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夫妻生活频率 可以判断夫妻感情的深厚程度吗?

文 | 婚姻咨询专家 朱甜蜜 (微信号mizuoyou)

源 | 微信公众号:佐佑婚姻咨询(shzuoyou)

从夫妻生活频率 可以判断夫妻感情的深厚程度吗?

三十多岁,每个月很难做一次爱,是不是女方已经出轨了?

1、通过夫妻生活频率的降低能判断出轨?

仅此一点,不能判断对方出轨。

我接触过的大多数的出轨受害者,极少以夫妻生活频率为依据,来觉察配偶出轨。

假设一对夫妻的夫妻生活频率为3次/周,每次夫妻生活平均0.5小时(从抚摸开始),一周的夫妻生活总时长为1.5小时。一周有168小时,除去睡觉,工作,两人一起相处或相互联系或间接联系,假设只有1/10,那么一周就有17小时,在这17小时的夫妻互动中,夫妻生活只占这17小时中的8%,这个占比相当之低。由此可见,通过夫妻生活变化,这单一线索来觉察另一半出轨,效率极低,因为你错过了92%觉察出轨的可能性。

从准确性上,夫妻频率也不是一个理想因素。

夫妻生活也不是一个纯粹的事件,它包括了非常多的细节,除了次数的变化,还有双方的投入度,夫妻生活的方式、时间、地点、时长等等一系列的细节。题主提到

“每个月很难做一次爱”,只是夫妻生活的频率(<1次/月),这一个细节,很单薄。这有点像盲人摸象,夫妻生活频率就只是个象腿,显然得不出任何有意义的结论。另外,在夫妻生活的所有细节中,频率属于掩饰难度较低的细节,有些出轨的人,反而会提高夫妻生活的频率。因此,从掩饰难度来看,这也不是一个理想的细节。

其实,觉察出轨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我在另外一个回答中说过,基于夫妻关系的特殊性,出轨本身的性质,这导致出轨在婚姻中,属于一定会被觉察的谎言。

下面我简单的说说这个方面。

婚姻中,一旦某方出轨,那么TA的生活中就有很多生活细节发生变化,且较难掩饰,如:

加班变得多起来,经常没有时间;

参加社交活动的频繁,明显变得多起来,同学聚会,同事聚餐,闺蜜有约突然增多;

穿着打扮的兴趣日益高涨,在穿什么衣服方面花的时间明显增加;

开始手机不离身,经常聊天聊得不异乎,并且伴随出现微笑表情;

一个人呆着的时候变得多起来,或许开始喜欢一个人散步。

夫妻两人一起的场合变少,去娘家的亲戚也只需一个人;

交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或许还喜欢喝酒唱歌;

会出现一些不明来路的物品,手链,耳环,包等;

电话响起时,会变得紧张,或者会直接掐掉;

……

这些细节无法完全掩饰,这个判断基于我们对于谎言的觉察遵循的三个原则:

(1)常态行为原则

我们判断谎言的基线就是一个人的常态行为。如果某人的行为偏移其惯常的情绪或精神状态,那么,你就可以以此作依据,判定这个人在欺骗。

(2)行为集合概念

说到行为,特别是交流行为,我们的意识场面想到可能是那些文字语言信息的交换。实际上人类的交流,都有言语交流行为和非言语交流行为两个方面,其中每一种行为都是对内部或外界刺激所做出的反应。

以前面提到那个丈夫通过电话去了解妻子状态为例。我们在与人聊天时,并不是像复读机一样的朗读,而是始终处于某种情绪当中,这时我们说话的语调,音高,语速,结巴,停顿,口头禅,叹息,笑容等各种信息,而这些方面都会根据不同的情景都会呈现不同的组合模式。我们只要稍加留意有可以明白。而这些言语和非言语的组合模式,这个行为的模式就是行为集合的概念。

(3)变化原则

当你了解了对方的行为常态,那么就可以从其行为模式的变化之中识别出他的欺骗行为。一个人在欺骗别人时,通常会处于压力之下,这时行为模式就会出现三个方面的变化:

有可能在她身上发现以前从未出现过的行为模式;

有可能发现她现在的行为模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甚至可以发现现有行为模式已经完全消失;

如果我们有行为集合的概念,那么夫妻之间,而且婚龄越长,夫妻感情越深,往往就意味这着,这个行为集合所包括的细节就越多,那么由于构建的行为常态是一个信息量非常大的数据库。

从夫妻生活频率 可以判断夫妻感情的深厚程度吗?


