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人節笑話竟成科研項目?

(2008 年3 月 )

近期,高舉“網絡主權”、“自主可控”、“安全命門”的IPV9再次捲土重來。與以往主打“民族情結”不同,這一次,除了強調自主可控,IPV9還拉來物聯網、區塊鏈、數字貨幣、智慧城市甚至“構建國際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時尚概念,似乎為自己找到了新的發展方向。

日前推進IPv6規模部署專家委員會在北京召開“中國IPv6產業發展研討會”,與會專家在研討IPv6部署工作的同時,對於近年一些出於特別目的,以IPV9為代表的對互聯網發展錯誤的說法進行了明確反擊與批判,呼籲科技打假。

長期以來,一些類似的錯誤言論,已經干擾影響到我國互聯網的健康發展,有必要對這些錯誤言論進行批判,去偽存真。下文是2008年的一篇文章,雖然時間過去了10年,但至今讀來仍然有力!我們有必要從互聯網普及做起,才能掃除各種妖魔鬼怪!

值得注意的是,今天高舉IPV9大旗的人,把當時的“IPv9”改為了現在的“IPV9”,把小寫的“v”偷偷摸摸改為大寫的“V”,想借此撇清並不光彩的歷史。然而,IPv9本身就是一個愚人節的笑話。

以下是原文:


IPV9真的能夠為中國互聯網另闢蹊徑嗎?

這是《經濟參考報網》2008 年1 月23 日的報道:“我國科學家經過近十年艱苦拼搏,研發成功十進制網絡技術,以此為基礎構建十進制網絡體系,建設中國自主掌控並可向全球推廣的新一代安全可控信息網絡。十進制網絡與現有互聯網兼容,可向全世界開放使用,是中國自己創建、控制、管理的新一代互聯網。中國十進制網絡的問世,表明我國現已掌握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互聯網核心技術和關鍵設備,擁有網絡資源的所有權和分配權,擁有路由、秘鑰控制權及信息監控權,從而從根本上確立中國在新一代互聯網領域的世界領先地位。這項科技突破對於我國建立互聯網基礎設施,制定互聯網遊戲規則,擁有互聯網信息資源,掌握互聯網管控權力,徹底改變我國互聯網受制於人的被動局面,對於我國推動整個網絡經濟的大發展,增強我國信息產業可持續發展能力,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持和難得的發展機遇。”

這則新聞讀來似乎讓人熱血沸騰不能自已。以IPv9 和數字域名為組成部分的十進制網絡獲得如此高的讚譽,是外行的記者堆砌詞組,還是這項發明真的對國計民生有重大影響,咱們國家在互聯網方面取得了世界領先地位?是從事這項研究的工作者們天縱睿智勤奮拼搏,還是又一個“漢芯”出爐了?

別忘了,漢芯當年也獲得過如此的評價,卻貽笑天下。是民族的脊樑,我們就要吶喊鼓吹;是小丑的伎倆,我們就要揭露批判;是騙子的傑作,我們就要讓他在陽光下無以遁形!筆者將在本文中,對IPv9 和十進制網絡事件進行深入分析,從技術、經濟、動機、政府行為等多個角度剖析其對我國學術界和經濟界的影響。

1. IPv9的發源

筆者第一次聽說IPv9 還是早在1999 年,當時中國的IPv6 研究還剛剛起步, 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和清華大學的IPv6 試驗床剛剛接入當時的國際試驗床6bone

(現在這個試驗床已經退休了),第一個官方的sTLA 地址還在申請當中,而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科學院和華為等機構的合作計劃還在醞釀。筆者有幸聽說了謝建平先生的IPv9 方案,得聞了十進制網絡等概念和v9 這個更酷的版本號,也知道了謝建平先生是上海通用化工研究所的所長。筆者當時沒有覺得謝建平先生的IPv9 方案有多少新意,甚至也不覺得這是個經過仔細討論的合理技術方案。但是既然是學術研究,誰都有資格發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方案。互聯網本身也是開放標準的,大家都遵循提交草稿,眾人評議,最後到RFC 這個標準制定的過程。不管是民間創造的還是官方推進的技術,都會被時間證明是否有生命力。

隨後的2004 年,筆者在美國報刊上看到了關於IPv9 在中國的報道,維基百科也出現了介紹IPv9 的頁面[1]。更有甚者,在IPv9 之外,謝先生又包裝了一個數字域名系統,把這兩個概念以十進制網絡打包一起掛來售賣了。而國際互聯網界對這兩個概念的反應,大多是不瞭解,需要繼續討論和觀察。TCP 協議的創始人之一Vinton G. Cerf 先生(2004 年計算機圖靈獎獲得者,目前是Google 公司的互聯網首席佈道者)當時還在世通公司(MCI Worldcom)擔任技術戰略副總裁,對IPv9 的報告感到疑惑不解。在2004 他的一封發給中國互聯網界一些重要技術人物的郵件中[16],他問道: “這到底是什麼?就我所知道的,IANA(Internet Assigned Numbers Authority)還沒有分配IPv9 這個版本號給任何機構。IPv9 不是一個互聯網標準。您能否解釋IPv9 的動機?我覺得‘控制’根域名服務器這個說法不合適。而‘十進制網絡’到底是什麼東西?所謂的上海久耀數字網絡公司背景是什麼?”

而2008 年1 月23 日新華網的報道[2]則讓筆者徹底驚呆了。在這篇題為《新聞分析:IPV9 何以成為互聯網技術重大創新》的報道中,記者們聲稱:“十進制互聯網技術形成的IPv9 協議,是中國在互聯網技術上取得的重大自主創新成果。”報道中還說:“據中共中央黨校經濟學部課題組介紹,採用十進制算法的IPv9 協議創造性地提出數字域名,並將域名與IP 地址合為一體,解決了數字域名的解析難題。中國既可以運用這一原創性研究成果,不依賴於任何網絡體系獨立組網,同時也可以與現行的互聯網平行組網,現有用戶不用更換網絡設備即可以實現十進制網絡和現用網絡之間的互聯互通。”且不說這篇漏洞百出的報道是由根本不懂網絡技術的記著寫就,且不說這個論題是由中央黨校經濟學部課題組介紹的(而不是科學技術部門),且不說“域名與IP 地址合為一體”這樣的說法在互聯網體系結構上有多麼站不住腳,就是十進制網絡/IPv9 在中國引起如此大的關注,儼然變成中國技術創新這個事實就足夠讓筆者驚詫莫名。一個沒有經過互聯網工程技術組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和全球互聯網研究者討論的方案,一種沒有經過大規模測試的技術,一份從字面上就不通的草稿,和一些大而無當的宣傳,就這麼堂而皇之的登上了大雅之堂,開始向世界亮相了?這到底是中國的創新,還是騙子的傑作?筆者希望,這不要是皇帝的新衣。如果是皇帝的新衣,也最好只有謝建平先生一個穿著,不要讓我們國家的權威機構也穿著這件新衣亮相。請看筆者的詳細分析。

