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水泥熟料价格持续下跌 是利好消息还是行业危机?

自2018年12月中下旬开始,受供需关系变化影响,水泥孰料价格持续下跌,1月5日,长江三角区沿江大厂熟料价格一次性下跌160元/吨,价格由之前的520元/吨下跌至360元/吨,跌幅达30.7%,皖南、浙江、江苏中南部地区均已回调到位。

近期水泥熟料价格持续下跌 是利好消息还是行业危机?

如何看待这一波水泥熟料价格持续下跌?是利好消息还是行业危机?为此,笔者专门采访到业内人士,并结合中国水泥网大数据平台得出结论:目前360元/吨水泥熟料价格较之上周虽有大幅下跌,但是同比2018年元旦前后仍然高出30元/吨,属正常价格调整。

另据业内人士透露,纵向对比历年一月水泥市场水泥供需及价格情况来看,现阶段水泥价格仍然偏高。因此,农历新年前后还将有一波正常的水泥价格调整,这也在合理可控范围之内的。

在此,笔者就代读者做一个疑问三连:是什么样的原因导致水泥熟料价格周期性变化?水泥季节性变化是否有可能出现异常?水泥熟料价格季节性变化未来是否具有持续性?

问题一:为何每年一二月份水泥孰料价格都会达到或接近谷底。据分析,价格大幅下调在预期之中。一方面,进入1月份,由于季节变化,气温下降,好多工程无法进行,水泥需求季节性减弱,逆向造成熟料供应充足。去年12月下旬以来,华东地区雨水天气频繁,水泥需求环比下滑5%至15%,尤其是袋装水泥市场,受低气温影响,农村民用市场明显减弱,库存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开始降价促销。另一方面,进口水泥熟料一直不断流入,且有抢占淡季市场份额倾向。据悉,此前进口熟料到岸价仅388元,大幅低于国内熟料价格,因此各大水泥企业为稳定市场份额,采取一次性大幅降价策略。

近期水泥熟料价格持续下跌 是利好消息还是行业危机?

问题二:此种季节性水泥熟料价格变化有没有发生过异常情况。答案是既否定又肯定的。肯定的是近年来国内熟料确实由于进口熟料的冲击,较之其他月份,一二月份价格变化幅度较大;否定的又是,价格的变化并对于市场经济本身而言并不“异常”。简而言之,水泥市场就是供给的和消耗的关系,买的人少了,卖的人多了自然价格就降了,如果不考虑政府的作用,这是完全符合市场经济基本规律的。

近期水泥熟料价格持续下跌 是利好消息还是行业危机?

问题三:这种周期性的变化是否会长期的健康维持下去。市场经济(又称为自由市场经济或自由企业经济)是一种经济体系,在这种体系下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及销售完全由自由市场的自由价格机制所引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之国家必要的、有效的宏观调控,只要做到: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经济行为主体的权、责、利界定分明;公平的市场竞争;经济关系的健康国际化,那水泥行业,这个社会建设中刚需中的刚需行业,势必会健康长久的发展下去,以市场供需为基础的价格季节性变化也会长期存在。

PS:2018中国水泥行业百强供应商评选 报名剩仅最后一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