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康威視數據中心級固態硬盤拆解:內置自研主控

有一家中國企業,成立於2001年,僅僅6年後的2007年,這家中國企業就進入了a&s評選的全球安防50強。八年後的2015年開始,海外安防市場份額排名第一、全球安防市場份額排名第一,他的名字叫做“海康威視”。

安防並不是簡單的設備製造,海康威視同時還掌握了安防系統使用的圖像處理算法技術和系統集成技術。作為安防行業的龍頭企業,海康威視每年處理 EB 級( 1EB = 1024PB,1PB = 1024TB)的數據,因此在數據存儲技術和閃存管理技術上積累了多年的經驗。

事實上,2013年Q4開始,海康威視存儲開始參加IT業內權威的IDC(國際數據公司)排名,第一次參加即獲得國內iSCSI存儲市場出貨量和銷售額雙料第一。2017年最新的IDC報告,海康威視存儲在國內外部存儲(包含所有存儲設備)市場上,突破性的超越了EMC(全球市場存儲第一品牌)。

海康威視數據中心級固態硬盤拆解:內置自研主控

今天,我愛存儲網要給大家帶來的拆解報告的就是海康存儲數據中心級固態硬盤:海康威視 D200 200GB。

一、外觀與包裝

海康威視數據中心級固態硬盤拆解:內置自研主控

包裝是單個封閉的工包,採用瓦楞紙,但拿到手的時候,依然有精緻感。

海康威視數據中心級固態硬盤拆解:內置自研主控

產品上表面是鋁合金拉絲,配合黑色絲印,同時右上角有一個漸變的紅色防拆角標,按理,數據中心級的產品非消費級,是不需要在意外觀,但這個質感和配色,已經屬於上乘了。

海康威視數據中心級固態硬盤拆解:內置自研主控

產品背殼,採用的是非磁性不鏽鋼,厚重。這個SSD的重量大概是普通消費級的2倍。筆者還注意到了一個用心小細節——後表面的不鏽並不是平的,在貼紙的地方是做了和貼紙同形狀的微凹陷,這樣算上貼紙後,後殼在整體上又是平的,所以貼紙不會受到磨損——即使國際一線消費級產品也少見到過有這麼細心的設計。

二、拆解與方案

海康威視數據中心級固態硬盤拆解:內置自研主控

拆開四個螺絲,就可以分開盤體,PCB是完整尺寸的,同時,我們能看到在閃存顆粒和主控上都有導熱硅膠(主控的硅膠粘到後殼上了),所以後殼也兼有散熱的作用。

海康威視數據中心級固態硬盤拆解:內置自研主控

DRAM緩存和閃存顆粒的位置都沒有上滿,所以這是一個多容量通用的PCB版本。我愛存儲網拿到手的這個版本為200GB。

海康威視數據中心級固態硬盤拆解:內置自研主控

這裡要著重介紹一下供電了,從PCB很直觀的看出來,海康D200的供電電路與消費級有很大的區別,電容電廠的數量多,體積大,設計功能與消費級很不一樣。

海康威視數據中心級固態硬盤拆解:內置自研主控

BJR7EA的DC -DC供電芯片,從編號上看查不到是哪一家,但這種編號風格很像矽力傑。

海康威視數據中心級固態硬盤拆解:內置自研主控

PCB的正反面,共有6顆電感,8顆鉭電容(正反面還有17個空位,也就是說,如果焊滿,是25顆鉭電容),這麼龐大的供電體系顯然不僅僅是為了電流穩定。

我愛存儲網瞭解到,海康數據中心級固態硬盤D200系列有一個特殊功能:支持掉電保護功能,保障外界異常斷電時,緩衝區裡的數據可以真正寫入到 SSD 中。掉電保護是一種關鍵數據保護機制。SSD 異常斷電會引起數據丟失,因為這些數據在經過緩存區處理之前,還沒有被寫入到 SSD 裡面,這是斷電數據就會丟失的原因,但是海康威視數據中心級 D200 系列 SSD 支持掉電保護功能,保障外界 異常斷電時,緩衝區裡的數據可以真正寫入到 SSD 中。

接下來,我們看主控:

海康威視數據中心級固態硬盤拆解:內置自研主控

這是一個印著海康威視自己LOGO “HIKVISION”的主控芯片,編號為HKS10201B-B1C。當然,我們也都知道海康威視的子公司聯芸是專門做固態硬盤主控的,目前支持DRAM緩存的主控是MAS0901,所以這應該是一顆基於聯芸(MAXIO) MAS0901的定製版本。同時,我愛存儲網此前對聯芸的主控芯片測試成績來說,也是很不錯的!

海康威視數據中心級固態硬盤拆解:內置自研主控

DRAM緩存顆粒則是海力士,編號為H5TQ2G63GFR,容量為2Gb(即256MB)。從PCB上看,更大容量的版本應該會再加一顆。

海康威視數據中心級固態硬盤拆解:內置自研主控

閃存採用了兩顆東芝編號為TH58TFT0T23BA8C的顆粒。單顆為1Gb(128GB )。考慮到整體容量為200G,說明這是一種特殊的設計。

海康威視數據中心級固態硬盤拆解:內置自研主控

特寫:SATA3.0接口與電源接口。

海康威視數據中心級固態硬盤拆解:內置自研主控

特寫:後殼螺絲孔。

拆解總結:

  1. 筆者也是查資料時,才知道海康存儲原來已經超越行業老大EMC了,雖然進軍消費端存儲市場的時間不長,但在整個儲存行業已然是頂級的資源、技術、產品積累。
  2. 單看外殼,設計都考究,明明是工業級的內涵,外觀卻比消費級更漂亮,貼紙處的細節與其說是細心,不如說是對行業的積累。
  3. 電路設計,完全是按照“數據中心”的需求和標準。
  4. 整體做工紮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