当一个人进行欺骗的时候,他必须同时在大脑中处理许多条思路,同时应对多种真实的情绪反应。我们之所以能够从一个常态的变化推断出他可能正在欺骗也是基于这一点考虑。这些层次繁多的反应缠绕在一起,对于一个人集中注意力的能力构成了巨大的挑战。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一个人不可能同时在脑海中处理两个以上的想法。但一个完美漂亮的谎言(如果真有这样的东西的话)要求的是谎言和真实的融合。

一个谎撒得越大,撒谎者就要记得构成谎言的每一个组成部分就越困难。所以,当我们进行欺骗时,就必须小心翼翼地确保我们的谎话不与前面说过的内容发生冲突,并要注意给我们以后继续留下撒谎的究竟。把谎言说得完美本身就是很大的挑战,更别提控制好我们的情绪反应,使得它们和我们口头表达的内容同步。要想同时完成所有这一切就异常困难。

出轨往往意味着一个新关系形成,这一方面具有广泛性,即会影响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还具有持续性,往往会持续的出现比较长的时间。这两点都意味着,出轨对行为常态的改变,无论从时间上,还是从范围上都比其它关系中的谎言,来得更加显著和强烈。

对出轨的觉察本质上是对谎言的觉察,那么我们就极其容易受偏见影响。有些人认为说实话的人,会正视你的眼睛,而撒谎的人做不到。然而这些论点没有科学依据,曾经试图支持这些论点的尝试也失败了。除了眼神,还有其它偏见,如谈话中双臂交叉或双腿交叉,不停玩弄双手或卷动头发,不停的说“啊”“呃”“嗯”“哦”。显然,回避夫妻生活,就类似于这样的偏见。

只根据孤立的个别行为就做出结论很危险,因为实际上根本就不存在适用于所有人的孤立和单一的信号,而个人偏见或先入为主极有可能使我们步入误区。

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比较突显,在遭遇无性婚姻时,出轨往往是我们的主要反应,哪怕我们心里也许清楚,对方应该没有出轨,通过逻辑的分析还能轻易的排除出轨的可能,可是我们的大脑仍然会执着猜测,对方是不是出轨了,这是为什么呢?

2、无性婚姻对受害者心理的冲击

“也怀疑过他出轨或者不爱”;

“我现在老怀疑他可能在外面有人,可是没有发现任何异常”

“怀疑过出轨,没有发现任何证据”

这是婚姻当事人在面对另一半回避夫妻生活时的内心活动,无疑,出轨是此时心中最强烈的猜测。显然,当我们面对这一场景时,出轨是一种无法回避的主流猜测,无论这个猜测在当事人看来有多荒谬。

出轨猜测为什么会如此强烈,我们内心无意识中把性欲等同于食欲,这有一定关系。

除些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即无性婚姻对心理冲击,与出轨对心理造成的冲击,有较大的相似性。

由于无性婚姻只是夫妻生活频率少这个单一维度,容易引起误会,那么在这里我先引入一个新的概念:性挫折

性挫折婚姻中任何一方并不存在生理病症和确切的出轨的情况,一起过夫妻生活的愿望持续未能满足,即由于未知原因导致的夫妻性生活无法实现。

如果我们已经知道另一半出轨,或者另一半存在生理疾病,又或者双方在冷战,这些情况两口子无法过夫妻生活,渴求方通常不会把这个视为挫折,而只是某个确定事情后可预期的一个正常后果。

因此,夫妻生活由于某种不明原因,持续无法进行,这对渴求方才可以视之为性挫折。

不明原因的性挫折,相当于一个外界刺激,我们的大脑无时不刻对刺激进行反应。而出轨的猜测就是大脑对此刺激的反应之一。

人类对外界刺激的反应,通常都有三个方面组成:情绪,认知和行为。情绪包括感受,情感;认知包括念头,想法;行为就是行为。

前面提到了,我们对于不明原因的性挫折的反应,就是怀疑对方出轨,这是一种猜测,一种想法,属于认知层面的反应。

那我们再来看看情绪层面对性挫折的反应。

下面就是几位无性婚姻当事人对性挫折时的感受:

