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經濟論壇發佈2018年度十大新興技術榜單

世界經濟論壇發佈2018年度十大新興技術榜單

導語

未來3~5年內最有潛力重塑經濟社會方方面面的新科技包括無處不在的增強現實技術、針對個性化醫療的高級診斷技術、會爭辯、能指導的人工智能系統等,這些技術未來將有望“走入大眾日常生活”


9月18日,世界經濟論壇在“2018天津夏季達沃斯論壇”上發佈了年度十大新興技術榜單,人工智能及生物醫藥、新材料領域的技術入圍,其中,多項技術有望為治療癌症帶來新的解決辦法。

這份榜單由世界經濟論壇專家網絡成員與《科學美國人》雜誌合作編制,旨在揭示未來3~5年內最有潛力重塑經濟社會方方面面的新科技,並特別強調這些技術未來將有望“走入大眾日常生活”。

十大新興技術如下:

1、無處不在的增強現實技術——不僅讓博物館參觀之旅變得趣味十足,更能轉變外科醫生、建築師和工廠工人的工作方式;

2、針對個性化醫療的高級診斷技術——基因組測序和機器學習技術,對癌症、腦障礙等疾病的認知取得了突破性進步;

3、分子設計領域的人工智能技術——無論是藥物研發、能源生產還是作物改良,新材料研究進展從未如此快速高效;

4、會爭辯、能指導的人工智能系統——Alexa和Siri之後的新生代人工智能系統,不僅能夠向人們發出建議,甚至還能與人們辯論;

5、植入式製藥細胞——製造對免疫系統“隱形”的細胞植入物,更好地對抗癌症、心力衰竭等疾病;

6、基因驅動技術——通過基因編輯改變物種,發揮消滅瘧疾、保護珊瑚礁等作用;

7、量子計算機算法技術——當前的量子計算技術有過分炒作的嫌疑,新算法的橫空出世,有望扭轉這一局面;

8、等離子體材料——等離子體是用於製作高性能傳感器的重要光敏材料,納米材料發展迅猛,很快就能在獲取能量、對抗癌症、實現人體隱形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9、實驗室人造肉類——利用幹細胞生產味美價廉的牛肉、雞肉和魚肉,為消除溫室氣體排放的一大來源作出貢獻;

10、電子醫學——電脈衝技術目前已應用於癲癇和抑鬱症治療領域,隨著電子醫學取得最新突破,該技術有望解決肥胖、阿片類藥物戒斷、自體免疫失調等疾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