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銀都小哥哥為老師寫下“四季小詩”

有趣!銀都小哥哥為老師寫下“四季小詩”


有趣!銀都小哥哥為老師寫下“四季小詩”


《親愛的四季》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涼風冬有雪。

親無高齡掛心頭,

便是銀都好時節。

這首小詩,是銀都第52期影視表演初1班學員張俊的作品。他還特地配上了妙趣橫生的解讀:

“春天的百花盛開,讓我想起初次見面時,魏老師那親切溫暖的笑容。秋天的月亮陰晴圓缺,讓我想起餘老師形體示範時,那彎曲舒張的背脊。夏天涼風吹拂,抬頭望著夜空中璀璨的星星,好像夏老師朗誦時眼睛裡匯聚的光芒一般明亮。冬天飛雪漫漫,一片雪花飄落在手心裡,那陽光下晶瑩剔透的樣子,就像趙老師與同學們在一起開懷的赤子之心。

親愛的老師,感恩您沒有把自己的高齡掛上心頭,而選擇長年累月地奉獻著自己的生命。這才有了銀都藝校桃李滿天下的美好時節”。

將恩師譽為生命中的美麗四季,這份心思可以說是非常巧妙了。張俊是影視初1班的班長,作為班上唯二的班草之一,他還堅持記錄每堂課的主要內容,及時整理分享給同學們,幫助大家一起溫故而知新。初1班的同學大多是已經工作的白領,偶爾因為工作原因不得不缺課,班長的課堂筆記更是成為遺憾中的小小補充。於是便有同學開玩笑說:“錯過銀都一堂課,感覺錯過兩個億;錯過班長的課堂筆記,就是錯過一個億。”

哈哈!有沒有被初1班的小夥伴們萌到啊?小編好不容易拿到班長不外傳的寶貝筆記,趕緊分享給大家哦!


有趣!銀都小哥哥為老師寫下“四季小詩”



表演老師魏淑嫻

篇章一:春花

初見魏淑嫻老師是來銀都報名面試時,她親切溫暖的笑容像春天的百花盛開,但面試要求卻非常嚴格。再次見面是我第一天上課,居然跑錯教室,陰差陽錯到魏老師教的影視高班裡上了半堂課。雖然只是短短的接觸,魏老師卻給我懵懂的演員生涯留下四句經典:

1.我們的表演是融入生活中,自然的表現。

2.我們的表演行為,要將信念注入想象中,感受當下的真實。

3.我們要對演員和表演行業懷有敬畏之心。

4.大膽地演,不要怕犯錯。

有趣!銀都小哥哥為老師寫下“四季小詩”


形體老師餘忠

篇章二:秋月

餘忠老師的形體課上乾貨好多,好像將我這口乾枯的井兒注滿了甘甜的泉水。餘老師做形體示範時,那呼氣時彎曲和吸氣時舒張的背脊轉換,像極了秋天的月亮陰晴圓缺,帶給我頗多感悟:

5.脊柱訓練是對生命情感的表達,脊柱運動中隱藏著表演的無窮創造力。它可直可彎,可以悲傷,亦可快樂。它安靜時,似一條昂首站立的眼鏡蛇;它躍動時,又似一條水裡歡騰的泥鰍。

6.呼吸是所有形體動作的基礎,也是核心。呼吸引導著身體表現力的方向。“呼氣”時身體向內縮,有種肚子被“掏空”的感覺,垂頭,摳胸,胯前頂,屈膝等一系列動作自然而然地展現。吸氣則相反。學會掌握並調整好呼吸很重要,有利於更好地通過肢體語言展現人物靈魂,讓表演看上去充滿節奏感。

7.學會感受心流,進入意形合一的狀態。意念即心流,當我們足夠專注時,心流與形體運動就達到高度統一。比如用身體寫“永”字,想像永字的形狀和筆畫順序,感受心流控制身體扭動的規律性、邏輯性和統一性。

8.訓練過程中可以嘗試自省自問進步法。自問內心,“我做動作時是否專注?是否有調整好呼吸?如何改變可以比上次做得更好?”當做形體動作不到位時,這樣認真問自己,會讓學習事半功倍,進步更快。


有趣!銀都小哥哥為老師寫下“四季小詩”


臺詞老師夏宗平

篇章三:夏風

夏宗平老師的臺詞課,對普通話不標準的我來說很重要。記得有一次夏老師給我們示範朗誦《樹的世界》,我清晰地看到她眼中匯聚的光芒,如同初夏夜幕中閃爍最亮的一顆星,十分動人。

臺詞課上,我認真觀察和總結了同學們的發音問題。

9.發聲的氣息,氣息不足、不順是我們最容易出現的問題。所以要多練練氣增大肺活量。

10.發聲的“正確動力”部位是丹田,而非喉嚨。把自己想像成樂器。快吸一口氣,用小腹收縮作為動力,腰挺直,含胸而肩膀放鬆,下巴微收,感覺氣管打直通暢,而喉嚨放鬆作輔助,同時眼睛平視前方。


有趣!銀都小哥哥為老師寫下“四季小詩”


表演老師趙國斌

篇章四:冬雪

趙國斌老師的表演課是我最喜歡的課。有一次表演課前,同學玲玲買了一盒水果分給大家吃,她拿牙籤紮了一塊水果,送到趙老師嘴邊說道:“來,趙老師,吃水果了,張張嘴。”我以為趙老師不會吃的,沒想到,趙老師還真的挺配合的。他張開嘴,“嗷”地一口吃掉了,哈哈!他邊嚼邊笑,像一個快樂的小孩。原來,趙老師也還保留著一顆赤子之心啊!

11.趙老師他教表演課並不是通過枯燥的說教,而是通過向同學們提問,大家一起來探討表演。最有趣的,還是通過佈置小練習來訓練我們的記憶力,想象力和創造力。在表演中學習,在學習中表演的方式確實別出心裁,令人耳目一新。

12.表演課改變了我的思維。以前表演時老是想:接下來的臺詞是什麼?後來趙老師告訴我們行動三要素:做什麼?為什麼?怎麼做?我才恍然大悟,原來“行動三要素”支撐起了人物的心理動機、目標以及實施方法。有了這些,角色才有了鮮活的靈魂。而不只是背臺詞,憑記憶力表演。

以上12條,只是張俊同學分享的課堂筆記中一小部分內容,我們暫且不討論這些筆記對課堂教學內容的還原度能達到幾分,不計較他對老師教義的理解是否準確到位,單單是這份用心和細緻,就值得我們為他點個大大的贊啦!銀都君認為,真正值一個億的,是同學們對錶演藝術的這份熱愛,對錶演課堂的這份虔誠!

有趣!銀都小哥哥為老師寫下“四季小詩”


我們相信,如此誠摯的學習態度,加上刻苦訓練的汗水,一定能收穫豐碩的成果,小夥伴們,加油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