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苦熬31年卻依然未能稱帝,因遭誣陷被迫反叛,兵敗後被逼自殺

在帝王時代,儲君如何與帝王和平相處,從來都是一門很高深玄妙的藝術,唯有深諳帝王心術、知所進退的聰明人才能做到。歷史上做過儲君的人很多,最終遭遇橫死的不在少數,其中西漢戾太子劉據,便是其中的典型。

劉據是漢武帝的嫡長子,生母為皇后衛子夫,於元狩元年(前122年)被冊立為太子,時年才7歲。劉據成年後,漢武帝每當巡遊天下時,便命他監國攝政,以此來鍛鍊他的治國能力(“上每行幸,常以後事付太子,宮內付皇后。有所平決,還,白其最,上亦無異,有時不省也。”見《資治通鑑·卷二十二》)。

太子苦熬31年卻依然未能稱帝,因遭誣陷被迫反叛,兵敗後被逼自殺

劉據在儲位多年,頗有未來仁君之風

劉據為人仁慈寬厚、溫和謹慎,在施政方面崇尚寬簡,屢屢為民間平反冤案,由此深得百官和百姓的愛戴,頗有未來仁君之風。但讓人沒想到的是,31年後,這位無比賢明的太子竟然會落得自殺身亡的結局。一切,還要從徵和元年(前92年)的“巫蠱之禍”說起。

漢武帝為人猜忍陰刻、果於殺戮,尤其到了生命的晚期,在年老昏聵的情況下,猜忌心變得更重,動輒因為小過便譴責、誅殺宗室成員或公卿大臣。在這種情況下,便出現了詛咒皇帝、希望他早死的流言,而這流言被陽陵大俠朱安世“踢爆”後,很快便釀成一場波及範圍極廣、死傷慘重的“巫蠱之禍”。

太子苦熬31年卻依然未能稱帝,因遭誣陷被迫反叛,兵敗後被逼自殺

公孫弘想為兒子贖罪,結果卻誘發“巫蠱之禍”

徵和元年(前92年),丞相公孫賀之子、太僕公孫敬聲因挪用北軍軍餉被逮捕入獄,而公孫賀為了能替兒子贖罪,便向漢武帝提出建議,希望能通過抓捕朱安世,來換取公孫敬聲的性命和自由,並得到皇帝的同意。朱安世落網後,為了在臨死前拉著公孫家族“殉葬”,便在供詞中誣告公孫敬聲與陽石公主私*通,並且詛咒皇帝早死。

漢武帝聞訊後暴怒,下令將公孫賀及其家人逮捕入獄,並進行嚴加審訊。不久,公孫賀父子因為熬刑不過,便承認所有的“罪行”,並牽引出眾多的“同黨”。漢武帝見詛咒一事“證據確鑿”,便將公孫賀父子賜死在獄中,並誅滅其三族,時在徵和二年(前91年)初。事後,武帝意猶未盡,又下令窮究此案。

太子苦熬31年卻依然未能稱帝,因遭誣陷被迫反叛,兵敗後被逼自殺

漢武帝窮究“巫蠱”事件,導致冤案頻發

就在這恐怖而微妙的情況下,平素跟太子不和的佞臣江充便向漢武帝屢進讒言,宣稱宮中發現詛咒皇帝的“苗頭”,並希望由他帶隊前往偵查,並得到皇帝的同意。江充獲得授權後,首先從後宮中不受寵幸的夫人開始搜查,依次延及至皇后衛子夫,在一無所獲後,最終搜到了他真正的目標-太子劉據身上。

江充在搜查東宮時,暗中授意手下人栽贓陷害,聲稱在太子的花園地下挖出用於詛咒的桐木人。由於此時漢武帝身居離宮、不通音信,劉據在難以自明冤情的情況下,便矯詔發兵誅殺江充。武帝聞訊後急忙派左丞相劉屈氂率軍討伐“叛軍”,劉據為保命,便率領衛隊與劉屈氂展開激戰。

太子苦熬31年卻依然未能稱帝,因遭誣陷被迫反叛,兵敗後被逼自殺

劉據兵敗逃竄,最終被逼自殺

這場大混戰持續五天時間,死亡數萬人,鮮血像水一樣留入街邊的水溝,由此可見其慘狀(“合戰五日,死者數萬人,血流入溝中。”見《漢書·卷六十六》)。此時,民間開始散佈“太子謀反”的傳言,導致太子陣營的支持者日漸散去,使得劉據兵敗逃竄,最終在湖縣躲避抓捕時自殺身亡,時在同年八月。

太子亡,東至湖,藏匿泉鳩裡;主人家貧,常賣屨以給太子。太子有故人在湖,聞其富贍,使人呼之而發覺。八月,辛亥。吏圍捕太子。太子自度不得脫,即入室距戶自經...主人公遂格鬥死,皇孫二人皆並遇害。見《資治通鑑·卷二十二》。

劉據自殺後,太子妃史良娣、長子劉進、兒媳王翁須、女兒皆在長安遇害,而皇后衛子夫也自殺身亡。與此同時,受劉據牽連被殺的皇室、大臣、平民多達數萬人(“民轉相誣以巫蠱,吏輒劾以大逆亡道,坐而死者前後數萬人。”見《漢書·卷四十五》),使得朝堂為之一空。

太子苦熬31年卻依然未能稱帝,因遭誣陷被迫反叛,兵敗後被逼自殺

田千秋上書為劉據訴冤,才讓漢武帝醒悟

劉據死後,高寢郎田千秋為之訴冤,漢武帝在得知太子蒙冤而死的真相後,下令夷滅江充三族,並大肆屠殺迫害、逼死太子的相關人等,連丞相劉屈氂也被腰斬。等到劉據的孫子、漢宣帝劉病已登基後,為他上諡號曰“戾”,並在湖縣修建陵園,對其以禮改葬。對於蒙冤而死的劉據來講,這也算是一種“補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