那些年借出去的钱为何会一去不复返?

“借条”与“欠条”的区别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觉得“借条”与“欠条”是同一个概念,其实两者在法律上有着明显的区别。假如两者均没有写明具体的还款时间,一旦债务人赖账不还,那么,借条的诉讼有效期长达20年之久,而欠条的诉讼有效期只有2年,一旦超过这一期限,债主就会丧失胜诉权,该借贷关系便不受法律保护。

所以,当别人开口向我们借钱时,一定要让对方写借条,别傻傻地收一张欠条;假如对方执意要写欠条,必须要在欠条内写明具体的还款时间。

从「借条」角度看那些年借出去的钱为何会一去不复返?

“今借”与“今借到”的区别

借条中“今借…”与“今借到…”只相差一个“到”字,却有很大的歧义。假如借条中写的是“今借某某10万元”一些债务人便会以此大做文章,在法庭上辩解称,借条虽然是我写的,但只是表达了借钱意愿,本人并没有真正收到钱!此时,假如债主拿不出其他的证据来反驳,往往就会吃“哑巴亏”。

因此,借条书写用词一定要严谨、规范,才能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此外,在将借款交给债务人时,最好避免以现金交易方式,而采用银行转账或支付宝、微信等方式,保留转账凭证,以备不时之需。

还“huan”与还“hai”的区别

假如借条中出现“今还欠款10万元”的字样,可以理解为“今还(huan)欠款10万元”,也可以理解为“今还(hai)欠款10万元”。究竟是还(huan)还是还(hai)即使债主告到法院,连法官都难以判断,最终往往以债主败诉而告终。

因此,提醒大家,借条书写过程中,一定要避免上述因一字之差导致歧义的情况发生。比如,上述例子中,如果想表达已经还款的意思,可以写成“今归还欠款10万元”;反之可写成“今未还欠款10万元”即可。除此之外,债主们还需注意借条中债务人的署名及身份证号码一定要与身份证保持一致,避免对方写小名或外号的情况发生。

同时,一定要把双方商定的利息写进借条,避免到还款时债务人装傻赖账。

从「借条」角度看那些年借出去的钱为何会一去不复返?

最后,笔者认为,借钱这件事,就是相当于抵押朋友之间的感情和信任,得到一笔贷款!所以每个人跟别人借钱时都有自己的交情和授信的!

对“被问及借钱”一事来说,不是不借,只是经历了太多负面的事物后我们要有一种自我保护意识,对来者有一个定位,该不该借?借多少?事先把借条啥的都说清楚,宁可先小人比时候闹得不愉快来的好;对“向他人借钱”一事而言,我们要明白,亲友能借钱给我们是出于信任,不借是本分,我们更不能以此道德绑架他们!而且不管对方要不要求,我们都要写一张“借条”给到对方,这或许是我们立身于世最起码的“诚信”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