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讲义:中药熏蒸疗法特点优势和常见疾病诊疗一贴全,收藏转发

中药熏蒸疗法

目录

1.中药熏蒸疗法简介

2.中药熏蒸疗法分类

3.中药熏蒸的作用

4.中药熏蒸作用特点

5.中药熏蒸优势

6.中药熏蒸的定义和现存问题

熏蒸疗法又叫蒸汽疗法汽浴疗法,是借助药力热力通过皮肤而作用于机体的一种治疗方法。

专家讲义:中药熏蒸疗法特点优势和常见疾病诊疗一贴全,收藏转发

中药熏蒸疗法是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依据选配一定的中药组成熏蒸方剂,将中药煎液在一定部位的皮肤进行熏蒸而达到治疗效果,是一种祖国医学最常用的传统外治方法

吴师机著的《理瀹骈文》为中医第一本外治法专书。该书从理论上对外治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

中药熏蒸疗法简介

奠基于秦代,发展于汉唐,充实于宋明,成熟于清代

宋《太平圣惠方》有熏洗方163首,其中眼科24首,阴疮阴部湿疹24首,扭伤骨折11首。其它如《外科正宗》、

如“开匣汤”桃枝、柳枝、木通、花椒、明矾各30g,葱白、灯心草各1把,上药加水500ml,煎汤。围被,趁热熏洗腹部,冷后再热,每日2~3次,

如鹅掌风“用真蕲艾四五两,将水三四碗,煮五六次,入大口瓶内盛之,用麻布双层缚瓶口,将手心放瓶上熏之,如药冷再熏,如神”。

中药熏蒸疗法分类

01 全身熏蒸

专家讲义:中药熏蒸疗法特点优势和常见疾病诊疗一贴全,收藏转发

02 局部熏蒸

专家讲义:中药熏蒸疗法特点优势和常见疾病诊疗一贴全,收藏转发

专家讲义:中药熏蒸疗法特点优势和常见疾病诊疗一贴全,收藏转发

中药熏蒸的作用

专家讲义:中药熏蒸疗法特点优势和常见疾病诊疗一贴全,收藏转发

排毒作用

专家讲义:中药熏蒸疗法特点优势和常见疾病诊疗一贴全,收藏转发

活血作用

熏蒸疗法,有明显的扩张血管、使血流加快、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血流变异常患者经熏蒸疗法后,异常的全血粘度值、血浆比粘度值、全血还原粘度值、血球压积值、血沉方程K值包括血脂、血糖等与血液流变学相关的指标均可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专家讲义:中药熏蒸疗法特点优势和常见疾病诊疗一贴全,收藏转发

神经调节作用

专家讲义:中药熏蒸疗法特点优势和常见疾病诊疗一贴全,收藏转发

药物作用

这是中药熏蒸最主要的作用,“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

专家讲义:中药熏蒸疗法特点优势和常见疾病诊疗一贴全,收藏转发

中药熏蒸作用特点

专家讲义:中药熏蒸疗法特点优势和常见疾病诊疗一贴全,收藏转发

作用多样化:发汗、排毒、活血、调节神经,消炎、消肿、止痛、降压、止泻,以及解痉、解除粘连等。

双向调节:具有双向良性调节作用

专家讲义:中药熏蒸疗法特点优势和常见疾病诊疗一贴全,收藏转发

后续作用

专家讲义:中药熏蒸疗法特点优势和常见疾病诊疗一贴全,收藏转发

协同作用:熏蒸疗法和其他疗法之间有协同作用,如按摩、针灸、物理治疗及内服中药等药物治疗。一种物理因子作用后,改变了受作用的局部组织器官甚至整个机体的功能状态;连续应用第二种物理因子时,由于病变组织器官的反应性已经由第一种治疗所提高,所以,两种疗法联合应用可显著增强物理和化学疗效

病灶反应:是指在排除了物理因子的选择及使用方法不当的情况下,部分病人在熏蒸过程中有一过性的、不甚剧烈但明显的病理过程和临床症状加重反应。出现“病灶反应”,需考虑是否操作不当还是正常治疗反应,要认识到并非所有反应都是有害的

