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為什麼簽訂貨幣互換協議?他有啥用

中國央行消息,經國務院批准,2018年10月26日,中國人民銀行與日本銀行簽署了中日雙邊本幣互換協議,協議規模為2000億元人民幣/34000億日元,協議有效期三年,經雙方同意可以展期。

中日為什麼簽訂貨幣互換協議?他有啥用

中日友好的象徵

日本首相一來就簽訂這個協議,這個貨幣互換協議是什麼啊?籤它幹啥?

百度詞條對貨幣互換協議的解釋是:貨幣互換(又稱貨幣掉期)是指兩筆金額相同、期限相同、計算利率方法相同,但貨幣不同的債務資金之間的調換,同時也進行不同利息額的貨幣調換。

看完是不是蒙圈了?簡單不嚴謹的說就是:秦國拿一個億的圜錢(秦國的貨幣名稱)放到楚國,楚國也拿同等價值的刀幣放到秦國,約定三年後,無論外面世界怎麼變化,三年之約到期後,楚國還秦國一個億的圜錢,秦國也還當時楚國存過來同等數量的刀幣。

這麼做有什麼好處那?

中國央行通過互換將得到的對方貨幣注入本國金融體系,使得本國商業機構可以借到對方貨幣,用於支付從對方的進口商品。在雙邊貿易中出口企業可收到本幣計值的貨款,可以有效規避匯率風險、降低匯兌費用,在人民幣未實現國際化之前,簽署本幣互換協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人民幣國際化應該具備的一些功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