2. 什麼是十進制網絡、IPv9 和數字域名

首先我們從技術上先來具體看看十進制網絡是什麼東西。筆者直接到謝建平先生一手操辦的“十進制網絡標準工作組”網站[3]上查詢得到的信息如下。

“目前,十進制網絡系統主要由IPV9 地址協議、IPV9 報頭協議、IPV9 過渡期協議、數字域名規範等協議和標準構成。”

我們基本可以得出,十進制網絡的組成部分基本就是IPv9 和數字域名兩個東西。IPv9 字面上好理解,就是一個新版本的IP 協議。數字域名是什麼東西呢?在謝建平先生的網站上可以得到如下信息。

“數字域名是指用0~9 的阿拉伯數字替代傳統的英文字母作域名的方法上網。同時,數字域名也可以直接與IPv9 地址交疊使用,數字域名是十進制網絡系統的一個組成部分。IPv9 協議是指用0~9 的阿拉伯數字作網絡虛擬的IP 地址,並將十進制作為文本的表示方法,即一種便於找到網上用戶的使用方法;為提高效率和方便終端用戶,其中有一部分地址可直接作域名使用;同時,由於採用了將原有計算機網、有線廣播電視網和電信網的業務進行分類編碼,因此,又稱‘新一代安全可靠信息綜合網協議’。十進制網絡是指採用十進制算法和文本表示方法,將各種採用十進制算法的計算機聯成一個網絡,並可以與現有網絡實現互通的一個嶄新的網絡,為了區分現有的網絡故又稱為‘新一代安全可靠信息綜合網’或‘十進制網絡’。”

從以上引用我們基本明白了謝建平先生想說什麼。遺憾的是,從文字中,筆者認為謝建平先生沒有任何網絡體系結構的基本概念,而且似乎也沒有接受過任何正規的互聯網基本知識的訓練,以完全外行和無知的口氣寫下了以上的段落。

首先,第一句對於數字域名的定義從語法上就是不通的(數字域名是...上網方法),而謝先生可能不知道,域名系統除了根域名(.com, .cn, .net 等)是統一定義的之外,並不排斥用數字來做次級域名,比如163.com。當然謝先生這裡所謂的“數字域名”是有另外的域名結構的,這一點謝先生沒有提到,應該是出於他根本沒有任何關於現有域名系統的知識,當然也就不會指出關鍵差別了,筆者容後幫他解釋。

其次,第二句,“用0~9 的阿拉伯數字作為網絡虛擬的IP 地址”云云,大概謝先生根本不知道IP 地址是什麼,還以為用十六進制,十進制和二進制表示的IP地址會是不同的東西,所以認為他的用阿拉伯數字作為IP 地址的方案是種創新。筆者也會在後面針對謝先生的具體IP 地址定義進行分析。

(1) IPv9 是什麼東西

為了更進一步的瞭解謝建平先生這個方案的具體細節,根據謝建平先生多次聲稱的申請的國家專利,筆者到中國知識產權局網站找到了與IPv9 相關的專利。檢索“發明專利”,不包括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筆者查到了三條和IPv9相關的由謝建平先生申請的發明專利: 1. 申請號: 02145133.8 , 名稱:IPV9/IPV4NAT 路由器[4];2. 申請號:02145085.4,名稱:IPV9 網站瀏覽器插件[5];3. 申請號:02145084.6 ,名稱:IPV9 協議路由器[6]。IPV9/IPV4NAT 路由器和IPV9 網站瀏覽器插件都是基於IPv9 的應用或者為IPv4/IPv9 過渡過程而準備的,筆者研究了“IPv9 協議路由器”來尋找IPv9 的具體定義。鑑於這些都是公開公示的資料,筆者把一些信息摘錄如下,算是立此存照、查之有據。

在這份公開日為2004 年5 月5 日的發明專利申請公開說明書中,申請人是浙江大學和謝建平,發明人為潘雪增、平玲娣、謝建平、陸晗。從這份方案中我們可以找到一些IPv9 的技術細節:IPv9 採用256 位地址;IPv9 採用分層的地址結構,包括地址類別、頂級聚合、下一級聚合、站點聚合和主機標識等方案;IPv9 協議的安全性通過支持IPSec 系列協議實現;IPv9 支持QoS;同時支持多路由協議。

描述一個網絡協議最關鍵的問題是報頭格式、地址和路由結構[7]。我們就來看看IPv9 到底是如何先進的。從以上描述的IPv9 的技術細節可以說,任何一個仔細讀過RFC 2460 以及其他IPv6 相關的RFC 的人都能看出來,IPv9 相比IPv6 沒有任何創新——除了作者異想天開的把地址長度從IPv6 的128 位延長到 256 位,報頭的信源和信宿地址相應必須延長。當然謝先生可能沒有想到,IPv6 的報頭是40個字節,其中80%也就是32 字節,都用於放置信源和信宿地址了。IPv9 的報頭至少要包括64 字節的信源信宿地址,加上其他的內容,這個IPv9 報頭的開銷就已經相當大了,這個協議如何工作?隨便設計幾個數字很容易,能否經得起大規模網絡和應用的測試就是另一回事了。而謝先生只是紙上談兵,甚至連紙上談兵的水平都沒到,筆者對他是否知道報頭長度和報頭對分組處理的開銷有多大都深表懷疑。

其餘所謂分層地址結構、聚類、主機標識、支持多路由協議云云,都是赤裸裸的剽竊和抄襲IPv6 的內容,沒有任何創新。這也就是謝建平先生為什麼不敢把這份東西拿到IETF 和國際學術會議上公開討論的原因,這就是謝建平先生包裹在所謂的“自主知識產權”外衣下面的東西!

我們再來看看所謂256 位地址的好處。眾所周知,IPv6 相比IPv4 最主要的改變之一就是地址的長度:從IPv4 的32 位地址擴展到IPv6 的128 位的地址。在IPv6 中,每個地址佔據16 個八位組,即128 位,這是一個IPv4 地址長度的4 倍。地址長度為128 位,就可以有2128 個地址,大約的數目是1038 個,準確的數目是:340,282,266,920,938,463,463,374,607,431,768,211,456。這樣巨大的地址空間在可預見的將來可以承受任何合理的地址分配策略。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根據IPv6 的地址容量,大概地球上每平方米擁有一摩爾(6×1023)個地址。這樣大的地址空間,為什麼還要有IPv9 的256 位地址呢?還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吧。筆者在謝先生的十進制網絡工作組主頁上,找到了他寫的一段似通非通的三種協議比較[8],我們看看謝建平先生是如何用這些完全不通的理論來糊弄外行的。下文中筆者姑且舉出一些謝先生說的所謂對IPv6 的不足的描述,引號裡是謝先生的原話,括號裡是筆者的批判。