专家讲义:中药熏蒸疗法特点优势和常见疾病诊疗一贴全,收藏转发

中药熏蒸优势

专家讲义:中药熏蒸疗法特点优势和常见疾病诊疗一贴全,收藏转发

安全优势

◆通过皮肤吸收,不经胃肠,对胃肠无刺激作用

◆对内脏无损害:在体表局部或进入血液循环发挥远位或全身治疗作用。由于药物经皮肤吸收量小,再加上皮肤的储库效应,吸收后血药浓度远较口服给药低,对肝肾几乎无毒害作用

适应症广泛的优势

◆清代外治大师吴尚先所说“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医理药性无二”。中药熏蒸可应用于骨、外、内、妇、儿、皮诸科疾患

>>主治疾病:失眠、局部湿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踝关节扭伤、足跟痛等

>>辅助治疗疾病:心血管类疾病、血液类疾病、胃肠道类疾病、妇科疾病、儿科疾病、代谢类疾病等

>>缓解症状类:周围血管病、放化疗反应、股骨头坏死、尿毒症

>>疾病预防保健

熏蒸药物的选择

辨证用药

1.根据不同部位选用祛风散寒除湿的药物

上肢及颈肩疾病:羌活、葛根、透骨草、防风、秦艽、伸筋草 、透骨草、白芷等

下肢疾病:独活、桑寄生、五加皮、牛膝、海桐皮、木瓜、薏仁

腰部疾病:千年健、鹿含草、杜仲、续断、牛膝、桑寄生、狗脊

2.寒湿痹疼痛明显者选用温热散寒药物

川乌、草乌、附子、桂枝、细辛、麻黄等

3.活血化瘀药物

川芎、红花、丹参、延胡索、刘寄奴、苏木、姜黄等

4.多采用辛味药物以增加药物的渗透力

羌活、独活、防风、辛夷、鹅不食草、

五加皮、透骨草、徐长卿、冰片等

5.藤类药物

清风藤、海风藤、络石藤、雷公藤、鸡血藤等

6.久病疼痛明显的可伍用虫类药物

全蝎、蜈蚣、地龙、土鳖虫、蜂房、白花蛇、蝉蜕等

提高透皮吸收的方法

专家讲义:中药熏蒸疗法特点优势和常见疾病诊疗一贴全,收藏转发

药量的多少

中药熏蒸需要的药液量较内服药量大,是为了保持药液中药物的一定浓度 。同时,药物蒸汽作用于人体皮肤,皮肤对药物的吸收远较肠道为少。更主要的是药液物吸收进入皮肤后,皮肤有明显的储存功能。如细辛可用至10~20g,川乌、草乌可用至30~50g,马钱子可用至5~10g

●由于有人体的肌肤作为屏障,熏蒸疗法可以用药量大,同时安全可靠、没有副作用

●在配制药物时,可根据病情尽量地多采用一些草本植物及树藤之类的药

给药温度及时间

一般将蒸汽温度控制在38—40℃左右,每次熏蒸时间设定为30分钟左右。另有研究证实:较高的熏蒸温度可以明显提高即时的止痛效果及远期治疗效果。但要注意,部分敏感部位不耐受高温,此时要注意降低蒸汽温度在人体体温上下。所以,临床应用时,应视具体情况调节蒸汽温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宜

熏蒸治疗机舱温:0~99℃可调(60~99℃为煎药温度)

熏蒸疗法的禁忌症、注意事项

禁忌症

1.皮肤有溃破、伤口

2.对药液皮肤过敏

3.妇女妊娠期间禁用,月经期间慎用

4.结核、骨髓炎、肿瘤患者

5.患有严重的 肺、心、脑疾病者

6.有出血倾向如血友病等疾病的患者

注意事项

1.熏蒸前饮淡盐水200ml

,避免出汗过多引起脱水。

2.冬季熏蒸时,应注意保暖,夏季要避风,熏蒸后拭干身体,避免汗出当风,引起感冒。

3.在全身熏蒸过程中,如患者感到头晕不适,应停止熏蒸,卧床休息。

4.药汤温度要适宜,不可太热,以免烫伤皮肤。如果熏蒸时间较久,须持续加热,要注意避免烫伤,并做好防火措施,才能收到安全良好的治疗效果。

5.患者每次使用过的熏蒸床以500mg/L含氯消毒溶液擦拭,熏蒸锅定时用0.5%过氧乙酸溶液喷洒消毒,熏蒸室每晚紫外线照射1小时,防止交叉感染。患者所用被单或毛巾被应独立使用,每天更换。

