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2019年省考申论热点之二,力助大家提高申论备考深度!

深度分析2019年省考申论热点之二,力助大家提高申论备考深度!

之前,小编发表了一篇“深度分析2019年省考申论热点之一”的文章,深受大家欢迎!所以,现在小编继续发力,为大家推出“深度分析2019年省考申论热点之二”,希望大家继续支持,多多收藏、点赞和转发!

热点三:科技创新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

当前我国落后的自主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要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国家知识产权

局局长指出,中国有 99%的企业没有自己的专利,这极大地限制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我国在自主创新方面,主要存在四个问题:一是企业在自主创新体系中的主体位置没有

确立,二是企业、科研所、大学三方在创新相关市场上的流动不够活跃,三是缺少各领域创

新的领军人才,四是知识产权相关政策法规不够完善。这些问题反映了计划经济体制遗留的

弊端,也体现了中国教育体系中“重知识传授、轻动手创新”的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能得

到提升,势必阻碍企业走向世界,做大做强,不利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也不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因此,我们要认清形势,居安思危,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

新型国家,为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首先,要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完善相关法规政策。相关立法部门要抓紧研究,完

善知识产权制度,制定和企业密切相关的产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从法律上保障和促进自主

创新。各地各部门要出台政策,为企业建设创新平台,鼓励企业技术创新,成立“自主创

新专项金”,纳入公共财政预算体系,资助中小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完善税前抵扣和税

收减免退征等制度,给科技创新以优惠的政策环境。

其次,要确立企业在自主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

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聚拢,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

生产力转化。各地区、各相关部门要注意加强与企业的沟通,鼓励和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

增强自主创新意识,鼓励企业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放在战略的、长远的地位。

第三,要加强科研所、大学、企业三者间的联动,促进创新供需信息的流动。各地政

府要积极引导和大力发展专利事务所等创新中介机构的建设,使自主创新更反映企业的需

求,充分利用已经开发的新技术。

第四,要加快推进创新教育体系改革,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中国传统教育模式只注

重知识的传授,却忽视了动手能力,思考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客观上造成了创新人才的匮乏。

因此,要从学校教育抓起,从小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将知识传授与动手创新并重,为

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要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一线

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

第五,要加强国际间的科技合作。鼓励外商来华投资建立科研机构,鼓励国内企业与

国际间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技合作。

中国经济能否继续以“世界上少有速度快速发展”,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自主创新能力能

否提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有效途径,

是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

热点四:服务型政府

服务型政府是指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的理念指导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

建起来的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公正执法为标志,承担相应责任的政府。

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

首先,转变政府职能。政府要把自己定位于服务者的角色,做市场的“裁判员”,而不是“运动员”,做市场主体的服务者,而非市场主体;要实行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企分开,政府和中介组织分开,坚决把不该由政府管的由企业、市场、中介组织和社会组织等管理,该由政府管的切实管理好;要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行政许可等法律法规的建设,减少行政审批的程序;要杜绝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的现象,要改变部门政府部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不正常现象;要探讨研究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制改革,最大限度地避免机构重叠、职能交叉、政出多门的现象。

其次,要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健全公共服务体系。要建立完善的公共财政支付体系,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建立健全覆盖教育医疗、就业和社保、食品卫生与公共安全的公共服务体系,并注意适度倾斜于农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调节城乡、区域间的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要继续推行电子政务,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要继续完善各级各部门的“政务大厅”,推行一站式服务,在基层建立“政务超市”,做到“想为人民所想,急为人民所急”。

第三,强化社会管理。要依法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社会事物,化解社会矛盾和收入等等,调节收入分配,维护社会公平,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等。

第四,要依法行政。各级政府机关都要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善于依法管理经济社会事务和其他行政事务。要继续坚持各种行之有效的民主监督制度,确保公共行政权力的公正、有效运行。要强化政府机关问责制,树立责任政府形象,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我们相信,随着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不断推进,党和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会更加职能化、制度化,政府与老百姓会越来越近,干群关系会越来越好,我们的社会也会越来越和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