“但IPV6 設計時只有1015地址,所以遠遠不能滿足人類對IP 地址的需要。”(謝先生對於基本的計算結果都隨意亂寫。2128 大概是1038。)“沒有地理位置,所有國家均消失, 只留下商業、國際組織和美國本土。”(這句話本身就是不知所云,用其描述一個IP 協議的問題更屬於文不對題。)“其安全保密算法均控制在IPV6 設計者手中。”(IPv6 的設計是公開的,RFC 都有。一些安全保密算法是國家機密,也不會在IPv6 設計者手裡。)“無法用數字按鍵上網(特別是手機)。”(再一次的,這句話描述一個IP 協議的問題屬於文不對題,一派胡言。)“不能直接用IP 地址表示,必須經過DNS 翻譯。”(意思是說,IPv6 不能直接用IP 地址表示?不知所云。筆者來替謝先生解釋吧。DNS 能把域名解析成 IPv6地址,用戶也可以直接輸入IPv6 地址來訪問一個網址,沒有所謂“必須經過DNS翻譯”的問題。順便提醒謝先生一句,resolve 的中文是“解析”,不是“翻譯”。謝先生其實是想用這一點來證明其數字域名的先進性,但是大概腦子糊塗了,以為內行都能被他這種東西忽悠。)
“聯網用的算法複雜,有二進制、八進制、十六進制、英文、多國文字等。”(算法跟什麼進制有什麼關係?所謂十進制八進制都是表述方法而已,IPv4 地址一般採用的點分十進制描述,IPv6 一般採用冒號分隔十六進制描述,到計算機處理器那裡都是0101 的二進制。當然謝先生恐怕不懂這個,我們不能高估了他。此外英文和多國文字都變成指責IPv6 算法的理由,謝先生真是無知者無畏且太有才了。)

下文中筆者繼續舉出一些謝先生說的所謂對IPv9 之先進的描述,引號裡是謝先生的原話,括號裡是筆者的批判。

“採用特定的加密機制。特別考慮到計算機網絡技術領域的發展趨勢,今後會出現諸如生物芯片和量子計算機等高新技術,預見了將現有計算機的解密能力超越了熱力學的範圍。加密算法控制權掌握在設計者手中,因而不存在IPV6 那樣受制於他國,所以網絡特別安全。”(前半段當戲言看好了。後半段,謝先生還能創造出先進的加密算法?看來王小云教授以及國際密碼學的專家們都忽視了這個天才啊。)“可以直接將IP 地址和MAC地址作為域名使用,特別適合於使用手機和家庭的上網。”

(還是無知者無畏,看來謝先生不僅僅要發明一種協議,還要打破網絡體系機構分層的概念,把IP 層、鏈路層和應用層都糅合起來。)“採用十進制算法。簡化了計算機和計算機互聯算法的基礎,從而為今後計算機互聯網發展確定了新的遊戲規則。並確定了將雜亂無序的互聯網算法逐步統一為十進制算法。”(一個十進制算法就確定了新的遊戲規則?再說了,什麼進制根本不影響算法本身,而“將互聯網算法統一為十進制算法”這種荒謬的描述只有謝先生這麼無知狂妄的人才能說出來。)“採用了特別的語言表示法,簡化了網絡管理中的管理難度,便於推廣普及。”(這和IP 協議有什麼關係?再說了,特別的語言表示法,你還能用世界語不成。)

(2)數字域名:新鮮概念嗎?

為了查證數字域名是什麼東西,筆者到中國知識產權局網站找到了兩條與之相關的專利:1. 發明專利,申請號:03142149.0,名稱:用數字域名系統統一解釋IP網絡地址的方法及系統 [9];2. 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號:03256388.4,名稱:用數字域名系統統一解釋IP 網絡地址的系統 [10]。鑑於這些都是公開公示的資料,筆者也一併公開申請人等信息,立此存照查之有據。發明專利03142149.0 的公開日是2004 年4 月14 日,申請人是浙江大學,發明人為潘雪增、平玲娣、潘虎和陸連浩。實用新型專利03256388.4 的公開日是2004 年7 月28 日,申請人是浙江大學,發明人為潘雪增、平玲娣、潘虎、陸連浩和官俊。看起來數字域名系統更多是的浙江大學的“傑作”,因為在這兩份專利中都沒有謝建平先生的名字。我們具體來看看發明專利裡的說明,因為另一份實用新型專利的內容大同小異。

發明專利的摘要如是說: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數字域名系統(DDNS)統一解釋IP 網絡地址的方法和系統。它的步驟如下:1)應用程序向解析器發送請求,請求中包含目的地址;2)解析器向DDNS 查詢目的地址的相關IP 地址;3)DDNS 向解析器發送應答,包含目的服務器的IP 地址或它的URI 地址;4) 解析器判斷該應答是什麼?……”

我們繼續閱讀正文,可以找到上文中4)後面解析器的工作流程:

“如果(該應答)是目的服務器的IP 地址,發送給應用程序這個IP 地址。如果不是,解析器從該URI 中分析出何種協議和從該URI 中抽取出目的服務器的域名地址,向DDNS 發送IP 地址解釋請求,該請求查詢目的服務器,通常為媒體網關或SIP代理服務器的IP 地址;解析器再將返回的IP 地址給應用程序。”

筆者費勁敲了這麼多引文,就是為了給讀者介紹明白這個DDNS 系統是幹啥的。通俗點講,他們希望的數字域名就是電話號碼的形式。解析器就是一個邏輯設備, 它有比較複雜的功能, 能判斷應用程序的請求是普通域名( 比如www.google.com)還是數字標識碼(比如861022334455),如果是普通域名,直接向DDNS 查詢IP 地址。而如果解析器判斷出輸入的是數字標識碼,就把它轉換成所謂的“數字域名”(比如 5.5.4.4.3.3.2.2.0.1.6.8.ddns),然後向DDNS 查詢記錄。解析器也能判斷DDNS 送來的應答是IP 地址還是其他的URI。對應的,DDNS 就是一個“改進”的DNS,能夠解析普通域名還有“數字域名”。數字域名查詢到來時,DDNS 攔截這個查詢,把“數字域名”轉發到 DDNS 所謂“自己的根域名服務器”上,查詢這個數字域名對應的資源記錄,返回給解析器。這個系統在原理上很好理解——只要在每個應用程序上的解析器以及 DDNS 上做好了擴展,你想實現什麼功能都可以。甚至你可以對你的服務器唱Rap 讓它帶你去訪問白宮網站,只要你把程序寫好了。由此看來,數字域名這個東西平淡無奇,在技術上沒有多少創新,在實現上也沒有多少難度,無非就是另起爐灶。在網絡時代,另起爐灶無異於完美世界的遊戲——如果那麼容易另起爐灶,網絡研究者何必費勁搞什麼IPv4 到IPv6 的過渡過程?給正在飛行的飛機更換引擎比造新的引擎困難多了。數字域名就是造新引擎——造得出,不考慮和現有的系統兼容,不考慮實施,那就是水中花鏡中月。

必須指出,謝建平先生口口聲聲號稱十進制網絡由他主導,作為十進制網路組成部分之一的數字域名的相關發明卻沒有他的名字。是他在其中貢獻太少而有自知之明,還是他只“發明”了IPv9 而留了數字域名給浙江大學這幾位教授來做,以便一起“合作”共同忽悠大眾?下文筆者將繼續分析。

3. IPv9 從何而來——愚人節笑話

筆者很想知道IPv9 的技術基礎和來源是什麼。查詢了網絡和媒體的報道後,在網易的《傳媒頻道》[11]和新華網轉載的《科技日報》文章[12],筆者找到了一些相關的資料。根據網易的報道,“謝建平研發IPv9 的過程讓人感到離奇。據他自己的說法,他的研究所一直是關注納米領域的,研發IPv9 淵源於美國星球大戰計劃”。謝先生還真把自己當科學家了?納米、星球大戰的,天方夜譚吧?網易的報道中還提到:

“所以2004 年6 月25 日,謝建平的IPv9 技術一經發表,立時招來嘲諷。嘲諷來自於1994 年4 月1 日發佈在著名的RFC 編號為1606 的文檔。在這個名為《使用IP 版本9 的歷史觀》文檔中,言辭確鑿的指出了IPv9 的很多可取之處,曾引起業內普遍的‘轟動’。但這個文件被認為是一場惡作劇。因為其發表日期正好是愚人節,另外文件最後的結論非常搞笑:不研究歷史的人,註定要重複歷史。”

而同文中還提到,謝建平說:

“美國人找到我了,他給我們看了當時的文檔,我們也覺得很怪,是4 月1 日發佈的!後來我們瞭解,這個文檔還是相當嚴謹的,是美國互聯網標準組織ITF 做的。”

好了,如果這些媒體對謝先生關於IPv9 動機等的報道都是真實的,看到這裡筆者覺得沒有必要為謝建平先生的缺乏常識與無知繼續浪費更多的眼球和筆墨了。IETF 的文檔不假,但是這個文檔出於什麼目的而發佈的,謝建平先生恐怕就弄不明白了,他是否認真讀過,甚至能否讀懂這篇搞笑的RFC 都是一個問題。那麼這個被謝先生拿來當依據的RFC1606 是什麼東西呢?它是IETF 在1994 年4 月1 日發佈的愚人節笑話。自1989 年起,IETF 幾乎每年都要在4 月 1 日愚人節這天發佈一個或幾個搞笑的RFC,維基百科蒐羅了這些搞笑的RFC[13]。

我們再來研究一下提出IPv9 的RFC1606。這篇文章的作者的惡搞和幽默讓人忍俊不禁:它說IPv9 地址空間雖然大,但是可能還是不足,因為“發現了其他太陽系的智慧生命以及超光速堆棧”;要把具有IPv9 地址的身體監視器注射到血液中去,而“廣播風暴”會讓患者的血液沸騰;隨著基因技術的發展,人們可能訓練病毒來製造納米IPv9 協議機,而成本僅僅是是一顆糖。這個RFC 的英國作者還嘲諷了一下美國加州人:“在未來,每個人都要求戴著愚蠢的碟型天線,這讓人們感到非常不自在,只有加州人不覺得,因為在那裡這本來就是時尚。”這麼一篇搞笑的RFC,會讓每個懂技術的人都發出會心的微笑;懂網絡的人看到“廣播風暴讓患者血液沸騰”這樣的句子更是會開懷大笑。

但是搞笑的RFC1606 卻被謝先生這樣的投機者拿起當法器利用了。被謝先生這樣的投機者利用,這個RFC1606 的影響,特別是在中國的影響,就顯得特別的黑色幽默——這樣一個笑話卻被忽悠成了中國“重大科研項目”,獲得部委的支持,以國家安全的名義加以推廣,甚至新華網還要報道,這就無法讓人笑起來。無論是我國政府對自主知識產權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還是外行的記者們寫了些沒有專業素養的文章,總之,權威的政府部門把愚人節惡搞當真,弄成了官搞,國際上針對此進行嘲諷也好跟風也好的報道,都讓中國科技界的有識之士更加覺得痛心和可悲。

4. 上海通用化工研究所和謝建平的學品

也有一些正直之士指責謝建平先生的IPv9 是基本照抄IPv6 的技術方案加上胡亂擴展的256 位地址,以及一些儼然關於國計民生的大而無當的論述。謝建平先生到底是如何樣人物,他主持的IPv9 工作組又是什麼機構呢?

根據當時新聞的報道,2001 年9 月,信息產業部在上海宣佈成立“國家十進制網絡標準工作組”,由上海通用化工研究所牽頭,負責全國十進制網絡標準制訂和推廣應用。據網易的報道[11],2004 年11 月18 日,“新一代安全可控網絡技術平臺——十進制網絡(基於IPv9 協議和數字域名)技術標準和產品化論壇”在北京大學召開。信息產業部科技司司長韓俊、北京大學信息工程學院院長何新貴、原鐵通總裁彭朋、國家廣電總局數據廣播中心主任楊世雄均作了發言,對IPv9 做出了高度評價。北京大學、中國網通、國家廣電總局數據廣播中心等單位正式宣佈加入十進制網絡標準工作組。在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所的頁面[15]上,我們可以看到,十進制網絡標準工作組出現在電子行業標準工作組列表中,其工作組成員名單[14]包括了來自信息產業部、浙江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北京方正連宇以及其他一些民營企業的成員。這份名單和之前2004 年11 月18 日的報道有偏差,至少北大、網通和廣電總局就沒出現。

筆者不對“十進制網絡標準工作組”進行評價,還是讓我們繼續看看這個工作組的組長單位及其負責人。從謝建平先生的上海通用化工技術研究所的網頁[3]上,我們可以找到如下的介紹:

“上海通用化工技術研究所,是‘十進制網絡專家標準工作組’和‘新一代安全可控信息網絡技術平臺總體設計專家工作組’的組長單位。在所長謝建平先生的領導下,一直致力於高科技產品的超前理論研究以及新產品的開發和生產。產品涉及信息產業、環保電池、化工、食品級防黴抗菌材料、激光、電纜、電子技術等各個領域。曾參加多項國家科技項目攻關,並多次榮獲國內外各種科技發明獎項,如聯合國第15 屆新發明銀質獎,1986 年獲國家發明三等獎,美國第一屆新技術、新發明工藝金獎,上海市經委科委攻關項目獎等。”

看來謝建平先生的研究所涉獵廣泛,無所不能。筆者無意質疑謝先生這個私立研究所的實力,但是對於其聲稱的那些獎項有點疑慮:聯合國第15 屆新發明銀質獎,是聯合國知識產權組織的“傑出發明家”獎嗎?而美國第一屆新技術新發明工藝獎是個什麼東西,筆者查遍各種資料包括互聯網和圖書館也不曾聽說這個獎項。謝先生如果有底氣,不妨在網頁上證實一下,把這些獎項的英文原名和獲獎情況都公開一下。