6.如熏蒸无效或病情反而加重者,则应停止熏蒸,改用其他方法治疗。

便秘

大便次数减少和(或)粪便干燥难解,主要是指排便次数减少、粪便量减少、粪便干结、排便费力等。上述症状同时存在2种以上时,可诊断为症状性便秘

专家讲义:中药熏蒸疗法特点优势和常见疾病诊疗一贴全,收藏转发

方以补虚、抗疲劳、增强排便力为主,用药以仙灵脾、生黄芪为君,同时大量通便泻下之品如

大黄、芦荟等。枳实、陈皮具行气导滞作用。

药理学研究白术、生黄芪、砂仁、大黄、芦荟等具有促进结肠平滑肌蠕动、促进消化液分泌、使胃肠道运动功能恢复正常等作用等

注意事项

1.养成定时大便习惯。

3.多食水果蔬菜。

4.大便通畅后,不宜继续使用强泻下药物如大黄、芦荟、番泻叶。

紧张性头痛

头痛多位于两额及枕、颈部,呈持续性钝痛,患者一般体格及神经检查均无异常。

专家讲义:中药熏蒸疗法特点优势和常见疾病诊疗一贴全,收藏转发

发汗祛邪,调节自主神经功能,改善脑部供血供氧,减轻或解除头痛。

赤芍10g 白芍20g 生麻黄20g 川芎20g

桃仁10g 细辛10g 葛根20g 厚朴10g

白芷20g 丹皮10g 当归20g 五加皮10g

◆适应证:以慢性头痛为主

◆熏蒸温度以高温为主。肝阳上亢、肾虚头痛熏蒸温度不宜过高

本方以赤芍、白芍、桃仁活血止痛为主,药理学研究其均能改善脑部血循环。细辛有止痛作用,同时可助麻黄发汗;当归、西洋参、五加皮益气养血;丹皮、厚朴、赤芍行气凉血疏肝。葛根、厚朴现代研究有解痉作用。

注意事项

1.戒烟限酒。

2.避免风寒,注意保暖。

3.自主神经失调性偏头痛宜低温熏蒸。

4.外感性、血管性偏头痛高温熏蒸,但是因外感所致偏头痛发汗中病即止,不宜过汗,注意补充水分及保暖。

中风后遗症

是指脑血管病经治疗后遗留下来的口眼歪斜,语言不利,一侧肢体不能自主活动,偏身感觉麻木,肢体远端肿胀,肢体疼痛,屈伸不利,瘫软无力等症状的总称

熏蒸处方

三棱20g 桂枝10g 苏木20g 鸡血藤20g

木瓜30g 千年健30g 巴戟天10g 续断10g

骨碎补10g 党参10g 香附10g 当归10g

麦冬10g 土茯苓20g

本方以散寒止痛、活血化瘀、疏经通络、祛风胜湿、益气养血、强筋壮骨为立法原则。三棱散寒止痛、活血逐瘀为君药,桂枝、鸡血藤为助。千年健、天麻、巴戟天疏经通络、祛风胜湿、强筋壮骨,党参、当归、麦冬补益气血,木瓜、苏木、续断为腰以下引经药,全方扶正祛邪,正气得扶,经脉瘀阻得通、外邪可祛,经脉诸疾可愈。

