併購的上市公司一定牛?請了解下商譽減值的風險提示

近日,證監會發布了《會計監管風險提示第8號——商譽減值

》,該文件的內容主要針對商譽的會計準則、減值計算、審計等等,這個文件不但是針對上市公司,包括擬上市公司、新三板公司等其他市場主體,面對商譽減值情況也參照此文件,可見對於商譽減值的重視。

那麼,什麼是商譽,為何針對商譽減值進行風險提示呢?


併購的上市公司一定牛?請了解下商譽減值的風險提示


商譽的意義

商譽,按照定義來看,指的是企業在同等條件下,能獲得高於正常投資報酬率所形成的價值,由於自身的優勢,與其同行企業比較,可以獲得的超額利潤。

文字很繁瑣,其實商譽這個東西,在資本市場裡很常見,也很好理解,尤其發生在企業的併購中。

我們都知道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大概可能會有兩條路可選:一條路是靠著自己緊抓主營業務,不斷做大做強;另一條路,則是通過不斷的併購,外延式的發展來壯大企業的自身實力。

尤其是併購這塊,對於某些企業來說,有些業務從零開始去做,不如去收購一些已經有了的企業,來的更快,這一點,比較形象的就是騰訊,但凡互聯網創業,都會繞不開的一個話題,就是如何面對類似騰訊這樣的巨頭模仿或者併購。

而併購,則涉及到一個估值的問題。

比如經過會計準則的核算,這個企業值5個億,就像你買東西一樣,但是在現實交易中,大多都是要溢價交易的,可能要出8億,買了這個理論上現在值5個億的公司,而這個多出的3個億,就是相當於併購的溢價了,也就是文章所說的“商譽”。


併購的上市公司一定牛?請了解下商譽減值的風險提示

商譽商譽,商業的榮譽,這種榮譽帶來的高估,就是企業特有的價值。

商譽的黑天鵝

本來併購有一定溢價的形成的商譽很正常, 問題就是,如果併購企業給予的估值過高,也就是商譽的價值過大的時候,如果併購後,並沒有如期達到效果,那麼對於企業來說,顯然是非常不利的情況,通俗的說,就是“花大價錢結果買了個賠錢貨”。

為什麼我們會在這個時候提出商譽減值的風險提示呢?

因為二級市場上,商譽在三季度又創了新高,超過了1.4萬億元,同比增長了15%,環比增長4%。按照這個趨勢來看,高溢價併購所造成的商譽價值,沒有如預期,那將對上市公司自身造成巨大的衝擊,而在過去,因為商譽減值造成企業黑天鵝的事件,也是屢見不鮮的。

比如就行業分佈來看,商譽規模最大的三個行業分別是傳媒、生物醫藥、計算機,規模均超千億元。

像影視傳媒行業來說,一些資產的估值就存在很多問題,可大可小,甚至可能會造成利益輸送。

如果傳統的影視你覺得離一般人太遠的話,今年9月新媒體的一則重磅則震驚了大多人的眼球:

利歐股份9月份曾計劃超23億元收購微信自媒體內容營銷公司蘇州夢嘉75%股權的,之所以收購這家做微信公眾號的公司,因為當時據說看中了其大量的二、三十萬的粉絲的微信號。

消息一出,就衝擊了漲停:


併購的上市公司一定牛?請了解下商譽減值的風險提示

利歐股份的K線圖

這樣的消息,再加上這樣的走勢,絕對出乎了大多數人的意料,只是股價漲停之後,就開啟了回落的走勢,因為大多投資者都在問,“這樣的收購,合理嗎?”

不但是投資者,交易所同樣發出了問詢,要求披露的微信號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利歐股份隨後的聲明稱本次交易合併產生的商譽減值風險相對較小,收購公司有持續競爭力,且業績承諾及補償有可行性。

不過最終, 10月份公告,因為估值問題,宣佈放棄了這筆收購。

對於一個旁觀者而言,一個微信公眾號自媒體的公司,可以遠超20億的估值,實在是匪夷所思。而這,只是商譽風險的冰山一角,遠的如想趁著新能源汽車大火而“撈一筆”的堅瑞沃能,因為併購損失慘重;近的如南京新百計提了商譽減值準備18.4億,上半年虧損近16億, 不勝枚舉。

結語

對於商譽減值而言,其最大的問題就在於併購的時候,給予企業過高的估值。

所以,從企業角度來說,上市公司更多的併購,並不一定能夠讓自己快速的發展,也有可能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


併購的上市公司一定牛?請了解下商譽減值的風險提示

而對於投資者來說,一個通過併購來擴大自己版圖的企業,你需要警惕其中商譽減值的風險,尤其是在熱門概念提出時,進行的相關併購,因為往往此時的高估是大概率事件

——以上,雪茄金融狗,做金融界的一股清流,更多投資案例與邏輯思考,敬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