謝建平先生是這個十進制網絡標準工作組牽頭單位的所長,是所謂IPv9 技術的發明人。那麼謝先生本人到底能否勝任這個角色?筆者在前面章節已經逐條批判了謝先生對IPv9 的優點和IPv4/IPv6 的缺點的比較和IPv9 的技術方案。大概謝先生知道的網絡也就是個瀏覽器了,而且多半是微軟的IE 而不是網景火狐或者蘋果的safari,因為他不會。大概謝先生知道的網絡應用也就是基於瀏覽器的那些了,上網對他而言就是用瀏覽器去訪問頁面,IP 電話他也許都不知道,要不為什麼數字域名專利申請浙江大學是唯一申請人?大概謝先生知道的網絡協議也就是IP了,TCP/UDP/HTTPFTP 云云他都不必知道。大概謝先生以為網絡體系結構就是平的,沒有分層,要不他怎麼會認為數字域名可以統一表示應用層的域名、第三層的IP 地址乃至第二層的MAC 地址?大概謝先生知道的IP 地址也就是書上見過了那種點分十進制的IPv4 和少量IPv6 冒號十六進制表示了, 因為他不知道255.255.255.255 寫成FFFFFFFF 是一樣的,因為他不知道進制只是表達方式,因為他以為別人都象他一樣無知,覺得“不用十進制統一表示的協議”就是“不能用十進制表示”,就是“不好的協議”。筆者的批判也許可以說明,謝先生對網絡術語基本不懂,對網絡體系結構一竅不通,把應用層的域名和第三層的IP 協議混為一談,窮加賣弄貽笑大方,這是“無知”。筆者也揭露了謝先生把RFC1606 當成IPv9 來源的笑料,甚至弄成了政府的“官搞”,把愚人節的遊戲RFC 當法器,謝先生是“無知且無畏“。

如果僅僅如此,筆者認為“無知者無罪”,謝先生還只是令人同情而已。但是,謝先生不僅僅是無知,而是一個無知基礎上的妄人和騙子——除了學術上不值一提,筆者也質疑謝先生的人品和學品,以及他推廣IPv9 的那些冠冕堂皇的目的之下的內心動機。

我們繼續從事實出發看謝先生的表演。在網易的報道[11]中,謝先生說:

“1990 年美國IPv6 文本中,IP 地址的表示方法為:FF:FF:FF…… FF,總共128 位。冒號表示URI 的端口號,但是在輸入這個冒號的時候卻時而要和URI的端口號發生衝突, 所以無法解析。後來我們想出一個方法, 加上一個‘[]’……於是後來,IP 地址的表示方法就變為:[FF:FF:FF……FF]。1999年,在和美國的學術交流過程中,我提出自己的“中括號解決方案”。很多人都不理解,全世界這麼多人在研究都無法解析,大家困惑了10 年都找不到方法,一個‘[]’就解決了——這是中國人對世界的貢獻!是我謝建平解決掉的,這點很重要。美國也採納了我們的意見,2000 年初,美國對IP 地址的表述方法作出了更改。”

我們已經從上文讀到了謝先生的大膽宣言和自我吹捧:“這是中國人對世界的貢獻!是我謝建平解決掉的,這點很重要。”讀者朋友們是否已經被他忽悠得熱血沸騰了呢?且慢,讓我們來看看事實。作為一個研究了多年IPv6 以及網絡協議的工作者,筆者清楚的知道事實是這樣的:IETF 於1998 年8 月對RFC 1738 進行了修改,制訂了RFC 2396。但是冒號在傳統的URI 表示中表示的是端口號,因此瀏覽器對於IPv6 的冒號十六進制表示的128 比特地址無法正確解析,返回錯誤信息。在國際研究界的討論下,IETF 於1999 年12 月重新修改了URI 的格式,制訂了RFC 2732,在這篇RFC 中,“[”和“]”第一次被引入了URI 格式表示符中,一對[ ]中可以容納任何一個合法的IPv6 地址,後面仍然可以用冒號表示端口。例如一個IPv6 的網頁地址在瀏覽器中可以寫成:

http://[3dff:3200:2:2:250::1]/index.html ,或者

http://[3dff:3200:2:2:250::1]:80/index.html。

筆者曾經參與過RFC 2732 制訂過程中的一些討論,跟蹤了當時IETF 相關工作組的一些郵件交流——筆者從來沒聽說過或者看到謝建平這個人的任何觀點意見發表,也從來不知道引入“[”和“]”是因為謝先生的貢獻。反正時間已經過去了九年,當時參與討論的工作者們也不會去注意謝先生的這些中文發表的言論,謝先生大可以把這些貢獻據為己有,無論如何吹捧自己天才睿智,這牛皮看起來都似乎牢不可破。不過筆者這裡翻出RFC 2732 制訂的一些歷史,是不是對謝先生這些言論的一記耳光?剽竊者的謊言總歸是要被戳穿的。謝先生把自己的大名冠在這項成果上,也太小看了國際網絡研究工作者們。

“竊鉤者誅,竊國者侯”。竊IPv6 發明裡的兩個中括弧,不過是肖小的把戲,學品問題。但是謝先生比學品不端多了一點,那就是更大膽忽悠的心。推廣IPv9 的過程謝先生可是不折不扣的“竊國”了。如果讓中國都象他一樣貽笑大方,那就不是一個“無恥”可以形容的了。容筆者在下文詳細分析。

5. IPv9 的推廣——假作真時真亦假

謝先生只是IPv9 的“發明人”,數字域名實際上他沒有做多少貢獻。當然是他把這兩個概念一起包裝進十進制網絡來售賣的。筆者在這一章將始終用IPv9 來代指謝先生所推廣的那些東西。我們看看謝先生是如何把這個技術上基本行不通的、來路也不正的東西忽悠給政府和研究機構的。

(1) 以自主創新的名義學術政治化

謝建平先生王婆賣瓜的第一步是聲稱自己的技術先進,是中國的創新。《科技日報》的報道[12]中有這樣的描述:

“謝建平對IPv9 的先進性及其前景十分自信,他出示了在墨西哥、俄羅斯等國取得的專利證書。回答記者提問時,他說:‘IPv9 在世界各地作測試,效果很好。我們已經加入了未來互聯網工作組。’另一方面,謝建平也承認,日本、歐盟和美國尚未授予他專利。”

就筆者知道的,謝建平先生最初曾經把自己的技術方案拿給清華大學、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中國科學院等等機構徵求評議。在這些專業從事網絡研究和運行的機構裡,謝建平並沒有得到多少肯定。其IPv9 方案可以算是一個“大膽”的假設,但是有多少技術可行性,恐怕除了他自己,教授、科學家和工程師們都明白,這是一個基於RFC1606 的幻想。但是沒有學者們對他的方案進行貶損——在學術和技術領域,學術民主是很重要的。不管是民間創造的還是官方推進的技術,都會被時間證明是否有生命力,更何況是網絡這樣的實踐科學。從另一種角度來說,謝先生的IPv9 也更象一個笑話,有點像當年中科院數學所收到的幾麻袋的聲稱解決了歌德巴赫猜想的信,網絡研究工作者實在不值得在這上面花精力去證實或者證偽。

回到純技術層面,如果謝先生也尊重學術民主來評論、決策,IPv9 也許不會象今天一樣這麼“火熱”。但是對不起,謝建平先生是何許人,他憑什麼要懂學術民主?他為什麼要尊重學術民主?所以,他撿起了一件被大多數科技工作者不齒的武器:技術問題政治化。

要技術問題政治化,首先就要把自己的東西說成“中國自主知識產權”和“中國自己的創新”。在這個舉國都被“自主創新”燒得狂熱的年代,這是取得政府信賴的不二法寶。而目前的所謂專家決策,在政府機構中並沒有得到很好的貫徹,這就給了騙子們可乘之機。謝先生顯然在網絡學界碰壁之後,拿著自己的IPv9 方案到信息產業部和地方政府去忽悠了,而且似乎取得了不俗的戰果。根據謝先生自己的網站所言[3],IPv9 已經應用在上海市長寧區國家信息資源開發利用綜合試驗區數字域名系統、上海市金山電信局數字域名系統、福建省進出境檢疫相關工程項目以及上海市交通戰備辦公室110 報警系統軟件上。

