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軍迷不喜歡沈飛而推崇成飛呢?

軍史吐槽君


首先要說的是無論是成飛還是沈飛都是中國航空工業不可缺乏的一部分,不喜歡沈飛推崇成飛的原因大概源自成飛五代機殲-20的服役和沈飛五代機殲-31的遙遙無期。但對於國防來說成飛和沈飛其實走的是完全不同的兩條路,當然好壞得交給時間來證明。

成飛走的是美國戰機的路線,注重隱身性能。而沈飛走的是北極熊戰機的路線,注重非接觸作戰,隱身性能什麼的都是順帶而為。這兩條路線來源於俄羅斯與美國對下一代戰爭不同的理解,而沈飛和成飛的同時存在則代表了中國兩條腿走路的態度。


桌面戰爭兵棋


軍迷中確實存在不喜歡沈飛而推崇成飛的情況,雖然作為一個理性的軍迷,這兩個航空工業企業都是中國航空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但是確實在某種程度上說,成飛代表了一種創新發展和吃苦耐勞的精神,而沈飛則反映出了因循守舊和固步自封的態度。這是軍迷不喜歡沈飛喜歡成飛的主要原因。

追溯歷史,沈飛是共和國航空工業的長子,也就是說早年中國的噴氣式殲擊機基本上都是沈飛生產的,當然到殲-7為止都是仿製的。但是在這個階段,沈飛給人的感覺就是混亂而不靠譜,當然這裡面有那個特殊時代的動亂因子存在,特別是在仿製稍微有點難度的超音速戰鬥機米格-19上。

當時這種飛機仿製型號就是中國著名的殲-6戰鬥機。可是,沈飛在殲-6的仿製工作中反覆開倒車,長期拿不出合格的產品,而且不已當時蘇聯的生產工藝為準,而是胡亂瞎搞,甚至在動亂的年代取消了檢驗流程,最終造成生產出來的200餘架殲-6戰鬥機根本沒辦法飛上天,賀龍元帥氣得大罵“停機坪成為了養機(雞)場”!

殲-6的長期難以服役導致在早期國土防空作戰中,我軍用殲-5戰鬥機去和美國的F-4重型戰鬥機對抗,這是拿飛行員的生命開玩笑。

後來仿製殲-7戰鬥機不久,沈飛就將這個項目整體移交給了新建立的成飛,將殲教7項目移交給了貴飛。而沈飛除了繼續造所謂的“萬歲機”殲-6外,開始了殲-8戰鬥機的研製。

雖然說,大家都殲-8戰鬥機並不感冒,由於長期技術難以突破,導致生產出來就落伍的情況發生。60年代首飛的殲-8戰鬥機到80年代都還沒有生成戰鬥力,而殲-8II也很長時間難以達到設計標準,這其實也和我國當時整體技術水平有關,其實也怪不了沈飛。

但是,此時,成飛卻已經拿出了殲-10戰鬥機的設計方案,不久就造出了樣機,無論怎麼說,殲-10的外形和殲-8II的樣子,誰好誰壞一目瞭然。

到了仿製蘇-27的任務了,國家把如此重要的任務,也是學習機會交給了沈飛,於是乎沈飛從殲-11一直仿製到殲-16,還來了一個“改動原始設計要慎重”,不知道是不是當年那個“養雞場”的傳說又成為了束縛沈飛發展思路的桎梏了!

而此時,從來沒有研製重型戰鬥機經驗的成飛一下子拿出了殲-20這種跨時代的戰鬥機,這讓沈飛情何以堪!

創新發展沒有,腳踏實地沒有,這就是軍迷不喜歡沈飛的主要原因吧!