注意事项

1.脑血管病的恢复期及后遗症期以综合治疗为宜。治疗手段包括饮食调理、心理调理、肢体功能训练、中药内服外用、针灸、按摩等。以他们配合熏蒸疗法疗效更佳。

2.熏蒸疗法后注意保暖。

3.熏蒸疗法治疗早期以降压、镇静夹杂兴奋脑神经刺激为佳,中期以兴奋、解痉为佳。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是一种以关节软骨的变性、破坏及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病。以中老年发病最常见,女性多于男性。病理特点为局灶性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软骨下骨质变密(硬化),边缘性骨软骨骨赘形成和关节畸形

适应证

膝关节骨关节炎、髌骨软化症、跟骨骨刺、跟腱炎等慢性劳损性疾患

改善物质代谢和微循环,抑制退行性变的进一步发展,消炎止痛,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

肉桂10g 鸡血藤10g 川芎10g 木瓜10g

三棱10g 独活10g 苏木10g 川椒10g

络石藤10g 路路通20g 海桐皮20g 豨莶草20g

仙灵脾10g 伸筋草10g 刘寄奴10g 土茯苓10g

秦艽10g

熏蒸温度 43℃以上为主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用药以活血化瘀、疏经通络为主,祛风除湿为辅,病久以益气温阳、强筋壮骨加强。本方川芎、三棱、鸡血藤、络石藤、伸筋草、路路通活血通络,海桐皮、土茯苓、秦艽、豨莶草祛风除湿,木瓜、川续断、独活、苏木为下肢引经药。长期劳累久病必虚,配伍肉桂、仙灵脾温阳散寒。

注意事项

1.急性期适当休息,避免过度负重。

2.慢性期功能锻炼,循序渐进,以保持关节平衡。

3.熏蒸后注意保暖,避免外感加重。

小儿腹泻

婴幼儿腹泻是一组多病原、多因素所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本病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夏秋季发病为多。发病年龄多在2岁以下。

治疗目的:助改善神经系统功能,缓解胃肠痉挛,控制腹泻。早期应用效显

车前子20g 泽泻20g 炒苍术20g 白术20g

广藿香20g 白头翁20g 猪苓20g 陈皮20g

苦参10g 炒米壳10g

熏蒸温度 40℃左右,以耐受为度。

小儿腹泻

慢性腹泻总与脾胃不调有关,正所谓久病必虚。中医治腹泻又云“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本方用白术、苍术、车前子健脾益气、芳香燥湿、利水湿之品。泽泻、猪苓助清利水湿,藿香芳香燥湿,夏令暑湿尤宜,白头翁清热解毒、除湿止痢。陈皮调理脾胃,炒米壳止泻特效,不宜久用。

注意事项

1.婴儿熏蒸后应用粉摩之,保持身体干燥,尤应保持肛门、外阴清洁。

2.适当限制进食,鼓励饮水。

3.根据病情需要,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4.熏蒸温度应逐渐增高,至患儿不能耐受。

风寒湿痹的熏洗药物配方

【组成】

1.海桐皮、桂枝、海风藤、路路通、宽筋藤、两面针各30克。(《实用中医内科学》方)

2.川、草乌各20克,白芷50克,羌活、独活各50克,细辛10克,川芎、桂枝各30克,威灵仙、伸筋草、透骨草各60克。(贵州医学院附院方)

3.艾叶、红花各9克,透骨草30克,花椒6克。

4.土鳖虫12克,苏木30克,大戟6克,寻骨风20克。

5.桑枝、柳枝、榆枝、桃枝各70克,治疗痛风。

6.干姜60克,干辣椒30克,乌头20克,宣木瓜25克,清水2000ml,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之寒重型。

跟骨骨刺的熏洗药物配方

【组成】透骨草30克、伸筋草30克、生川乌30克、细辛5克、红花30克、当归尾30克、花椒12克、艾叶12克、苏木10克、牛膝15克、制乳香10克、甘草10克、清水3500ml。

膝关节骨性关节病的熏洗药物配方

【组成】炒艾叶、生川乌、木瓜、防风、五加皮、地龙、当归、土鳖虫、伸筋草各30克,清水2500ml。

热文链接直达

专家讲义:中药熏蒸疗法特点优势和常见疾病诊疗一贴全,收藏转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