再看看新華網外行記者們寫的吹捧文章[2]吧,標題就是聳人聽聞的《新聞分析:IPV9 何以成為互聯網技術重大創新》,內容就更加驚世駭俗了:

“為了從根本上改變中國在互聯網領域的弱勢地位,國家有關部門從2000 年開始致力於基於0~9 全數字IPv9 協議框架的新一代安全、可控、綜合信息網即十進制網絡的原創性研究,制定了具有中國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十進制網絡技術標準。IPv9 的IP 地址資源是IPv6 的4 倍,擁有海量信息資源。這些地址可以由中國自主分配,同時還可以重新分配IPv4 和IPv6 的地址,中國將成為繼美國之後世界上第二個擁有網絡地址資源所有權、網絡地址資源分配權的國家。”

筆者做網絡研究多年,所以即使對於上面這一段無厘頭的技術評價,筆者還是忍不住要點評點評——明明知道面前是一碗不能吃的餿飯,還是想把沙子挑出來先。首先要說的是IPv9 的地址資源,地址長度增加到兩倍,地址空間可不止四倍,記者們以為是量布做衣服嗎?地址空間和“海量信息資源”八竿子打不到吧,記者們不要以為這個詞時髦就可以濫用。有了IPv9 就可以重新分配IPv4 和IPv6地址?無稽之談,我還可以靠IPv9 建成小康社會呢!網絡地址資源所有權、網絡地址資源分配權?美國不是唯一,中國也不是第二。

但是這種千瘡百孔的報道,對於不懂網絡的決策者可能具有極大的殺傷力。了不得啊,滿篇舉目都是“自主知識產權”、“根本上改變”、“原創性”這樣的字眼,當然讓人熱血沸騰,差點就要追認IPv9 的發明人為民族英雄了。

不過等一等,同樣的修飾詞似乎也應用在另一個地方——漢芯和陳進先生!當年漢芯的宣傳也是這個基調,也是這個名義,漢芯也曾經是政府認可的中國創新科技項目,而且漢芯和IPv9 都發生在上海這個高科技創新產業基地。所不同的是,IPv9 的技術論點比漢芯還差!漢芯規劃的幾代DSP 芯片研發項目都是理論上站得住腳的、技術上有其先進性的、對中國的產業發展有重要意義的課題,漢芯所差的,就是把紙張上的規劃真刀實槍的做出來。IPv9 有什麼?理論上基於一個英國科學家的愚人節笑話,技術上由一個不懂網絡的“民科”主導,把落後和閉門造車當自主創新宣傳的東西。

筆者這裡也不為尊者諱、不為政府諱——技術問題政治化是非常糟糕的一件事情,早晚要付出代價的,可能還會是非常沉重的代價。政府和某些學術機構在IPv9 目前的聲勢上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對這種重大技術方案的選擇,專家論證、行家決策必不可少。政府和這些機構貿然介入繼而錯誤的推波助瀾,造成的影響不僅僅是貽笑大方,更讓“中國政府”和“XX 大學”(容筆者在後面公開大學名字)的形象在國際學界蒙羞。漢芯是如此,IPv9 同樣將是如此。揭露“漢芯一號”造假傳聞的“神秘人”在事件發生近三年後才挺身而出爆料事件真相,筆者願意從現在起就持續的對IPv9 打假——中國需要自主創新,但不需要有自主創新的名而無其實的騙子;中國需要自主知識產權,但是更需要踏踏實實、貨真價實的先進!

(2) 以國家安全的名義學術政治化

比自主創新更加冠冕堂皇的理由就是“國家安全”了。這一點謝建平先生是不會放過的,也能投一些人所好得到共鳴。

網易科技[11]的報道里引述謝建平先生這樣的話:

“IPv9 的根本價值在於,首先解決了一個網絡的佈局問題。目前,由於美國擁有網絡方面的霸權,所有的數據交換都要到美國去中轉,在這個過程中就意味著大量的能源、人力、物力被消耗掉。通過IPv9 這個中國自有知識產權的網絡協議,中國可以對現有的系統在綠色GDP 基礎上進行一個合理的重建,形成自己完整產業鏈。第二問題是,我們解決了一個網絡協議的使用年限問題。IPv6 的使用壽命為30 年,而我們IPv9 可以使用750 年不會枯竭。我們可以讓我們子孫後代不會為了學習計算機這個工具而把大好的青春時光都花費在上面,這是對人類長遠的貢獻。”

筆者又忍不住要從餿飯裡面揀沙子了。“所有的數據交換都要到美國去中轉”,謝先生說這種近乎囈語的科盲句子就像他呼吸和吃飯一樣輕鬆——他沒有任何交換、路由、數據處理的背景,所以可以輕易的忽視中國的所有大大小小網絡中心和數據交換中心。一個好的IP 協議的確能形成完整的產業鏈,但是不是IPv9 這樣的東西。至於IPv6 的使用壽命為30 年、IPv9 為750 年這樣沒有任何科學根據的句子從他嘴裡編造出來,這讓筆者眼前浮現出了跳大神的巫師,喃喃自語的都是天書。要頂禮膜拜這樣的巫師,的確需要一些抹殺自己智商的勇氣。

不知道謝先生具有何種魔力,跳大神居然忽悠了不少國家機構和大企業。如果媒體的報道都屬實,那麼國家發改委和信息產業部都曾幫他搖旗吶喊IPv9,韓國浦項制鐵等也曾認可IPv9。再看新華網[2]的文章報道,那可是從戰略高度褒揚IPv9 的:

“更為重要的是,在現有的互聯網上,網絡安全和信息安全得不到保障。十進制網絡中,中國掌握了IP 地址分配權和域名解析權,網絡既可以關起門來自成體系,又可打開門來互聯互通,其他國家無法讓中國的網絡陷於停頓。同時,自主掌握路由控制權、密鑰控制權、信息監控權,網絡自主管理,信息安全也得到了根本保障。”

而中國政府似乎也浪費了公帑來支持IPv9。根據《經濟參考報網》的報道[17],

“中國十進制網絡標準基礎系統長沙節點於2006 年8 月動工,現已完成第一期工程建設任務,2006 年12 月1 日通過國家級評審驗收。信息產業部新一代安全可控信息網絡技術平臺總體設計專家工作組2006 年12 月3 日批准成立中國十進制網絡華中地區信息交換中心,2006 年 12 月8 日批准啟用中國十進制網絡標準基礎系統長沙節點交換中心。”

如果報道屬實,筆者很想去長沙實地看看這個網絡交換中心用的是何種設備,運行何種系統,都有哪些先進應用;而信息產業部和湖南省政府在這裡都是如何決策的!