虹攝庫爾斯克


目前,全中國範圍內具備獨立研發設計生產製造相關重型/輕型戰鬥機能力的也就只有成飛和沈飛這兩家了,幾乎目前中國空軍部隊裝備的制式戰鬥機都出自這兩家。

這也使得,由這兩家研發出來這些軍用戰鬥機,自然就會受到廣大軍迷的關注,由於是兩家戰機生產廠商,也就有了可以參照和比較的對象,要是隻有一家可能網上相關的議論聲音就會少了很多。並且平心而論,也並不是對於沈飛有過分的偏見。只是作為全中國唯一擁有從俄羅斯進口整條蘇-27重型戰鬥機生產線的戰機生產廠家,在有如此殷實的家底支撐之下,沈飛在國產第三代戰機研發之中,並沒有研發出讓人頗為驚豔的先進戰機型號,也實在讓人可惜。


而反觀成飛,在沒有像沈飛這麼好的家底的條件之下,硬是依靠著自己的科研力量,在本世紀初成功的研發出了殲-10系列戰機家族。並且其最新的改進型,也已經達到了三代半戰機的水平,且已經大批量裝備中國空軍部隊,目前已經在擔負戰備值班任務了。更讓人驚喜的是,在近些時候的珠海航展上,搭載了矢量航空發動機的殲-10驗證機,出色且圓滿的在公眾面前顯示了一系列的讓人為之震撼的飛行表演動作,也能從這些飛行表演動作之中可以看出,這款殲-10矢量驗證機的空中機動性能,是完全可以媲美俄製蘇-35重型戰鬥機的。

不僅國產三代戰鬥機之中沈飛不如成飛,在國產第四代戰鬥機之中,成飛也依舊在沈飛的前面獨立自主研發設計出了國產第四代隱身重型戰鬥機殲-20,並且這款由成飛主導研發設計的隱身重型戰鬥機項目的進展可以說是飛速的,目前殲-20隱身重型戰鬥機已經開始小批量列裝部隊了。而由沈飛研發設計的隱身中型殲-31系列戰鬥機,還處在邊飛邊改裝的狀態下,至於何時能夠真正的裝備中國空軍部隊,還不得而知。

的確,在比較的客觀的現實面前,不得不說成飛要比沈飛更加努力,也據網上相關的新聞媒體報道稱,沈飛一年整體的相關戰機產量,也不如成飛一年整體的相關戰機產量。


航空君


成飛與沈飛是我國兩大戰機研製團隊,為中國的現代化航空工業立下了汗馬功勞,這兩大門將都是中航工業下屬,專門對中國先進作戰飛機進行研製與生產,其中,成飛的代表作品為中國第一架5代機J-20,與4代戰機J-10,3代機J-11,沈飛的主要代表作有遼寧艦上的艦載機J-15,4代半J-16,還可以算上一個不被軍隊待見自己集資搞的FC-31,軍迷對這兩大團隊也有許多爭論,大部分人都是喜歡成飛,而不喜歡沈飛,這其中的原因,用10字真言就能解答:成飛戰鬥機,沈飛複印機。

雖然這兩個團隊都是研發先進戰機,但是路子卻截然不同,成飛走的是自主研發的道路,從J-10開始的鴨式佈局,成飛還對其進行了系列性改良,在4代機競標成功後,成飛贏得了5代機的研發資格,有了高起點,又再次自主設計出了J-20,並且再一次贏得軍隊青睞,J-20進入空軍服役。而沈飛,走的跟成飛是完全相反的路,沈飛主要是對引進的SU-27家族進行改進,從其作品就能看出,基本都是SU-27改改改,在總體水平上可能略超過SU-27的老家蘇霍伊,但在研發製造實力上,沈飛是遠不如成飛的,兩者差距巨大。

由於成飛走自主設計路線,搞出來的飛機性能也十分優秀,出鏡率也很高,所以大部分人都喜歡成飛,而沈飛卻只能對SU-27進行改改改,改好了也就算了,一些機型還改不好,在飛機外形上,差別很小,甚至是直接複印一架飛機出來,許多人就戲稱成飛造戰鬥機,沈飛複印戰鬥機。在各自的飛機性能上,4代機沈飛輸了,在5代機上,沈飛並未獲得國家投資研發,於是便自己集資,搞了個FC-31,先不說性能,在外形上再次發揚複印機精神,跟F-35長得真的是太像了,在性能方面為了縮減成本,結果成本沒減多少,性能反而下降一大截,高不成低不就,空軍不要,海軍也不要,FC-31便只能當做自己的5代驗證機了,更別說跟J-20對比了,而由於這些,沈飛也一直不怎麼受軍迷喜愛。


