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造假的四重境界和七個案例

歡迎點擊右上角關注並置頂初善315獨特的分析,專業的視角,有料或有趣,助您在股市如魚得水。

財務造假的四重境界和七個案例

財務造假的四重境界和七個案例

財務造假是對投資者傷害最大的一種情形,沒有之一。如果以後證券法修改,財務造假還需要退市的話,那麼投資者的損失將無限大。因此任何一個在A股混的投資者都必須掌握掃雷財務造假的方法。

在財務造假的會計分錄裡,初善君做過初步的探討,財務造假的目的一般是虛增利潤,也就意味著利潤表中淨利潤是虛增後,那麼淨利潤必然轉入所有者權益的未分配利潤科目,與此對應資產負債表的科目必須也要有造假的科目。所有者權益的未分配利潤虛增的話,對應的要麼是虛減負債,要麼是虛增資產,由於調減負債比較困難,因此虛增資產是財務造假最常見的手段。同時根據是否需要現金流量表的配合和如何配合,把財務造假分成四種境界。

1境界一:只要利潤,現金流就不管了

財務造假的第一重境界就是現金流完全不參與,是相對簡單的財務造假形式。一般情況下,企業會虛增收入來達到虛增利潤的目的,虛增收入的方式就是虛增應收賬款或者應收票據,這些虛增的收入並不會通過現金流流入企業。這也是為什麼2018年市場對現金流差的環保和中藥企業如此待見的原因,也是最簡單暴力的排除企業財務造假的方法。

案例一:鄭百文的財務造假案。

鄭百文為了上市,走上了財務造假的不歸路。其造假方式簡單粗暴,公司在不符合IPO條件的情況下,成立了以財務總監為首的假賬班子,通過虛增應收賬款的方式,將公司打造為營業收入超40億元的滬深兩市第一大商貿零售公司。虛增應收賬款主要以商品返利的形式,公司讓入住鄭百文廠家以應付商品返利款為付的名義打欠條,計入當期應收賬款,為避免法律糾紛,外加補充說明——欠條只供鄭百文做帳,不作還款依據。

在搖身一變成為上市公司後,鄭百文原形畢露,公司控制人將2億元募集資金拆借挪用,總資產僅為6億元的公司連續兩年內累計錄得15億元的鉅額虧損,公司瀕臨破產,被三聯集團收購重組。

案例二:皖江物流造假案

2009年,皖江物流(蕪湖港)以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方式,向淮南礦業集團購買其持有的淮礦鐵路運輸有限責任公司和淮礦現代物流有限責任公司的100%股權,交易價格18.62億元。淮南礦業集團承諾,鐵運公司和物流公司2010年度實現的經審計後的淨利潤合計不低於3.2億元,2011年度實現的經審計後的淨利潤合計不低於3.84億元,2012年度實現的經審計後的淨利潤合計不低於4.61億元。如果未能達到上述業績承諾,其差額部分由淮南礦業集團在該會計年度的鐵運公司和物流公司年度審計報告正式出具後的二十個工作日內以現金向公司補足。

為了完成業績承諾,皖江物流通過虛構收入和陰陽合同的方式虛增收入和利潤,在造假2012年,其報表最顯著的特點就是應收賬款增加了32.27億元。

這種財務造假的特點很明顯,廣大投資者深受其害,也基本學會了:應收賬款增速大於營業收入增速;收現比(銷售商品收到的現金/營業收入)長期小於1甚至更低。當然,現金流差只是必要不充分條件,有一些行業天生現金流就不好。

2境界二:要利潤,也要現金流入

財務造假的第二重境界就是利潤表虛增收入和利潤的同時,虛增相應的經營現金流流入,對應的資產負債表虛增的不是應收賬款,而是貨幣資金。很多朋友會說,貨幣資金怎麼造假,銀行函證肯定搞定了,哪有銀行願意配合公司財務造假的。可是這篇神州從未讓人失望過,2018年都還有蘿蔔章,都還能自己給自己出具審計報告,有什麼是不可能的呢。因此私刻印章、虛假回函、甚至開假銀行網點也是讓人大開眼界。

而且此種情形還有升級版,即通過預付賬款、其他應收款等形式把錢轉到關聯公司,一圈丟丟轉轉,然後通過經營活動現金流入,從現金流角度這就是完美的生意。

案例三:聖萊達財務造假案

聖萊達2014年度經審計的淨利潤為負值,預計聖萊達2015年度淨利潤亦將為負值,連續兩年為負的話會被ST,於是公司鋌而走險,2015年開始了財務造假之路。

一是聖萊達通過虛構影視版權轉讓業務虛增營業務收入1000萬元。

具體的方式是簽訂虛假銷售協議,確認虛假營業外收入。2015年11月10日,聖萊達與華視友邦簽訂影片版權轉讓協議書,約定華視友邦將某影片全部版權作價3000萬元轉讓給聖萊達,華視友邦應於2015年12月10日前取得該影片的《電影片公映許可證》,否則須向聖萊達支付違約金1000萬元。當月,聖萊達向華視友邦支付了轉讓費3000萬元。

