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尸文化漫谈之丧尸形象的来历

丧尸文化漫谈之丧尸形象的来历

随着卡普空《生化危机2重制版》发售日期的日益临近,一大批玩家正在等待着重温当年被丧尸围追堵截的恐怖感觉。作为一款"冷饭"作品,卡普空如此不遗余力的将其重新制作搬上本世代的游戏平台,而广大玩家看起来也"甘之如饴",这一方面源于游戏本身的超高素质,另一方面也有赖于近些年丧尸类型艺术作品的大行其道。

之前我曾写过一系列关于《生化危机》系列游戏及其衍生小说、电影、CG动画的介绍文章, 对《生化危机》系列的各种元素进行了简单的盘点和回顾,但其实在这些文章中有一个重要的元素并没有被详细介绍,那就是系列中最重要的核心之一——丧尸。今天我们就趁着《生化危机2重制版》发售前的这段时间,来和大家聊聊关于丧尸的那些事。

丧尸文化漫谈之丧尸形象的来历

起源

1、丧尸一次来源于英文单词zombie,又称活死人(living dead),同吸血鬼、狼人等一样,是存在于许多西方文艺作品中的一个艺术形象。

丧尸文化漫谈之丧尸形象的来历

2、zombie一词来源于巫毒教文化(Voodoo)。这是一个源于非洲西部,融合了祖先崇拜、万物有灵论、通灵术的原始宗教。而巫毒教最著名也是最恐怖的特色便是丧尸,也叫还魂尸。传说巫毒教的巫师可以让死者复活并听命于他,其实是巫师在受害者的食物中下入了以河豚毒素为主的药物,使得受害者进入了假死的生理麻痹状态,在下葬后,巫师再把"尸体"挖出来,此时受害者的大脑机能已被毒素破坏,成为了"活死人",之后巫师会用药物让这些丧尸听命于自己。

3、15世纪后期,随着欧洲资本主义国家贩奴活动的兴起,无数非洲黑人被殖民者贩卖到世界各地,而这些非洲黑奴也把巫毒教的信仰带到了世界各地,并逐渐兴盛于海地、加勒比海、美国南部及南美洲的部分国家。

丧尸文化漫谈之丧尸形象的来历

4、丧尸这一形象的来源以及西方丧尸文化的兴起与海地这个国家有很大的关系。海地是是全球第一个黑人共和国,也是美洲新大陆第二个独立国,在1804年1月1日宣布独立。

丧尸文化漫谈之丧尸形象的来历

15世纪末探险家哥伦布发现了了海地,从此以后海地沦为西班牙殖民地,岛上的印第安原住民有的被屠杀,有的成为奴隶。直到1679年,海地被西班牙正式割让给法国,成为了法国殖民者,这时候海地叫"法属圣多明戈"。法国当局在海地大量种植甘蔗园,需要大量奴隶,可是当地印第安人已经几乎灭绝了,于是法国殖民者便从西非运送黑奴到海地充当劳动力。就像上文中提到的,随着黑奴的到来,巫毒教信仰逐渐在海地流传开来。

1685年,路易十四颁布了"黑人社会法令",严禁黑奴继续信仰他们的宗教并强迫他们改信天主教,黑奴们表面上答应改信天主教,但私底下仍然信仰着巫毒教。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新一代的黑人已经对两个宗教的信仰区分的不是那么明确了,于是一个融合了非洲巫毒教和天主教以及部分当地土著信仰的宗教初步形成了。

18世纪开始,部分黑人为了争取自由开始了反抗殖民者的活动,在反抗运动过程中,逐渐出现了类似于中国白莲教、义和团等所谓"刀枪不入""死而复生"的传说。同时反抗的黑人也利用信仰的力量让所有的战士们相信自己永生不死,倒下了也可以再度站起来奋战。

随着1804年海地独立建国,黑人们的信仰被正式命名为"海地巫毒教",和天主教一起成为海地的两大官方宗教之一。

而关于"不死人""丧尸"的传说也逐渐传播到了西方各国。

丧尸文化漫谈之丧尸形象的来历

5、20世纪初美国人一度占领了海地,关于海地的风土人情随着美国大兵传回了国内,其中就包括关于"丧尸"的传说。部分对此感兴趣的学者和作家决定前往海地探究真相,这其中就包括著名神秘学作家威廉·西布鲁克(William Seabrook)。

威廉1927年前往海地探寻"丧尸"真相,随后在1929年,威廉出版了自己关于海地"丧尸"探险之旅的全新著作《魔力岛》(The Magic Island),这本书被视为活死人文化与现代社会产生冲突碰撞的先驱,美国读者第一次在流行文化中感受到了"丧尸"的恐惧。

丧尸文化漫谈之丧尸形象的来历

6、在随后的1932 年,美国环球影业根据海地丧尸传说,由导演维克多·哈伯林(Victor Halperin)拍摄了世界上第一部丧尸片《白死丧尸》(White Zombie)。该片故事发生在海地,描述了一个巫师用巫术苏醒了大群的丧尸,让他们不分昼夜的在制糖厂里劳动。《白色丧尸》里的丧尸你可以认为是当年海地那些非洲黑奴的真实写照。控诉了资本主义工厂的无人性,工作环境差,待遇低,还受到种种虐待……

丧尸文化漫谈之丧尸形象的来历

丧尸文化漫谈之丧尸形象的来历

7、1938年美国著名民俗学作家佐拉·尼尔·赫斯顿(Zora Neale Hurston)出版海地旅游小说《告诉我的马》(Tell my horse)。

丧尸文化漫谈之丧尸形象的来历

她在书中提到自己在海地曾亲眼目睹了一个被埋葬了很多年的黑人女性变为"海地丧尸"再次出现在村子里,并且她宣称拍到了这个"女丧尸"的照片,随后这张照片在美国的生活杂志(Life)上刊登,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中第一张涉及"丧尸"真实存在的证据。

丧尸文化漫谈之丧尸形象的来历

该事件迅速在美国国内引起轰动,"海地丧尸"再次在美国掀起热潮。

在随后的日子里,"丧尸""活死人"这一形象开始频繁出现在美国的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当中,不过在这一阶段,"丧尸"始终与"海地巫毒教""巫术""黑人"等联系在一起,且更多的只是被当成一个恐怖符号,并没有真正进入主流文化当中。

在下一篇文章中,我们将会为大家介绍"丧尸"这一形象是如何一步步进入主流社会,并变成我们现在熟悉的样子的。

我是主机游戏爱好者守门员,请喜欢的朋友点赞点关注支持,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