楠竹一


近些年來,對於中航工業集團旗下的兩大子公司,軍迷確實有此言論。認為沈飛仿製,成飛自主創新。但個人認為,大多數觀點有失偏頗,但可以理解。

其實,這正好反映出一個問題。很多偏激的言論之下,卻包含了廣大軍迷一顆赤子之心。歷史原因,到了我們這一代,中國被世界拋在世界後面。

有大國之傳承,卻沒有大國之能力。儘管國家在經過40年的卓絕努力,成績斐然,但科技的最後一里路卻不好走完。

“仿製”,“逆向研究”,“跟隨發展”這些名詞成為中國一個又一個時代的烙印。不服輸和不爭氣成為中國幾十年軍事論壇最為核心的敏感詞。

在不斷前行的道路上,拼盡全力依然產生的距離感中不是挫敗感,而是更加急迫的使命感。因此,儘管軍迷在此問題上有所偏激,但值得肯定。

但客觀的來講,從全球空軍發展總態勢來看,中國航空發展雖然隱隱摸到第一梯隊的臺階,但距離世界最強依然有所不如。

追趕在大半歷程速度很快,但最後一里路的追趕和超越何其困難。回頭來看,不管是沈飛還是成飛都是成績斐然。

但你非要以民族自創能力技術方面,拿頂級全球公司,波音,洛克希德馬丁,蘇霍伊這樣來對比,無疑就會刷低沈飛的存在感。


核子獵潛艇


這個所謂的喜歡不喜歡是有一定的感情以及個人喜好在裡面,大多數人不喜歡沈飛的原因在於它一直令國人有著沈霍伊的名號頂著的緣故,實際上我們中國的航空工業客觀理性的講,都是師從前蘇聯時期的技術援助才打的底子,而航空工業不像航天那樣,可以相對短期內一撮而就取得較大的成就和突破,航空要是這樣的顯然不科學,而是冒進了。

任何一個科學領域都是遵循行科學發展規律才是能夠順利發展和前進的基礎,我們的沈飛是繼承了前蘇聯時期蘇霍伊設計所的發展基礎,而我國沈飛之後的其它國內飛機設計以及製造企業則是在沈飛支援之後,才有了建成和發展的基礎,我們大多數軍迷不喜歡沈飛的原因在於它給外界的普遍感覺是光有繼承之實,卻沒有發揚光大之嫌。

因為從沈飛至今發展的型號來看,除了現在出現的殲31,即使現在還在試飛之中,其他型號基本上就是蘇霍伊家族的仿製或者是國產化型號,而成飛則不然,除了殲10之外,國家五代機計劃的主力便是它所研發的殲20,並且大量的外貿型號,如梟龍等都是出自成飛之手,總在研發基礎和國人自己的自主研發能力上要比沈飛更勝一籌的感覺,這也是喜歡成飛而對於沈飛難有歡喜之情的原因所在。


長安小師爺


成飛和沈飛都去過,一南一北,各有特點,客觀來評價,兩家都不差,相比較而言,成飛更有創新精神。

軍迷經常指責沈飛不思進取,說沈飛一直在吃蘇27的老本,要不是當初國家把蘇27交給沈飛仿製,沈飛估計早都倒閉了之類。當然,沈飛造的飛機一直延續蘇27的氣動外形,無論殲11、殲15還是殲16,一直是那個老樣子,依葫蘆畫瓢,讓人覺得沒什麼新意,搞來搞去還是那個東西嘛。不像成飛那麼有創新意識,殲10、殲10c、殲20、梟龍,總是能讓人眼前一亮,給人很驚喜的感覺。


沈飛的殲15/16

這些如出一轍的氣動外形,其實不應當受到過多的指責。為什麼一直採用蘇27的氣動外形?是因為蘇27的氣動外形本身就很優秀,給你一張白紙,從頭設計,你也很難設計出比蘇27更優秀的氣動外形,這個工作就是交給美國人做,也不一定能搞出比蘇27優秀的氣動外形。

重新設計一款飛機的氣動外形,需要成千上萬次風洞試驗,資金花費不菲。錢的問題是次要的,我們國家也花得起這個錢,我們更缺的是時間。局勢不等人,等不起再花大量的時間去搞風洞和機體試驗了。有這4、5年時間,開足馬力都生產兩三百架飛機了,既然有現成最優秀的平臺可以用,拿來主義有何不可?

