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有些學者說“宋朝之後無中華”?你是怎樣理解的?

天戈大先生


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是中華!中華民國前沒有中華字眼!中華古代祖先在中華大地上的故事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祖先爭霸天下的戰爭史。就是夏商周秦漢隋唐宋元明清就是中華民族的前身。有些學者說宋朝以後沒有中華就是不懂得哲學,不懂得歷史,不懂得世界大一統,不懂得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個字眼!更不懂的馬克思主義!請問現代的中華是哪裡來的?難道宋朝以後中華民族滅亡後又產生新的中華民族了嗎?中華就是五族共和到五十六個民族共和才有了中華,古代史叫做朝代叫做匈奴國,蒙古國,遼國,金國,西夏,東遼,西遼還有所謂的夏商周秦漢隋唐宋元明。在中華大地上這樣的國家多去了腦袋都暈。這叫做古代史,滿清歷史叫做近代史,中華人民共和國史叫做現代史。


自由人84173


首先,有必要了解一下什麼是”中華”。

古代人以為天圓地方,東為夷,西為戎,南為蠻北為狄,黃河流域位於四方之中。華:”服飾之美謂之華”。古代中原地區的人們,認為是“冠服章彩”的文明族群,故多建都於此,稱之為“中華。”後經秦漢大一統之後,多民族之間互相融合,“書同文車同軌”,率土之濱,皆稱中華。

由此可見,“中華”並非單純地理層面的,而是地域管轄、文化沉積、民族融合等為一體的多元名詞概念。

以“中華”為我國通稱始於東晉。“五胡亂華”之後,晉室衣冠南渡,建立了偏居南方的東晉政權。時為東晉大司馬的桓溫有心北伐,圖謀中原,便在《請還都洛陽疏》中奏道:”自胡強凌暴,中華蕩覆,狼狽失據”。自此,“中華”一詞開始普遍使用。七百多年前的1279年,南宋和蒙古大軍在崖山(今廣東江門)進行了史上最大規模的海戰。戰爭的結果是,南宋全軍覆沒。四十三歲的陸秀夫先強迫妻子跳海自殺,隨後揹著八歲的皇帝趙昺投海,隨行十多萬軍亦相繼跳海。戰後,海上浮屍隨海浪翻滾,多日不去。

崖山海戰,不僅標誌著南宋的滅亡,還造成了漢人政權在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整體淪陷,以至於直到1368年,八十九年間的中華大地一直為蒙元統治。

於是,宋亡之後,就有了“宋朝之後無中華”的說法。

最早提出這種觀點的是明末清初的錢謙益,就是被才女柳如是逼著跳水殉國,卻怕水涼而苟活的大明才子。他在詩中寫道:海角崖山一線斜,從今也不屬中華。可持這種觀點的人畢竟是極少教,尤其是滿清入關建立大清王朝之後,由於提倡“滿漢一體”,舉國皆華夏民族、大清子民,就更鮮有人如是說了。

但是在一水之隔的日本,持這種觀點的人卻漸漸多了起來。

明治維新之後,日本逐漸強盛。由於地域狹小,自然資源匱乏,日本國內一些右翼勢力便蠢蠢欲動,做起了“蛇吞象”的美夢,妄圖佔據中國。甲午海戰日方戰勝後,更膨脹了他們的這種野心。於是出兵朝鮮半島,入侵臺灣,妄圖以此為跳板,全面佔領中國。

可出兵中國總要找個合理的介口的,尤其是日本國內仍有很多人視中國為“天朝上國”,把入侵中國視為“大不敬”。為安撫這些人,說服更多的人支持入侵中國,日本國內“京都學派”大肆進行宣傳,聲稱自唐宋時中國和日本即同屬一個文明體,蒙元滅宋之後,斬斷了華夏文明的鏈條。從崖山海戰起,日本就成了中華文明的另一個附著體,日本有義務將失缺了六百年的中華文明,重新植入中國。

多麼冠冕堂皇的理由!讓日本人歡喜,還要讓中國人感恩。

可嘆的是,這種論調在民國時期,隨著清朝滅亡之後日本的興起和中國的落後,逐漸漫延起來。甚至一些知名學者、歷史學家出於對蒙元和滿清的不滿,也一度支持“宋亡之後無中華”的觀點。

殊不知,這正是一種狹隘的民族主義觀點!

我在篇首已經介紹了,”中華”是個多元的名詞,並不是單純的漢族概念。”中華”不僅僅有漢唐的威嚴,還有西晉南宋的屈辱。不僅有宋代的富庶,還有明清的貧苦。不僅有漢族的中央集權,還有蒙滿少數民族的大一統。把“中華”侷限於漢族統治的幾個王朝,其目的是挑撥民族仇恨,轉移文明中心,目的陰險,其心可誅!