政府當然需要考慮中國國家戰略方面的要求。兩彈一星、神舟、嫦娥,這些都是具有自主產權、對國家安全和戰略有重大意義的項目,也經受了考驗,是真正的科技創新。筆者無法想象那些功勳科學家們的成果拿來和IPv9 相提並論。十進制網絡是中國人“發明”的不假,但是卻是一個技術上了無新意甚至落後的方案,被一個心懷叵測的科盲在推廣!為了戰略安全,閻錫山還曾把山西鐵路改成窄軌呢。所以在此,筆者鄭重呼籲,我們不能以保護國家安全的名義保護落後!

我們已經吃了落後的苦頭。一項事關國家安全和戰略的科研成果,保密、自主產權和專業化、國際承認是不矛盾的。看看我們的對手類似的項目,無論是預警機AWACS 還是互聯網的前身DARPA 網,在秘密研究的同時,可公開的信息都得到國際科學界的關注和承認。國家安全更需要高屋建瓴和技術先進的方案。

回到互聯網本身的問題上來,中國人錯過了第一代IPv4 的研究不假,但是在下一代互聯網IPv6 的研究上,我們一點不落後,甚至走在世界前面。筆者有必要在這裡介紹一下背景。下一代互聯網的建設始於1996 年美國克林頓政府的NGI(Next Generation Internet)計劃。以日本為代表的國家在IPv6 的研發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歐洲也開展了6NET 計劃,這是由於日本和歐洲在第一代互聯網研究建設上也落後於美國,所以他們有動力積極開展第二代網絡研究。中國在下一代互聯網研究和建設上的起步相當早,日本開始研究IPv6 的時候,1999 年中國的 IPv6 試驗床已經在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上開始運行,CERNET 是最早加入當時國際IPv6 試驗床6bone 的機構之一,隨後 CERNET 也拿到了中國第一塊正式分配的IPv6 地址。日本政府扶植IPv6 產業研究,日立等公司開始硬件研發的時候,2002 年57 名院士聯名上書,此後中國政府出臺了具體的政策和規劃,聯合了教育部、科技部、科研院所、電信運營商和企業一起進行這方面的工作。政府投入幾十億元資金,在2004 年建成了大規模IPv6 網絡——CERNET2。2004 年3 月19日,在2004 中國國際教育科技博覽會開幕式上,中國第一個下一代互聯網主幹網—— CERNET2 試驗網正式開通並提供服務。這是國際上廣泛承認的第一個Native IPv6 的主幹網絡,連接20 多個城市,200 多所大學。2006 年,CERNET2 更上一層樓,主幹網局部城域升級到40G。這次升級選用的是 Juniper 網絡公司的T-640 路由器,供應商的報道如[18]所示。CERNET2 提供了優良的科研環境,中國目前在下一代網絡的遠程教育、數字圖書館、網格計算、IPv6 組播和IP 大規模視頻等應用上都和國際同行們齊頭並進。

CERNET2 這樣的項目才是自主建設,對國家有戰略意義的項目。互聯網是開放的體系——任何人都可以向IETF 遞交自己的技術草案,全球的研究者們組成鬆散的結構,討論評價修改草案,一旦獲得同意,就成為RFC,相當於互聯網標準。中國已經加入了這場遊戲,感謝前輩們的奮鬥,我們在下一代互聯網的研究上起點不低,速度不慢,已經具有相當有利的地位。話語權是通過先進的方案、紮實的研究、廣泛的參與以及公平的競爭取得的。謝先生想另立遊戲規則,並以“國家利益”之名搞落後封閉的荒唐研究,這恰恰是開倒車,是佔用公共資源阻礙中國參與下一代網絡研究,是在破壞“國家利益”。

畢竟,閻錫山的山西窄軌最後都掃進了歷史的垃圾堆。

(3)欺了上家騙下家

愚人節笑話竟成科研項目?

謝建平先生除了圍繞“國家利益”和“技術創新”做大忽悠,也還進行了一些小忽悠。畢竟,謝先生恐怕首先需要騙點錢混日子,而中國有識之士眾多,要瞞天過海,需要步步為營,騙了上家欺下家。筆者提到,謝建平先生最初曾把自己的方案送交清華大學和中國科學院。在未得到正面反饋後,他轉而忽悠信息產業部和其他大學,並獲得了國家資助,並且和浙江大學聯合研製IPv9。從專利申請上可以看出,IPv9 的申請人是浙江大學和謝建平,數字域名的申請人就是浙江大學,浙江大學還為此成立了“十進制網絡技術研究中心”。浙江大學教授也曾為IPv9 背書——轉述網易科技[11]的報道,“IPv9 以及相關的產品出來之後,原本要價奇高的被美國壟斷的生產設備價格也隨著降了下來,謝建平的合作伙伴——浙江大學計算機系教授平玲娣說,他們是曲線救國。”

筆者並不覺得美國供應商們的網絡設備會隨著IPv9 的相關產品出來而降價,相反,倒是華為中興這些民族企業的競爭會讓思科、Juniper 等公司的路由器不得不降價。當然,美國的企業顯然不會開發什麼IPv9 的產品,只有浙江大學開發了一些IPv9 路由器的原型。筆者後來又聽說,因為經費關係,這謝先生和浙江大學有了一些糾葛。道聽途說不足為信,還是讓我們來看看證據。筆者尋找的證據是互聯網上公開的消息,至於真正的內幕,只有當事人自己最清楚。

《中國域名經濟》系列叢書編委之一瀋陽先生是互聯網上不遺餘力的反對和鞭撻IPv9 的人士之一。他公開了一封浙江大學平玲娣教授在2005 年10 月12 日寫給他的電子郵件。信中寫道(原文如此,未經改動):

沈編:您好!我欣賞您的執著與真直!我們被謝建平騙得氣不打一起來,本來92 年底要付的合同書錢,到現在未付完。澳門ipv9 設備主要浙大的,展出後馮成老闆給謝建平600 萬,我們幾十萬不付!謝建平找個單位合作,東西到手就不付餘款,再換個單位騙,反咬沒做好,我們設備近4 年了,4 年pc 機也要換,他要不付錢又幾十年先進!!!我們騙慘了!工作很忙,錢又少,打官司實在太累!謝弄到600 萬(主要用我們設備騙),財大氣粗!我們沒辦法!本來好好幹在體系結構上創新!謝建平這個網絡計算機都不懂的江湖人把教授騙倒! 大老闆中騙倒! 中國史上笑話, 沈編您說怎麼辦?????????但有人支持...best regards,ping

這大概是筆者聽說的“謝先生和浙江大學的一些因為經費關係而產生的糾葛”的實證之一吧?作為“中國IPv9”專利發明人之一的平玲娣教授,與謝先生合作後出面指責“謝建平這個網絡計算機都不懂的江湖人把教授騙倒”。看來謝先生這個網絡計算機都不懂的江湖人還是有兩把忽悠刷子的,至少從IPv9 設備和書上騙到了錢,把上次騙的錢用來進行下一次的忽悠,把上一次騙到的錢用來打官司,其手段可謂高超。需要說明的是,筆者對浙江大學這所百年名校一直心存景仰,對浙大人的風範和精神一直尊敬,這裡揭露一些事實,完全沒有不敬的意思。一則愛之愈切,責之愈深,二則瑕不掩瑜,謝先生的誤導不影響浙江大學的偉大。

其他的相關疑點太多,筆者沒有一一查證,就繼續引用瀋陽先生的一些考據如下[19]。

不止一個媒體同仁打電話去信息產業部,尋找“中國十進制網絡安全監督管理局、信息產業部新一代安全可控信息網絡技術平臺總體設計專家工作組、信息產業部科學技術司十進制網絡標準工作組”的相關人士,都被告知:“查無此人”!