如果是這樣,我覺得更應該噴的是蘇霍伊。蘇霍伊才是把27的氣動外形外形用到爛,蘇27、蘇30、蘇33、蘇35,還用到蘇34轟炸機,四代機拍扁了以後繼續用到蘇57上。蘇霍伊才是是典型的吃老本吧。


蘇霍伊的飛機都是這個


造型

軍工領域還是國家計劃經濟為主,沈飛和成飛都是國家計劃的一部分,沈飛生產雙發重型殲擊機、成飛生產單發輕型殲擊機,兩個都需要,誰也離不開誰。

四代機方案競爭,601是敗了,611的方案贏得當之無愧,是靠實力贏得了競爭。但是四代機沈飛也是出了很多力的。

網友也不要把沈飛黑的一文不值,中國航空工業沈飛也頂半邊天。



成飛的殲10/20,梟龍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歡迎網友批評指正。另外:殲16由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601所)設計,瀋陽飛機制造廠(112廠)製造。殲20由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611所)設計,成都飛機制造廠(132廠)製造。


一坑四彈


沈飛和成飛,都是中國軍用飛機的重點研發、製造基地,但在軍迷心中的地位卻大不一樣,“不喜歡沈飛、而推崇成飛”是軍事圈的普遍現象。

至於原因,除有時候的人云亦云外,應該說沈飛的表現是很難令人滿意。

沈飛,“共和國航空工業的長子”,成立於1956年、資歷是很老的,早期的產品是殲-5、殲-6和殲-7(後來轉讓給成飛),那段時間的沈飛地位十分重要,也沒什麼可黑,但就從殲-7的雙發放大版——殲-8項目上馬後,外界就越來越覺得沈飛“不靠譜”,搞出來的產品也讓空軍、海航頗有微詞。


先說殲-8,是在殲-7基礎上放大、變成雙發機,一方面技術不過硬、另一方面也是沈飛膽大,搞出來的戰鬥機不光性能落後,機體缺陷也很多:戰鬥機的外形都是左右對稱,是吧,可殲-8的機身部件、包括髮動機都“左右不能互換”,兩架殲-8放在一起,同樣位置的部件很多也不能互換。

另外殲-8的機身強度也不高,載彈量小、還不能做高G機動,WP-7、WP-13這些發動機也拖了後腿,可靠性非常差(這倒不是沈飛的鍋),空軍飛起來都提心吊膽。

關鍵把問題反饋回廠家,人家還不樂意、和軍代表吵架!

然而這一切都不妨礙沈飛“追求進步”,一個殲-8,前後居然出了八個院士。

從殲-8到殲-8II,沈飛真是招了一大批黑,後來引進蘇-27,國產化倒還算順利,奈何後來沈飛自視甚高、讓上頭終止了蘇-27的後續合同,表態“完全可以自產”,結果搞出來的殲-11A,貿然使用複合材料而留下一了隱患,航電的配重也有問題,只能帶著配重塊和補丁上天。

殲-11A好不容易進化到殲-11B,改得差不多了,結果上面又有新任務,航母艦載機,看來看去也就是仿自T-10K(蘇-33原型機)比較靠譜,沈飛又大忙活一場,然而殲-15的很多子系統和早期殲-11並無區別,雷達還是機械掃描的1493。

回顧沈飛最近幾十年的歷史,除混吃等退的殲-8X系列外,就是各種蘇-27改改改,套餐包吃到沒脾氣,蘇-27SK、殲-11A、殲-11B、殲-11BS、殲-15、殲-15BS、殲-16……

啥時候能來點新品種,什麼,你說“鶻鷹”?