“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被上帝讨厌的人……我发过誓,不会再为这个事情哭泣,但今天在公交车上,止不住的哭……真的是非常打击人,非常绝望,但心里真的是苦涩的,一度怀疑自己吸引力, 也怀疑过他出轨或者不爱”

“每次被拒绝都感觉自己卑微到尘土了……我无话可说,背对她彻夜无眠!我下定决心,不再受此屈辱……我心如死灰,我冷冷的对她”

“被无视,自尊心深深受伤……无性婚姻的感觉就是你在无边黑暗中,但是头顶就是光明,可是光就是照不到你,你也抓不到任何一根救命稻草”

“深知那种主动亲密却被拒绝的感觉。那已经无关肉体,关乎尊严……”

“屈辱,愤恨,失掉自信,自尊。无数次深夜痛哭,抑郁,失眠。

外人看来有钱有闲,满世界跑撒狗粮,只有自己知道在过怎样绝望的生活…”

(1)自尊伤害

无论是“卑微到尘土”的卑微,还是“自尊心深深受伤”又或者是“屈辱…失掉自信,自尊”,这都意味着这在个时候,自尊,成为受伤的主体。

很多情绪,无论是积极情绪中的开心,幸福,还是负面情绪中的愤怒,痛苦,都多少与自尊有着联系,却也不是直接相关。这些情绪影响到我们活着时的状态,那么自尊本身,就影响活着的意义。

直接针对自尊的伤害,就相当于直接捅到了一个人的心脏,就不仅仅只是痛了。

自尊,即是一个人存在的根本,也是一段关系存在和发展的根基。没有自尊的关系,就只是一种人身依附,没有了尊重、理解和关心的基本准则。

自尊,在婚姻关系的重要作用,恐怕没有比出轨婚姻中体现得更明显的了。在处理出轨婚姻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妻子会牺牲尊严,对出轨的丈夫苦苦哀求,希望丈夫可以回心转意,两个人能够重归于好。

有些妻子则会苦苦请求丈夫,希望能继续在一起。当老公离家之后,恳求老公给自己和孩子们打电话,会告诉老公,自己有多爱他。

有些妻子在知道老公出轨后,会笑脸面对,表现得就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某些情感类文章也经常劝告:“女士们,一如既往地爱你的男人,他们迟早会醒悟过来的。”

可是爱必须自尊。

当夫妻中的任何一方,感觉自己受到无尽屈辱,毫无尊严,那么婚姻的感情基础就遭受着强烈腐蚀,即将塌陷。自尊是所有感情能够健康发展的基础,如果毫无自尊可言,那么这段感情留下不是爱,而是冲突与侮辱,只留伤害。

无论在国家之间,还是在夫妻之间,一方企图“收买”挑衅者或进攻者,表面上看来好像是和平倡议,但这种做法只能促成更进一步的侮辱与冲突。

如果一个人丧失尊严可以换来婚姻的维持,或许这种做法还值得观望。可是事实却往往打脸。没有什么比跟在冷酷的配偶后面乞求怜悯能更快地破坏美好的夫妻关系了。

拼命讨好,哭哭啼啼,亦步亦趋地跟随,这些都无济于事。那只会促使任性的配偶更加强烈地想摆脱眼前这个很可能会吸干他生命激情的吸血鬼。他也许会对受到伤害的妻子表示同情,并希望没有发生眼下这些事情,但他很少能在这种情况下重新点燃爱情的火焰。

由此可以看到尊严在一段婚姻中的重要程度,而夫妻生活中的那些性挫折就可以给其中一方带来同等程度的自尊伤害,当我们带着残缺的自尊,这样的婚姻与上面提到的情况,有什么区别呢?

性挫折的受害者与出轨受害者,另一个相似的反应,就是感受到强烈的羞耻感。

(2)羞耻感

“你怎么就觉得这事情那么重要,难道两性关系只有性吗?”

