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變化!剛剛,韓國對朝鮮的稱呼改了

剛剛,韓國國防部發布《2018國防白皮書》。這份文在寅總統任內首份國防白皮書,修改了3個針對朝鮮的敏感詞彙,包括刪除了稱呼“朝鮮為敵”的表述。

自去年朝韓元首三次會晤之後,半島兩國落實《板門店宣言》中停止敵對行為的承諾,又出現了一個重要的積極變化。

重大變化!剛剛,韓國對朝鮮的稱呼改了

韓國《國防白皮書》1967年首次發佈,最早每年發佈一次,從2004年開始改為兩年一次。這次2018年版國防白皮書,是文在寅總統上任後的首次發佈。

與此前相比,新版白皮書,修改了3處,即“朝鮮政權和軍隊是我們的敵人”“殺傷鏈系統”和“大規模懲罰報復計劃”這些可能刺激朝鮮的軍事項目名稱。

相對應地,“朝鮮為敵”的表述,被籠統地修改成:將威脅和侵犯韓國主權、領土、國民生命、財產安全的一切勢力視為敵人。

而在2016國防白皮書中,這一表述為“北韓的核導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網絡攻擊、恐怖襲擊對國家安全構成嚴重威脅,只要這些威脅持續下去,作為其主體的北韓政權和軍隊就是我們的敵人”。

長安街知事注意到,“朝鮮為敵”的表述,源自2010年,當年朝韓之間爆發延坪島交火事件。在是年年底發佈的《2010年國防白皮書》中,韓方首次寫入“朝鮮為敵”,並一直沿用至2016年。

而在2010年之前,白皮書中描述朝鮮的詞彙,一般為“威脅”,最嚴重的是“直接且嚴重的威脅”,這發生在2008年。

此外,白皮書中還刪除了“殺傷鏈系統”和“大規模懲罰報復計劃”,而以“戰略打擊系統”取而代之。

殺傷鏈系統由偵察衛星、中高空無人偵察機、遠程空地導彈等組成,大規模懲罰報復計劃則旨在引進高殺傷力導彈和改進大型運輸直升機。這兩項軍事項目,此前均是針對朝鮮設計的。

重大變化!剛剛,韓國對朝鮮的稱呼改了

歷史上,朝韓領導人共有5次會晤,每一次都備受矚目。而僅在去年一年,兩國就進行了3次元首會晤,半島關係積極回暖。

去年4月27日,朝韓首腦會晤在板門店舉行會晤,隨後簽署的《板門店宣言》中提到,雙方“全面停止敵對行為”。

可以看出,文在寅的首份白皮書刪掉針對朝鮮敏感表述,正是意在積極落實這一承諾。

至於為何修改這些表示,白皮書中也有論述:儘管韓朝曾在軍事對峙與和解合作之間來回搖擺,但2018年三度舉行首腦會談,朝美首腦會談也首次成行,為韓半島無核化與停轉和營造了嶄新的安全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