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台词病句一箩筐,连《人民日报》都开始吐槽了!

要论近期最火的电视剧,无疑就是开年大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了。这部剧可谓是未播先火,自从赵丽颖和冯绍峰“官宣”之后,二位的一举一动都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而这部剧又是二人结婚之后播出的第一部剧,更是被粉丝们所期待。

《知否》台词病句一箩筐,连《人民日报》都开始吐槽了!

不过这部剧被网友们期待过高,而在播出之后却屡受批评。先是被吐槽主演演技步入扮演同一个角色的童年时期的儿童演员,而剧中台词病句一箩筐,病句连篇,网友直呼:这就是一部高考病句真题库!这部剧虽然人物剧情等方面都值得称赞,但是谁都没有想到,原本期待的一部好剧竟然在台词上面出现了如此多的纰漏。让我们就来看看《知否》中一些不合理的台词吧!

《知否》台词病句一箩筐,连《人民日报》都开始吐槽了!

“就听过一些耳闻”

孔嬷嬷所说的“听过一些耳闻”,“耳闻”一词释义是指听到的事情,且“耳闻”一次本身就已经包含“听到”的意思,可为何还要再添上听过一次来多此一举的重复呢?

《知否》台词病句一箩筐,连《人民日报》都开始吐槽了!

“款待不周啊”

在第一集中,华兰在婚礼时,盛家人在扬州招待各种名人,王氏从房间出来说:“款待不周啊,各位。”款待一词是敬语,指亲切优厚的招待。不周一词是指主任一方的谦词。而从主人的角度来讲,对宾客不应该是“招待不周”吗?而一般客人才会对主人说:“谢谢你的款待”。

《知否》台词病句一箩筐,连《人民日报》都开始吐槽了!

“满城文武的面”

一般通俗的讲法是“满朝文武”,指的是朝廷官员。而一般都是讲满城的百姓,这假如满城的文武了,那岂非全是官员没有百姓?

《知否》台词病句一箩筐,连《人民日报》都开始吐槽了!

“五十万两余嫁妆”

一般在正常的语序中,应该是“五十余万两”,而剧中语序前后颠倒,不仔细看,字幕一飘而过,还真看不出什么毛病来。

《知否》台词病句一箩筐,连《人民日报》都开始吐槽了!

【语义重复】“手上的掌上明珠”,这是一种新的杂技形式吗?

《知否》台词病句一箩筐,连《人民日报》都开始吐槽了!

由于剧中台词错误频出,连《人民日报》都忍不住发文吐槽,作为官媒也顺便给网友们上了一堂“《知否》台词语病分析”可,引得多位网友围观。《人民日报》更是形容剧中“台词频现史诗级翻车,不少语文老师直呼:简直头皮发麻,拿着红笔想要批改的手快按不住了...”

《知否》台词病句一箩筐,连《人民日报》都开始吐槽了!

对此,网友们也是对此纷纷点赞,有网友表示:“一点都笑不出来,时代在进入,可却把老祖宗的东西给丢了”;“《知否》,请不要误导了我们的孩子”。

《知否》台词病句一箩筐,连《人民日报》都开始吐槽了!

对于网友们的吐槽,该剧的导演张开宙也出面解释了:“在拍摄的时候,剧组追求的是一种比现代剧更为接近现实生活的拍摄状态,让演员处于一种比较真实的自然流动的生活状态,在语言上也没有要求演员完全按照剧本来说。如今台词有些口语化,但是口语也不代表能出语病,这个问题的主要责任在我,对前期拍摄的台词把握不够严格...已经出现的问题和后面(未播出)的,我们一定会及时修改,不会放在里面”。

《知否》台词病句一箩筐,连《人民日报》都开始吐槽了!

该剧由东阳正午出品,东阳正午近年来出品了不少好剧,如《琅琊榜》、《伪装者》、《欢乐颂》等等,基本上每部都是爆款,如今出现这样的语病确实不应该。不过,抛开这些台词的语病,这部剧还是有一些教育意义的。

《知否》台词病句一箩筐,连《人民日报》都开始吐槽了!

赵丽颖在其中扮演女主“盛明兰”,虽然从小失去了母亲,但是一直都是坚强自立,这样的精神也值得很多人学习。在明兰小时候每次受到委屈需要父亲的关心时,父亲总是搪塞过去。如今父亲嘴上说有愧疚,但是明兰却说:“不妨事,我需要的时候已经过了”,引得网友们纷纷落泪,幸好明兰一直都有祖母的疼爱。

《知否》台词病句一箩筐,连《人民日报》都开始吐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