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下了撤軍的命令,但傳令兵耳背聽成前進,卻成功滅了一個國家

在現實生活中,偶爾會發生一些烏龍的事件,讓人啼笑皆非,而在古代也是會有這種事情發生的,在東晉的時候,就發生了一件烏龍的戰爭事件。這個事件主人公就是桓溫,桓溫是東晉有名的權臣,掌握著朝廷的大權,想幹什麼就幹什麼,但桓溫也是一個非常有能力的人,要不然是做不到權傾朝野的。

將軍下了撤軍的命令,但傳令兵耳背聽成前進,卻成功滅了一個國家

當時的天下大勢是東晉勢力日漸衰弱,而北方的蠻夷卻大肆的在北方地區燒殺搶掠是無惡不作,也就是十六國。雖然東晉是一天不如一天,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總體實力還是不錯的,而桓溫又是一個抱負很大的人,一腔的熱血急需噴發,就下了一個決定那就是攻打成漢政權。

成漢政權的領導者是皇帝李勢,是一個有名的荒淫無道不幹好事的皇帝,所以桓溫就想拿李勢開刀。但是實際的情況並不是那樣,桓溫過高的估計了自己的實力,也過低的預估了李勢的實力。甚至準備就帶一萬人就攻打成漢,並且還信心滿滿的,而當是桓溫的手下袁喬也是極力的贊成。

將軍下了撤軍的命令,但傳令兵耳背聽成前進,卻成功滅了一個國家

但是更多的是反對的人,為了讓計劃順利進行下去,桓溫連皇帝都沒有請示,就直接帶著一萬人去攻打成漢去了,成漢的位置在蜀地,也就是如今的四川一帶。桓溫看袁喬當初那麼積極的支持他,就把部隊先鋒的位置給袁喬了,於是袁喬就帶著兩千人的先頭部隊一路殺向了成漢。

將軍下了撤軍的命令,但傳令兵耳背聽成前進,卻成功滅了一個國家

這時候的朝廷自然是非常的擔心桓溫會失敗,但再擔心也沒有辦法了,畢竟都已經出發了。事情總是那麼讓人意料之外又意料之中,對於朝廷是意料之外,對於桓溫就是意料之中了,桓溫就憑著著一萬人的軍隊勢如破竹,一舉進攻到了成漢的首都成都的附近。

將軍下了撤軍的命令,但傳令兵耳背聽成前進,卻成功滅了一個國家

這下著急的就是成漢皇帝李勢了,因為弄不好這是要亡國的,這時候再荒淫無度的皇帝也要認真起來了,於是李勢就急忙調集了全國的兵力,要和桓溫決一死戰,戰況就這樣急轉直下,桓溫立馬就處於了劣勢,沒辦法,桓溫也只能撤軍了。

將軍下了撤軍的命令,但傳令兵耳背聽成前進,卻成功滅了一個國家

於是,桓溫一聲令下:撤軍。古代當然沒有手機電話或者什麼大喇叭傳播信息,所以只能由傳令兵去傳達,結果這個傳令兵耳背,把桓溫的命令聽反了,就這樣所有的士兵都以為是要進攻前進,軍令自古不可違,就算是死也要上。沒想到的是,這樣反而激起了士兵內心的兇性,反正也活不成了,死也要多拉幾個當墊背的。

將軍下了撤軍的命令,但傳令兵耳背聽成前進,卻成功滅了一個國家

結果,打贏了,一下佔領了成漢的首都,皇帝李勢趁亂逃跑了,後來,李勢在外面實在混不下了,就向東晉投降了,至此成漢政權車徹底覆滅。

只能說桓溫比較幸運,靠著這一萬人就滅了一個國家,本來桓溫也沒有想到能走到這一步的,也只能說這是歷史偶然中的必然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