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這麼高的房價誰來住,2018年新生兒跌破1500萬

中國這麼高的房價誰來住,2018年新生兒跌破1500萬

2018年是我國全面放開二胎的第三年,曾經預測的新生兒呈井噴式上漲的景象並未如期而至。

“雖然官方至今也沒公佈全國前11個月的新生兒數據,但通過部分地方公佈的數據來看,今年的出生人口比去年減少100多萬到200多萬。”12月25日,長期研究人口與生育問題的專家何亞福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即便如此,從近期的形式來看,我國近期不大可能明確宣佈取消計劃生育,但計劃生育會逐漸從管理型轉變為服務型,只要計劃生育從管理型轉變為服務型,實際上也就全面放開生育了。

在全面二胎政策實施的2015年,曾有專家預測,全面開放二孩後會造成“嬰兒潮”現象,甚至建議要做好抑制人口增長過快的準備。不過這些擔心似乎是多餘的,現實情況是,“呈井噴式的上漲”不但沒有出現,生育率反而出現了逐年下降的趨勢。

出生人口數量連年下降

在執行了幾十年的計劃生育政策之後,2015年,我國實施了全面放開二孩的政策,然而,世事難料。

2016年,受2015年剛剛放開二孩政策的影響,促使出生人口顯著增加,達到1786萬人,同比增長了7.9%,增速創下自2011年以來的歷史新高。2017年,根據當時的衛計委預測,我國新生兒數量應該在2023萬人左右,然而,2017年的新生兒數量不僅沒有到達衛計委預測的數量,反而比2016年的人口總量增長數量減少了60餘萬人。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全年出生人口1723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2.43‰,相比2016年數據而言,出生人口和人口出生率都有小幅下降。而這種下降或會延續。

“就目前的數據來看,我比幾個月前更悲觀一些,今年新生兒數據依然會繼續下降。”12月25日,全球化智庫(CCG)特邀高級研究員、“人口與未來”網站聯合創始人黃文政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預測,從各地出生人口的同比下降數據來看,2018年出生人口很可能跌破1500萬,甚至跌至1400萬左右的水平,國家統計局的正式數據一般要到一月下旬公佈。

記者梳理數據發現,2017年全國生育率最高的山東,在2018年上半年多地出生人口下降。以煙臺為例,當地衛計委數字顯示,煙臺2018年上半年出生26902人,同比下降16%左右。而青島市公佈的數據顯示:1——11月份,全市戶籍出生81112人,同比減少21737人,減少21.1%。

除此之外,江蘇、貴州、天津、山東、湖北等出生人口數量同比也有下降。

究其原因:首先,育齡婦女(15-49週歲)持續減少,特別是70後、80後的婦女退出生育旺盛期,90後成為生育主力,參與生育人數逐年減少。其次,在經歷了兩年補償性生育後,全面兩孩政策累積勢能釋放逐漸趨緩,往年符合政策的人群在前兩年集中生育後,從2018年開始,兩孩生育逐步進入常態,出生人數下降在預料之內。

“具體數據的準確性不好判斷,更系統和完整的人口數據恐怕要等到2020年人口普查結果出來。根據以往經驗,由10年一次人口普查數據回測的出生人口往往要顯著低於每年公佈的出生人口數據。其中最突出的是1999年出生人口數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1999年的出生人口是1909萬。但在2000年人口普查與此大致對應的2的1歲人口僅為1150萬。而在2010年人口普查中與此大致對應的11歲人口則又為1394萬。”黃文政表示,即使考慮到夭折和統計時間窗口的差別,1999年當年公佈的出生人口比2010年人口普查回測結果高出四五百萬。考慮到管理的改善,相信目前公佈的年出生人口數據可靠性應該有所提高,但究竟是否還存在嚴重高估目前還難以判斷。

“計劃生育”將從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

2018年新生兒數量具體數據尚未發佈,但是,根據各地已發佈數據來看,出生人口斷崖式下跌在所難免,而這樣的直接後果是老齡化嚴重。人口年齡結構的變化將影響消費結構,而消費結構又決定了經濟發展結構。

就此,黃文政表示,人口結構惡化對經濟的影響最多百分之幾十,但是人口規模衰減的影響是十幾倍、幾十倍,如果這種趨勢不能逆轉,中國的發展將被釜底抽薪。

“即便如此,近期不大可能明確宣佈取消計劃生育。”何亞福表示,根據機構改革時間表,地方機構改革全部任務在2019年3月底前基本完成,地方衛計委也將改組為衛健委,撤銷與計劃生育相關的部門。屆時,計生協會有可能接手以前計生部門的一部分工作。計生部門屬於政府部門,有執行計生政策的行政強制權力;但計生協會屬於非營利性群眾團體,沒有行政強制權力。可以預測,屆時的“計劃生育”將從管理型的計劃生育轉變為服務型的計劃生育,也就是說,屆時的“計劃生育”將與國際接軌,迴歸計劃生育的本來意義,提供自願的避孕節育服務以及生育健康諮詢服務,而不是像以前的計生部門那樣處罰多生孩子的家庭。

據記者瞭解,就在近日,青島便已在全國率先制定新時期基層計劃生育的工作規範,由過去的一刀切、強制服務,轉變為分類管理、按需服務。

比如,推廣計劃生育服務事項村居代辦、一站式服務和網上辦理,讓群眾少跑腿、“零跑腿”;強化母嬰設施和婦幼保健能力建設;進一步完善計劃生育獎勵扶助政策,將增加的產假納入了生育保險支付範圍,並且,初步建立計劃生育特殊家庭保障政策體系。

不過,從長遠來講,黃文政依然表示,生育願望從來就不應該受到控制,所以最終就是要全面放開生育政策,而且越早越好。同時,長期來看,生育率將一直走低,所有人都會成為受害者,所以政府以扶助家庭的方式鼓勵或者獎勵生育來提高生育率合情合理。

中國這麼高的房價誰來住,2018年新生兒跌破1500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