中華民族經過五千多年的文明積澱,已經成功地屹立於世界舞臺之上。做為世界四大古老文明中唯一沒有斷代、至今還在沿襲的中華文明,早已是世人皆知。無論是蒙元滅宋還是滿清滅明,都是中國內部矛盾,都沒有因為戰爭和政權更替而把中華文明斷開,中國五十六個民族,也永遠都是中華文明的創造者和繼承者!

所以我認為,“宋朝之後無中華”是不成立的,它扭曲事實,割裂民族感情,扼殺民族自信,只會讓親者恨、仇者快,斷不可信!


非非空


所謂宋朝之後無中華,還有種說法是“崖山之後無中華”,又稱“崖山之後無華夏 ”,與“明亡之後無華夏”一句並列,是一種文化和網絡論調。混淆視聽,不足為信。為了駁斥這一錯誤的提法,我們來分析一下這一提法的歷史背景。



該論調的主張者認為標誌著宋亡的崖山海戰導致傳統的漢民族政權首次完全被北方遊牧民族王朝所完全取代,並認為華夏文化在經歷蒙元滅宋後發生嚴重的斷層,古典中華文化遭到了摧殘。 “崖山之後無中華”是出自南明遺民的詩句,以崖山海戰比喻南宋敗亡,哀嘆山河破碎,神州陸沉。崖山海戰是南宋末年宋元的最後一次戰役,中國方面對參與這場戰爭的人數有30萬及50萬兩種說法,但據日本方面的記載,宋元雙方投入軍隊50餘萬(其中宋方面20萬,但20萬人中包括了文臣及其眷屬、宮廷人員、普通百姓,實際戰鬥力僅有數萬)這場戰爭直接關係到南宋流亡朝廷的興亡,最終以宋軍全軍覆而告終。

戰後宋朝隨之覆滅,元朝逐步完全統一了中國 。忽必烈建立的元朝將雲貴、青藏、蒙古高原和東北北部與傳統“漢地”一起納入統治範圍。 我把“中華”這個詞理解為一種精神,一種民族的脊樑。南宋末期,代表先進文明的中華文明被落後野蠻的遊牧民族第一次完全擊敗,當陸秀夫抱著小皇帝跳海時,以中華文明為尊的這個國家就沒了,這個文明內的有骨氣的人也隨著這個國家去了,然後就是進入了所謂的元朝,雖然元朝實行人種制度,但是它對各種文明持包容態度,因此明朝時雖然漢人復國成功,但是也沾上了一定遊牧名族的暴戾,猜疑。多了一份圓滑。少了一份儒雅,所以中華精神已經不一樣了,明朝的漢奸也很多。 而我對“華夏”理解的意思就是華夏文化,進入清朝,後金吸取了他祖宗的教訓,開始了殘酷的對中華族群的精神閹割,留辮子啊,禁書,文字獄,這導致了華夏文化的完全倒退。



漢族歷史認為宋朝的滅亡是古代中國歷史上第一次亡國,並且在元朝統治的一百年中,原先的文明受到了摧殘,蒙古人推出的四等人制又使漢族人生活在水深火熱中,一些氣節、品質已經消磨。明朝是漢族人復國,但整個漢族的民族特性我覺得並沒有完全恢復,個人總是感覺缺少一些東西吧,可能是文化上的東西,明朝的科舉比宋要死板而且很多書已經失傳,大部分書都是蒙古人留下的或者蒙古人編寫的。明朝政治鬥爭比較慘烈,而且有宦官掌權的情況出現,中後期的皇帝並不勤政,常受矇蔽,導致了國家政治出現各種問題,最後被清人滅亡,這是第二次亡國。清朝經過了兩百多年的統治,長跑馬褂,還有辮子,都已經留在了人們心中,就像辜鴻銘說的:頭上的辮子能減去,心裡的辮子剪不去(原話記不清了,大概是這個意思)。“崖山之後,再無中國,煤山之後,再無華夏。”這是日本史學界的總結。作為一個華夏子孫,我們應該牢記歷史,不能讓歷史重演。從過去宋明兩國創造出輝煌曲折的歷史中不斷學習,總結經驗,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這兩段時期是漢族的亡國史,要是忘了自己民族、族群的悲劇史,不反思,那麼這個民族會永遠渾渾噩噩,不停的插科打諢中,這也是當時朱元璋和孫中山所宣揚是口號“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所說的吧。還好現在是我們民族的偉大復興當中,但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復興還有很漫長的路要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