不止一個媒體同仁打電話去湖南找“中國十進制網絡安全監督管理局、信息產業部新一代安全可控信息網絡技術平臺總體設計專家工作組、信息產業部科學技術司十進制網絡標準工作組”的相關人士,也難於找到一個公開聯絡電話。

冠以“中國XXX”、“信息產業部XXX”的頭銜,謝先生看來就是這樣騙了上海騙中央,騙了澳門騙湖南。不知道還有多少機構會被騙?看來深入揭露IPv9的底細是有必要的,否則,如何讓招搖的騙子有朝一日變成過街的老鼠?

(4)IPv9 的廬山真面目

還是不要“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了。IPv9 的本質和謝建平先生這個人的那幾招本文揭露得差不多了,筆者引用英國“The Register”上2004 年7 月6 日的一篇報道[16]來總結本節吧。

TCP 協議的創始人之一Vinton G. Cerf 先生(2004 年計算機圖靈獎獲得者,目前是Google 公司的互聯網首席佈道者)對IPv9 的報告感到疑惑,不知道中國政府在其中扮演何種角色。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中心(CNIC)的錢華林研究員當時這樣描述IPv9: 它有嚴重的實際缺陷, 幾乎沒有得到支持( serious practical shortcomings and little support)。

筆者按:時過三年半,IPv9“幾乎沒有得到支持”似乎並不成立了,但是這也是最可悲的地方。

在該報道的最後,英國IPv6 工程組的技術顧問,南安普頓大學的Tim Chown先生這樣說:

“現在大家都認為,IPv9 似乎是一個或者一組研究人員在試圖推廣256 位地址的IPV6。然而它似乎並沒有什麼推動力。無法判斷這是個搞笑的項目,還是象當初Jim Fleming 的IPv8 一樣是個荒謬的無法啟動的方案。也許IPv9 裡有一些不錯的主意,但是大家知道今天的IPv6 己是一個標準化的、被廣泛應用的系統。”

謝建平先生自己也承認,未曾向IETF 提交任何技術方案。在網絡研究人員看來,這就等同於IPv9 沒有任何可以量化的內容,不是個嚴謹的科學技術方案,基本上是個沒有理論依據的幻想。不誇張的說,幾乎所有在中國科學院互聯網和中國教育和計算機網工作的人都不同意IPv9 的觀點。

筆者總結IPv9 的問題和造成的惡劣影響:

(1) 方案缺乏專業性。目前不誇張的說,IPv9 的技術論點比漢芯還差,各種站不住腳的地方筆者已經總結,這裡不贅述。

(2) 閉門造車,貽笑大方。網絡研究是開放的、國際參與的,企圖閉門造車是違背潮流的。要利用我們在下一代互聯網研究上的高起點,積極參與國際競爭,併成為國際遊戲規則制定者!

(3) 學術政治化。打著“自主創新”、“中國產權”、“國家安全”的幌子把技術問題政治化,浪費納稅人的錢,阻礙真正前端的研究,無異於誤國誤民。

(4) 浪費人才。謝建平在清華和中科院吃了閉門羹,但是他們忽悠上了其他學校和機構,僱用一些有發展前途的年輕人做這個沒有前途的項目。人才的浪費是最大的浪費。

6. 懲前毖後,促進中國互聯網研究健康發展

David Dana Clack 在24 屆IETF 大會報告上說過這麼一段名言:“We reject: kings, presidents and voting. We believe in: rough consensus and running code.(我們拒絕國王、總統和投票,我們相信大家的一致意見和正確運行的代碼。)”哦,筆者可能忘記了,謝先生應該根本就不知道這段名言,因為謝先生很可能完全不知道網絡研究和互聯網走過的歷史,不知道IPv6 誕生和發展的歷程,只是看到了IPv6 的地址空間擴展,於是突發奇想,決定把IPv6 的地址長度延長一倍,然後照抄IPv6的各種特性,包裝上“國家安全”、“民族創新”等看起來很美的外衣,開始了他大而無當的宣傳忽悠過程,並妄圖忽悠全國人民。

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清華大學李星教授在《IPv6 原理與實踐》的序言中提到:“網絡科學是一門實驗科學,只有在達到一定規模的情況下才能暴露新的問題,紙上談兵是毫無意義的。”網絡科學中,沒有經過實驗的結果都是值得懷疑的,更何況謝建平先生這種完全天外飛仙一樣的設計和想法。大部分網絡工作者不是不知道謝先生的“十進制網絡”的荒謬,而是根本就不屑於和謝先生辯駁,也不屑於指出謝先生的產品之荒唐。但是遺憾的是,這給了謝建平先生可乘之機,到處賣弄誇耀其荒唐的方案,並藉助學術政治化,以“自主創新”、“國家安全”的名義得到了一些政府機構的支持。

對這樣的“自主創新”,如果我們不去批判、不去嘲笑,反倒幫其鼓吹和吶喊,這個國家還有什麼希望?謝建平先生可能忽視了一點,那就是中國還有一批從一開始就認認真真、紮紮實實從事網絡研究,致力於推進中國互聯網研究進步的科技工作者。每一個有良知的網絡工作者們都應該站出來,讓IPv9 的荒謬暴露在陽光下。中國在下一代互聯網上的研究從一開始就走在世界的前列,我們一直在參與遊戲規則的制定,我們將創造出真正自主創新的國際先進。

我們不預測未來,我們創造未來。

參考文獻

[1]http://en.wikipedia.org/wiki/IPv9

[2]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8-01/23/content_7482216.htm

[3]http://www.em777.net/

[4]中國專利CN02145133.8 IPV9/IPV4NAT 路由器

[5]中國專利CN02145085.4 IPV9 網站瀏覽器插件

[6]中國專利CN02145084.6 IPV9 協議路由器

[7]伍海桑、陳茂科等,IPv6 原理與實踐,人民郵電出版社,2000 年7 月,ISBN

7-115-08557。

[8] http://www.em777.net/3pp.htm

[9] 中國專利CN03142149.0 用數字域名系統統一解釋IP 網絡地址的方法及系統

[10] 中國專利CN03256388.4 用數字域名系統統一解釋IP 網絡地址的系統

[11]http://media.163.com/04/1215/15/17LD27PD0014181U_2.html

[12]http://news.xinhuanet.com/internet/2008-01/25/content_7491534.htm

[13]http://en.wikipedia.org/wiki/April_Fools’_Day_RFC

[14]http://www.cesi.ac.cn/www/standgroup/groupmember/01.pdf

[15]http://www.cesi.ac.cn/standgroup.aspx

[16]http://www.theregister.co.uk/2004/07/06/ipv9_hype_dismissed/

[17]http://news.xinhuanet.com/internet/2008-01/23/content_7478874.htm

[18]http://www.juniper.net/company/presscenter/pr/2006/pr-061031b.html

[19]http://home.donews.com/donews/article/1/123340.htm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