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鬥彩的鑑定特點是什麼?

成化鬥彩的傑出成就是與其獨樹一幟的裝飾技法和紋飾內容密切聯繫在一起的。因此全面而深入地認識成化鬥彩的裝飾技法和文飾內容,是正確鑑定成化鬥彩重要前提。 成化鬥彩的裝飾方法並不只是填彩和“鬥”(即湊其全體)彩,還有點彩、覆彩、青花加彩等。

成化鬥彩的鑑定特點是什麼?

填彩:以青花在壞胎上用雙鉤法勾勒出所繪花鳥、人物之類的輪廓,罩釉燒成之後,再在釉上將所需彩色填在輪廓線內,入彩爐烘燒而成。

點彩:所表現的圖案主要是用釉下青花畫成。罩上白釉燒成後,再在釉上按照需要在圖案上點綴些許彩色。如在青枝葉上點綴紅色花卉,生意盎然。

覆彩:在釉下青花已畫成的圖案上,按照一定意圖覆蓋某些釉上彩色。

染彩:在青花圖案的輪廓邊緣,塗染釉上彩色以取襯作用。如在青花勾出的浪濤線條外,塗以深淺相間的綠色,烘托白浪滔天的態勢。

青花加彩:主要用釉下青花描繪圖案,只在局部使用釉上填彩。如纏枝蓮花,花朵皆青花,僅在青花雙鉤的莖葉上面,填以釉上綠彩。

成化鬥彩的鑑定特點是什麼?

至於《南窯筆記》等所述的“鬥彩”,實際是非常狹義的概念。按《南窯筆記》所述特徵,不妨將此稱為“湊彩”,即是以釉下青花畫成事物半體,再用釉上彩色湊全其體.

成化鬥彩是從宣德鬥彩發展而來,然而在裝飾技法和裝飾紋樣以及色彩運用方面,遠比宣德鬥彩豐富。宣德鬥彩的沒骨畫法,在成化早期尚見,至成化後期已被汰除。而成化後期施行的釉下勾勒輪廓線條釉上再予填彩的這種畫法,卻為宣德鬥彩所無。成化後期鬥彩的這種畫法、畫風及其設色,經過材料對比可以看出,明顯地借鑑了明初以來流行的銅胎嵌絲琺琅工藝(即景泰藍)的嵌絲填料方法。

景泰藍工藝在元末明初已較為流行,但在景泰年間,宮廷及上層社會更為鍾愛。成化朝距景泰朝不過八年,自然受景泰藍工藝傳染而擷其華採。明初以來景泰藍工藝所擁有的多樣的顏色(紅、白、紫、深藍、淺藍、薑黃、翠綠、草綠、赭色等),也會對成化鬥彩產生啟發作用。

成化鬥彩的鑑定特點是什麼?

成化鬥彩的鑑定特點是什麼

裝飾紋樣:成化鬥彩器在選擇題材方面甚為講究,不同的器物上精心配置以適合紋樣。紋樣結構變化多端。有規矩工整的圖案化構圖,也有自然隨意的寫真性構圖。

僅表現花卉就有纏枝、折枝、串枝、團花、開光等多種形式,其構圖法則有二方連續、四方連續,也有寫形傳神。裝飾題材以龍(雲龍、翼龍亦即應龍、螭龍、香草龍)、海怪、天馬、鴛鴦蓮花、果樹小鳥、子母鳥、團蝶、蓮花、菊花、牡丹、寶相花、蓮託八寶、折枝花果、四季瑞果、嬰戲、高士、三秋、靈芝紋等為主,另有極罕見的落花流水、錦盒瓜果紋和蓮託梵文。

成化鬥彩的鑑定特點是什麼?

其中,纏枝蓮紋、八寶紋、海獸紋、鴛鴦紋等在明初永宣瓷器上已出現,但成化彩在運用上加以簡略。如海獸紋,只以等距均衡式構圖表現四隻海象或形似麒麟的海怪,與宣德時描繪九隻海怪相比,便顯得簡潔明快。而了母雞紋、高士紋、三秋紋、串紋葡萄紋則為成化鬥彩的創新紋樣,淡雅清新別具一格。

成化鬥彩的鑑定特點是什麼?

成化鬥彩憑藉上述工藝與美術方面的卓越成就,製作成一批垂範歷史潮流、聲播海內的名品。尤以鬥彩雞缸杯、鬥彩三秋杯、鬥彩葡萄紋高柄杯、鬥彩高士杯、鬥彩卷葉紋瓶等獨領風騷。

鬥彩瓷器是瓷器中最為名貴的種類之一,在收藏界有明看成化,清看雍之說。成化就是指的明代成化宮廷御用的鬥彩瓷器。

與清朝的琺琅彩一樣,明代的鬥彩同樣作為宮廷御用的瓷器,做工極為精湛,因而非常貴重。鬥彩又稱作“逗彩”,最早出現於明朝成化年間,是先在經過高溫燒製而成的青花線條之上施以其他顏色填補空白,然後進行低溫二次燒製,最終形成青花鉤邊,五彩填色的效果,故而得名鬥彩。

成化鬥彩的鑑定特點是什麼?

因為成化鬥彩之存世量十分稀少,而所存世上的也基本存儲於臺北和北京故宮博物院。別說是普通百姓,就是所謂的大收藏家,也沒有與之密切接觸的機會。所以。人們僅能從書上或文章上對成化鬥彩產生了人云亦云,有似盲人摸象似的概念。

關於鬥彩的鑑別方式,我們藉助於琺琅彩進行比較則更為直觀一些。

在胎土方面。由於成化年間的鬥彩早於雍正年間的琺琅彩,因而到了雍正年間,優質的胎土早已被用盡,所以僅從胎土上面來看,鬥彩略高於琺琅彩的質量。通過對比可以很明顯的看到成華鬥彩胎土的顯露部分色澤非常純白而且油潤。而雍正琺琅彩雖然繪製工藝到達了頂峰,也沒法彌補“先天不足”的劣勢。

成化鬥彩的鑑定特點是什麼?

二、彩料方面。鬥彩與琺琅彩所繪製的圖案均突出胎體表面,但是仔細比較會發現鬥彩略低於琺琅彩。

三、紋飾方面。雖然都是宮廷御做,所繪圖案都經過皇帝批准,畫師都為宮廷御用畫師。但是成化年間的鬥彩,其繪畫圖案均為宮廷畫師親自創作,其線條生動流暢,筆法活潑。而雍正年間的琺琅彩圖案,有很大一部分並非宮廷畫家的“原創”,而是市面上其他精品畫作經皇帝批准之後繪製於瓷器之上的,相比而言,雖然筆法依舊老練、準確,卻缺乏了鬥彩瓷器上團的自由之風,略顯呆滯。

成化鬥彩的鑑定特點是什麼?

在我國曆來就有琺琅第一,鬥彩第二的說法。客觀的來講,雖然鬥彩在胎土方面優於琺琅彩,但是經過了三百年的歷史演進,我國在制瓷工藝之上發生了極大的進步,無論是製作技藝,還是彩料豐富方面琺琅彩均高於鬥彩,琺琅彩雄踞瓷器之首當之無愧。雖然如此,但是鬥彩依然在我國瓷器中佔有一個舉足輕重的地位,其創造性的燒製方法為後世瓷器的發展提供了一個嶄新的高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