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們解釋了袋熊如何掉落立方體便便

袋熊是澳大利亞原產的胖乎乎的,可愛的短腿有袋動物,是動物王國中的迷之生物,它們能夠生產立方形的大便。

科學家們解釋了袋熊如何掉落立方體便便

研究員Yang研究了動物體內液體的流體動力學,包括血液和尿液。她很好奇袋熊的消化過程和軟組織結構如何解釋它們形狀奇特的糞便。

美國物理學會流體動力學第71屆年會將於11月18日至20日在佐治亞州亞特蘭大的喬治亞世界會議中心舉行,楊和她的合作者,Scott Carver,David Hu和本科生Miles Chan ,將展示他們從解剖袋熊的消化系統或消化道的發現。

“讓我想到這一點的第一件事就是我從未在生物學上看到任何奇怪的東西。這是一個謎,”楊說。“我一開始並不認為這是真的。我用Google搜索並看到很多立方體形狀的袋熊糞便,但我持懷疑態度。”

楊研究了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州機動車碰撞後安樂死的袋熊的消化道。在腸道末端附近,他們發現糞便從液態狀態變為由小而分離的立方體組成的固態。該小組得出結論,袋熊腸壁的不同彈性特性允許立方體形成。

在建築世界中,立方結構 - 糖立方體,雕塑和建築特徵 - 是常見的,並通過注塑或擠出生產。然而,立方體在自然界中很少見。目前,袋熊是唯一能夠有機生產立方體的已知物種。

“我們目前只有兩種方法來製造立方體:我們將它們模塑,或者我們將它切割。現在我們有第三種方法,”楊說。“這將是一種很酷的方法,適用於製造過程 - 如何用軟組織製作立方體,而不僅僅是模塑它。”

袋熊堆積他們的糞便以標記他們的家庭範圍並且通過氣味彼此溝通。他們將糞便堆放在突出的地方(例如,在洞穴附近,或在原木,岩石處),因為它們的視力很差。糞便堆得越高越突出,吸引其他袋熊嗅聞和交流的視覺特徵就越明顯。因此,重要的是它們的糞便不會滾動,並且立方體狀的便便解決了這個問題。

楊希望該小組對袋熊的研究將有助於當前對軟組織運輸的理解,或腸道的運動方式。她還強調該小組的研究涉及機械工程和生物學,他們的研究結果對這兩個領域都很有價值。

Carver補充說:“無論是在澳大利亞還是在國際上,公眾對袋熊如何以及為何產生立方形糞便都有很大的興趣。許多想法,有些比其他想法更有趣,已經提出來解釋這一點,但在此之前研究沒有人調查過這個原因。這是一次奇妙的合作,展示了跨學科研究對於創造新科學發現的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