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在线旅游巨头,携程为何比不过Booking?

同是在线旅游巨头,携程为何比不过Booking?

2018年底,老牌OTA服务商——携程迎来上市15周年。美国纳斯达克CEO阿德娜·弗里德曼为此发来了贺电。携程联合创始人、董事局主席梁建章和携程CEO孙洁等携程高管,在上海远程敲响了纳斯达克的开市钟,这也是2003年12月10日上市以来,携程第四次受邀敲响开市钟。

相比十五年前,如今的携程早已不复当年“一家独大”的意气风发,面临的是完全不同的OTA市场格局:竞争者从四面八方涌来——阿里、腾讯、今日头条、美团和滴滴等一批巨头出重手围猎旅游业;从京东到网易,再到谷歌,甚至小米、360、苏宁易购及唯品会,都涉足了旅游行业;一批新兴OTA独角兽在悄然崛起;来自海外的booking,更是在过去一年连续加码中国市场。

疲惫不堪的“辕马”

2010年前后,去哪儿网崛起,艺龙重振雄风,让携程营收增速掉了下来。

回过头来看,当时携程的策略是:内部打破金字塔结构、拆分成一个个“战斗单位”;对外寸土必争,针锋相对,不惧价格战、补贴战;再就是集中资源发力移动端,同时通过收购补短板并以“资本连横”破友商“利益合纵”,书写了中国商战史上最辉煌的案例。

同是在线旅游巨头,携程为何比不过Booking?

并购去哪儿网后的2016年,携程营收暴涨76%。由于去哪儿网机票业务更强,机票预订收入占营收的比例一度高达45%,2018年前三季度回落到41%。

进一步观察各项业务对营收增长的贡献,有两个发现:

第一,在与艺龙、去哪儿网战斗最激烈的几年,携程全力捍卫住宿业务的市场份额,酒店预订收入对营收的贡献率在40%~50%之间;2015年交通票务业务收入及贡献率反超住宿业务,并掉去哪儿网后无可动摇地成为携程旗下第一主营业务;但2018年前三季,机票预订增速跌至2.5%,贡献率仅为8%,酒店预订、跟团游“躺赢”,贡献率分别为54%、22%。

同是在线旅游巨头,携程为何比不过Booking?

第二,2010年~2013年,跟团游贡献率连续高于23%,有希望成为拉动携程业绩的第三驾马车。携程的梁建章回归后没有轻视该项业务,除参股途牛外亦努力开拓市场,2015年营收同比增速一度达到58%。2018年前三季,跟团游营收31亿,同比增长26%,对携程整体增速贡献率为22%。住宿、交通疲态尽显,跟团游或许能凑上去成为“第三驾马车”,但这不值得庆幸。

“中式OTA“与超级大平台

这两年,Booking 集团在中国市场不断释放扩张的信号,在其不断介入中国在线旅游市场的野心越来越明显。

同样身为OTA公司,携程与Booking的差距不是一点点。但在15年前,初入美国股市的携程,当日收盘较发行价上涨88.65%,创纳斯达克三年来开盘股票涨幅记录,与Booking股价持平。不过到今天,Booking的股价涨了一百多倍,而携程的股价只上涨了二十多倍。

同样为在线旅游行业巨头,携程为什么做不成大牛股Booking那样?

首先,两者市场定位不一样,前者深耕国内市场,而后者主要走国际路线。

其次,从商业模式看,两者是有差距的。与其他传统OTA一样,携程主要以走Merchant(批发)模式为主,这也是两者发展差距巨大的原因之一。

一般来说,OTA的商业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为Merchant(批发)模式,另一种为Agency(代理)模式。批发模式下,OTA与酒店、航空公司与等供货商合作,先获取“库存”再出售给消费者赚取差价。而代理模式下,OTA只为消费者与旅游服务商家提供平台,交易成交后OTA对商家收取一定比例佣金。

同是在线旅游巨头,携程为何比不过Booking?

其实,两种模式各有优劣,但从盈利能力来看,代理模式要优于批发模式。因为对于OTA公司来说,批发模式主要成本来于采购,从供应商手里获取库存,既然是库存,那就有卖不出去的风险。而相对于批发模式,代理模式的成本花费显然要小得多。

虽然代理模式优势,在国内市场却走不通。目前的OTA市场,主要走代理模式的只有Booking一家。携程不是不想走代理模式,是根本走不了。

尽管携程在国内OTA占据半壁江山,但类似的平台太多了:飞猪、美团、马蜂窝、百度糯米……这些公司不单做批发模式,也同样在做代理模式,而且大多公司背靠大山,大把资本可以烧。

单纯拿酒店业举例,美团在2013年进入酒店预订行业,短短五年间就成为了全国酒店预订间夜量最大的平台。根据Trustdata的数据,2018年第二季度,美团酒店在线酒店预订订单量、间夜量排名第一,超过携程、去哪儿、同程艺龙三大携程系之和,市场份额接近50%。

同是在线旅游巨头,携程为何比不过Booking?

除此之外,携程还面临着用户增长压力的问题。与携程不同的是,飞猪背靠的是淘宝网6.6亿月活用户,而美团背靠的是其本身3.56亿月活用户,除此之外还有微信导流。虽然携程用户体量第一,但Trustdata表示,携程的主力用户群体偏中年群体,增长潜力欠缺;而美团、飞猪的主力用户偏年轻,消费力未来增长可期。

携程的下一步

商业模式的不同与国内市场的特殊性是携程无法成为Booking那样的大牛股的主要原因。

但是携程自身存在的问题也是龙头级别的,比如过分追求利益将消费者放在了对立面,让信任危机一触即发,而美团、飞猪等搅局者也打破了垄断僵局让携程一步一步陷入了危机,且在流量用户活跃度上和后来者相比依然存在明显短板。

现阶段,虽然携程希望通过内容突破阻碍,但是如果没有好的服务质量和产品口碑,携程想从根本摆脱危机可能会很难。

同是在线旅游巨头,携程为何比不过Booking?

《OTA市场重回战国!昔日巨头携程进入关键时刻》 来源:经济观察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