拜託、別折騰那兩臺冒黑煙的RD-93了,還是老老實實搞蘇-35吧,反正編號還很多,國產化以後就叫殲-22,然後A、B、C、D慢慢來嘛,35套餐包走起!

說了這麼多,為什麼軍迷不喜歡沈飛、而推崇成飛?

看看滿天飛的27套餐包、再看看霸氣十足的殲-20,該粉沈飛、還是成飛,誰心裡還沒點那啥數呢。

——


炎黃軍武


為什麼軍迷不喜歡沈飛?

現在中航下屬的企業裡面,唯二沒有完整三代機完整的獨立研發和項目管理能力的,也就是沈飛和貴航了,成飛、西飛、洪都都有了

J11B參考蘇27,J15參考T10K7,J16參考蘇30MKK,這些吃透了嗎,出來的J31讓軍迷無比望。

601的總測繪師現在還在跪舔毛子設計合理,是不是準備繼續參考設計蘇35和蘇57?這能讓人有信心?

所以人家說,北邊吹牛,南邊吹氣(風動)

要是這麼說沈飛,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這樣的推斷可能為時還早

也許像中國高鐵一樣,在四代機項目上,也分成了兩個陣營,分別由北方的沈飛和南方的成飛牽頭。

由於成飛注重於出活,所以,用了較多的“成熟”技術,比如F22式的機頭,甚至連座艙蓋也不例外

而沈飛更偏重於技術上的革命——所謂慢工出細活,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相信沈飛會有這麼一天。

其實就中國而言,最大的瓶頸就是動力,不管是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遊的,概莫能外。而電子、氣動、材料,中國已經做得非常好。所以技術的瓶頸在哪,就在於動力。

如果中國的航發突破,相信中國的各類型飛機會迎來一個爆發的時期。那時候無論是成飛,還是沈飛都會厚積而薄發,從而大放異彩的。


用戶106197265051


沈飛號稱是沈霍伊,成飛號稱是成克希德。他們分別對應俄羅斯的蘇霍伊和美國的洛克希德馬丁,這可不是空穴來風,且聽我細細說來。

成飛和沈飛在五代機研發時期,曾經各自推出過一個方案進行競爭,最終選擇了成飛殲20方案。


沈飛總是在抱著蘇霍伊的飛機改來改去,成立這麼多年,完全從頭國產化的飛機沒有幾個,反倒是成飛那邊一會是殲10,一會是殲20的,先進戰鬥機研發一款接著一款,從第四代飛機到第五代隱身戰鬥機,成飛為我國的戰鬥機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而且梟龍戰鬥機還成為我國唯一出口成功的第四代作戰飛機。

沈飛的殲16戰鬥機也成為一款非常先進的戰鬥機。


成飛的殲20戰鬥機目前是世界上除了美國之外,已經服役的唯一一種五代機,也是美國F22戰鬥機之外唯一的重型隱身第五代飛機,所以成飛的成就非常顯著,簡直就成為世界上最著名的軍事航空企業之一了,也因此在國內籠絡了大批的粉絲,得到了世人的尊崇。

沈飛在殲15戰鬥機的研發和為航母事業做得貢獻上,是成飛也需要尊重的。


但是成飛和沈飛其實都同屬於一個集團公司,也就是中航集團,實際上都是我國一個大型央企的下屬企業,因此也完全沒有必要把他們分開來看,也許他們之間確實在機型上有競爭關係,但是他們都是在我國的航空事業做出貢獻,沈飛的貢獻並不能完全抹殺掉,比如在我國第一種艦載機研發的過程中,殲15首飛當日,項目的現場總指揮羅陽就倒下了,這樣的航空報國也同樣值得尊重。

圖為成飛殲10戰鬥機,成為世界著名的第四代戰鬥機。


在沒有成飛殲10和殲20的時候,也是沈飛依靠大量製造殲11A/B系列重型戰鬥機,通過研發太行WS10發動機給我國空軍一腳踢開了第四代戰鬥機的大門,也是沈飛在殲8II戰鬥機當家的年代裡,扛起了我國戰鬥機事業的大旗,所以軍迷朋友們還是要可觀的看待兩個貢獻突出的航空公司,他們都應該得到尊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