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策劃|互聯網金融行業風雲變幻

 對於互聯網金融行業來說,2018年是如此獨特的一年。回望這一年,行業大事歷歷在目——P2P備案延期又重啟,合規檢查三步走,爆雷潮接踵而至;第三方支付持續遭遇強監管;互聯網資管迎強整頓,非持牌機構存量業務“清零”;互金公司扎推上市,卻遭遇股價腰斬市值縮水,資本市場對公司合規經營和營利能力存疑……


透過2018年動盪不安的形勢,我們看到了一些行業發展新格局正在顯現:

傳統金融機構金融科技賦能步伐加快。得益於金融科技進步,諸多大型銀行、證券、保險機構通過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等組織形式,對外輸出技術,不斷擴大金融科技佈局。而中小機構也將整合多方資源,藉助技術優勢,實現“華麗逆襲”。

互聯網金融由類金融業務向數字科技轉變。原有互聯網金融巨頭紛紛表示“去金融化”,強化科技屬性,爭做向傳統金融機構輸出技術的服務商,凸顯了未來數字科技對整個市場的支持和服務日益明顯的作用。

金融科技B端業務佈局或成新藍海。隨著監管政策收緊、互聯網流量紅利被瓜分,金融科技公司們紛紛轉換賽道,在流量、技術服務、資金三方分工協作方面形成新格局,在新一輪to B服務的熱潮中彎道超車。

互聯網金融基礎設施建設日益規範。首張個人徵信牌照獲批,有助於解決“信息孤島”問題,增加徵信真實且有效供給。要求支付機構“斷直連”和備付金集中交存,為中小支付機構提供更加公平的競爭環境,促使行業深度挖掘細分市場。

強監管下消費金融行業找尋合規與創新平衡點。消金行業將在不斷強化的監管要求下沿著規範化的道路穩步發展,將借力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科技,實現線上線下場景整合,迴歸消費金融本源,滿足消費者的消費需求。

……



特別策劃|互聯網金融行業風雲變幻


雖然過去一年行業暴“雷”不斷,但不可否認,近幾年來,無論是用戶需求、理財產品還是金融服務,互聯網金融都成了傳統金融的發展推動者,國家也非常重視該領域的發展。過去五年,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的表述呈現“逐步走向成熟”的特徵。成熟發展的互聯網金融行業將為中國金融改革與社會發展帶來積極的意義!

那麼,如何理解時下的行業變革?如何把握下一個發展機遇?

重塑與新生,互聯網金融的新時代你準備好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