夫妻生活中,回避的一方会怼出这么一句话。

渴求方,听到这样的一句话,心中的感受只有一种——屈辱。

这句话,听起来就觉得特别有道理,特别正义。大多数人会认为,性是婚姻中相对次要的东西,夫妻感情,孩子,双方老人,房贷,车贷等等,似乎都不比夫妻生活重要性低。

渴求方,恐怕也难以避免,往往会难以启齿,羞愧难当,无地自容,而这就是一种羞耻感的体现。

虽然,我们会认为夫妻之间,谈性很正常,必须要有性。可是一旦当性挫折情景出现,性真的成为问题了,就会产生上述的这些感受。从这个方面而,性挫折的受害者比出轨受害者,要面对更大的挑战。

出轨受害者想要挽回婚姻时,也会觉得不好意思。对方出轨,按道理自己应该果然离婚呀,而不是去挽回。身边的小伙伴也会说,你的伴侣那么渣,还挽回什么。可是当你说,我们之间还有感情,心中仍然舍不得,出轨方对家庭,对自己,也一直很好,这时就会有一种家庭的维护者,家庭支柱的一种责任感,还会有些许自豪感产生,这对于羞耻感,能够直到非常好的抵消作用。

而性挫折的婚姻中,渴求方如果主动努力,就可以面对“你的脑子就只有性吗?”的类似指责。渴求者越努力,这种指责带来的压力就越大,由此引发的羞耻感也就越强烈。

当渴求方“已经在刻意讨好了”时,对方却无动于衷时;

当渴求方“换好性感漂亮的睡衣,妆也不卸,故意在他身边蹭来蹭去玩手机”,对方却视而不见时;

当渴求方“洗漱完毕,上床,就抚摸她,她拒绝,让我不要碰她,让我早点休息”时;

当渴求方“克服害羞,主动去他被窝里,(他觉得冬天两人睡肩膀那里漏风,一人一个被窝),对他上下其手,被赶出被窝 ”时;

当渴求方“亲吻任何部位都立即扭开,手停留在哪里都全力扒开”时;

当渴求方“到后面主动过几次,被无视”,那么主动方的“自尊心深深受伤”的同时,必须会“慢慢的不想提,感觉难以启齿”

这时,渴求方又拿什么来抵挡“什么欲望这么强”的质疑呢?

这时的羞耻感,必然会汹涌而至,从而席卷当事人还残留的自尊心,从而整个人变会变得崩溃与敏感,而这恰恰就是自尊,做为一种最根本的心理结构,出现动摇的征兆。

而这种心理结构就必须会在行为层面体现其反应:

“今天在公交车上,止不住的哭”,

“我冷冷的对她”

性挫折与出轨,两者的受害者都会感受到羞耻感,会使得这两者呈现出一种相似的反应:羞于说出口,觉得丢人,内心觉得尴尬。

这个时候,受害者往往会从表面装得十分镇定,然而中镇定却不是一种平静,而是一种“冷冷”的感觉,因为其内心世界像一条复杂的思想高速公路:这条公路上混乱不堪,到处都堆满了感情碰撞和被压抑的欲望。

他们一定会陷入到强迫的自我剖析中不能自拔,把自己的缺点放置于超强的分析显微镜下检测,所以我们就可以看到很多婚姻性挫折的当事人会:

“怀疑自己吸引力”;

“越来越怀疑自己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这个原因是指产后阴道松弛)

“我哪儿都正常,只是他让我变得对自己怀疑”;

“我自己无数次从自己身上找过理由,就只能怀疑自身”

这些由羞耻感所引发的行为,会使得其完全没有能力从这些不合理的行为障碍中解脱出来,那么消化、处理、改善这种性挫折局面就完全无从说起。

羞耻感与自尊伤害,两者一旦结合,对一个人的心理具有相当大的破坏性,可以让一个人健康的心理结构可能会遭遇崩溃式的打击。如果一个人健康的心理结构是一个房子,那么这种打击就相当于地震,完全从根基部位进行打击和伤害。如果房子遭遇到地震,地基受到损伤,这样的房屋就会变得不再稳固,就变得摇晃。如果一个人,他的自尊受到巨大的伤害,而强烈的羞耻感,又让他将自尊受伤害的原因归于于自己,那么这个人就会产生一种绝望感,感觉一切都没有意思,自己的存在感也没有什么意义,感觉自己被世界遗弃,如

“被上帝讨厌的人”,“卑微到尘土了”,“怎样绝望的生活”。

3、婚姻中的性挫折与出轨

由于性挫折的当事人所经历的感受与婚姻中出轨者受害者相似,而性挫折中的受害者往往并不知道他们的真正原因是什么,那么就会极其容易产生出轨的结论。因为,出轨是婚姻当中可以同时产生强烈自尊伤害和羞耻感的事件,这是婚姻其它事件并不具备的功能。

(出轨会产生背叛感,性挫折不太常见)

另外,前面提到了婚姻性挫折的当事人,心中强烈的羞耻感,会他怀疑一切,自然也会怀疑自己的爱。在感情当中,一旦涉及对爱的怀疑,那么接下来的推理就是出轨。

只是这种怀疑,与出轨婚姻中的怀疑并不一样。

出轨婚姻中,对出轨的推测往往带有一种否认和拒绝。而性挫折的出轨推测,则相反,带一种确认和狐疑,似乎是更想去求证,而不是去推翻。因为,在性挫折的婚姻中,出轨猜测更像是对于身处于性挫折情景中,困惑迷茫自己的一个希望,可以让自己可以理解并控制这种性挫折的局面,因此并没有真正觉得夫妻在非性层面的其它感情领域,有着太大的变化和不同。这样的心理逻辑显然不适用出轨婚姻。

相对于遭遇性挫折的当事人而方,遭遇出轨伤害的当事人,虽然也同样会感觉自尊受到伤害,也会由于婚姻的出轨,而羞于找人诉说,然而出轨受害者的内心中多少都会有一种道德上的优越感,而这种优越感会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可以补偿自己自尊所受到的伤害,因为出轨的始作俑者才是一个道德不良的人,才是渣男或者渣女,才是当前危机名义的根源。

由于出轨婚姻中,存在明显过错方,羞耻感带来的对自我缺点的剖析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缓解,不会像性挫折婚姻中的受害者,一直这样的沉浸下去。

由性挫折和出轨受害者,在这两个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就导致性挫折婚姻中的受害者会更难从困境中走出来,也更难利用自己的资源,去获得帮助。

从夫妻生活频率 可以判断夫妻感情的深厚程度吗?


这两种婚姻危机的差异,会导致出轨对婚姻的伤害会更大,而性挫折则是对当事人的伤害更大

出轨,往往意味着两个的关系,变成了三个人甚至更多人的关系,而这对婚姻的伤害是致命的,因为这意味着构建婚姻基础的两人关系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性挫折,婚姻仍然是两人关系,只是这种关系变得模糊不清,有人在这段有关系中的需求得到严重压抑,内心极度痛苦,可是从婚姻的整体结构来看,仍然相对完整。所以,我们往往在很大程度就容易忽视性挫折对当事人所带的伤害,会将当事人的伤害私人化,如指责其“脑子里全是性”,“性就那么重要吗”,“两个人重要的是感情”等等,那么就自然会认为这样的伤害上升到婚姻存亡的程度,就是一种无理取闹。而且,由于性挫折受害者心中强烈的羞耻感,也自然会认同对方所说的话,会以出轨婚姻受害者所没有毅力与坚持,自己一个人默默的承受下来。然而,危机之所以是危机,就是指问题是客观存在的,掩耳盗铃是没有的。所以,在性挫折的婚姻中,往往会等到受害者无法忍受时,会有一波暴发,而那时已经衍生出来的婚姻矛盾往往已经无法调和,婚姻就已经走到了尽头,要么是离婚,要么就是形同陌路。

离婚,并不是婚姻关系解除的最后终点,只有两个人的感情结束了,婚姻才是真的解除。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性挫折对婚姻摧毁会更加彻底。

因此,出轨导致的离婚,容易反反复复偶有复婚,而性挫折导致的离婚,则不太容易出现复婚。

所以,从这些角度,性挫折给婚姻带来的伤害,虽然与出轨对婚姻造成的伤害,并不完全相同,可是性质却同样强烈。

至于,当婚姻遭遇性挫折,该如何解决,那还真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这里就不展开了。有机会,我会写一些性挫折婚姻的研究个案,有兴趣朋友可以关注我。

简单来说,如果性挫折只是夫妻感情矛盾的体现,那会比较容易,因为性挫折场景的形成属于婚姻经营方面,两性冲突处理的方面,几个月的持续辅导就可以改善。

而对于某些些婚姻,如两人在刚开始处对象时,就明显回避两个之间的亲密性互动,如拉手,拥抱,亲吻极少出现,还会因为非宗教信仰原因而刻意回避两人之间正常的性行为,那就比较复杂了。不过,想解决的话,也只是一两年左右的时间持续咨询,就可以改善的了。

>>>>>更多内容,请关注公众号:佐佑婚姻咨询(shzuoyou)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