2015年12月21日,聖萊達向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認為華視友邦未依約定取得電影公映許可證,請求法院判決華視友邦返還本金並支付違約金。2015年12月29日,聖萊達與華視友邦簽訂調解協議書,約定華視友邦於2016年2月29日前向聖萊達支付4000萬元,其中包含1000萬元違約金。次日,法院裁定該調解協議書合法有效。2016年1月29日至2月29日,聖萊達分三筆收到華視友邦轉入的4000萬元。聖萊達將華視友邦支付的1000萬元違約金確認為2015年的營業外收入。

二是跟政府簽訂協議虛構政府補助1000萬元。2015年12月31日,聖萊達發佈《關於收到政府補助的公告》,稱收到寧波市江北區慈城鎮經濟發展局和寧波市江北區慈城鎮財政局聯合發文,公司獲得極速咖啡機研發項目財政綜合補助1000萬元,確認為2015年度本期收入。

這種造假方式就是通過控股股東的關聯公司支付給對方,然後對方在把錢轉進來。比如政府補助這筆,由控股股東關聯公司寧波金陽光先以稅收保證金的名義向慈城鎮政府轉賬1000萬元,然後再由慈城鎮政府以財政補助的名義將錢打給聖萊達。

案例四:金亞科技造假案

金亞科技頂著“創業板首批上市公司”的光環於2009年10月登陸資本市場,然而由於行業的原因為了留住上市,也開始了財務造假。

2013年公司業績出現大幅虧損,為了落實周董事長2014年度扭虧為贏的重要指示,公司財務負責人設置了 006 和 003 兩個會計核算賬套,虛增收入、成本,配套地虛增存貨、往來款和銀行存款,虛增2014年度淨利潤8049萬,虛增中國工商銀行成都高新西部園區支行銀行存款2.18億元。

對於境界二的造假,我們很難通過經營現金流與利潤表的匹配來判斷,也就是說收現比和淨現比都失效了。但是我們可以通過一些常識來判斷,比如要警惕大存大貸的企業(真不是點名康美藥業和康得新),比如計算利息收入和貨幣資金的匹配性,虛增貨幣資金無法產生利息收入的,比如查看貨幣資金的受限情況(財務報表附註有披露)。當然,預付賬款和其他應付款等科目餘額特別高,且沒有合理的解釋也是需要我們注意的(大家可以看看雛鷹農牧的資產負債表)。

3境界三:要利潤,要現金流入,也要現金流出

財務造假的第三重境界,就是虛增利潤的同時,不僅虛增現金流入(或者也不需要這一步),還需要虛增現金流出,從而把資產負債表的造假科目變成存貨等內容。而由於農業企業存貨的難以核查性,這種境界的大部分造假公司都在農業企業。

遠在十年前的藍田股份、銀廣夏,近年來的綠大地和萬福生科,還有這幾年扇貝游來游去的獐子島,都是典型代表。

案例五:綠大地造假案

作為雲南省第一家A股上市民營企業和園林綠化行業第一家上市公司,綠大地頭頂一個不祥的公司名稱,上市以來業績連年高速增長。直到2010年春季,時逢西南地區百年不遇旱災,綠大地三次下修業績快報,業績五次變臉,大幅計提苗木存貨減值。

經查,綠大地在上市前三年採用偽造合同、發票、工商登記資料等手段,虛構交易業務,虛增資產0.7億元、虛增收入2.96億元,主要虛增資產以存貨的形式表現在資產負債表中;上市之後,公司被迫以一個謊言維繫另一個謊言,2007-2009年間,綠大地通過偽造合同和會計資料、銷售款轉回等手段,虛增資產2.88億元,虛增收入2.5億元。公司借2009年西南地區百年不遇旱災之東風,妄圖通過大洗澡將舊賬一筆勾銷,卻難逃證監會火眼金睛。

案例六:萬福生科造假案

萬福生科的造假模式是用公司的自有資金打到體外循環,同時虛構糧食收購和產品銷售業務,虛增銷售收入和利潤。為完成資金體外循環,萬福生科借用了一些農戶的身份去開立銀行賬戶,並由萬福生科控制使用,有些個人銀行賬戶甚至連農戶本人都不知道。

具體流程是,它首先把自己賬上的資金打到其控制個人賬戶上去,同時在財務上記錄糧食收購的預付款,再相應的做糧食收購的入賬,完成原材料入賬。之後再把這些實際控制的個人賬戶的錢,以不同客戶回款的名義分筆轉回到公司的賬戶上,財務上對應地做這些客戶的銷售回款衝減應收款,再相應的做客戶銷售收入等賬目,利用資金的循環達到虛增銷售收入的目的。

萬福生科造假流程遍及到它的進、存、產、銷的各個經營環節上,參與的人員比較多,總體上來說是龔永福授權財務總監來具體執行,執行過程中是財務總監來具體分配任務,每個參與的人員完成各自負責的一部分,儼然是流水線式的造假流程,體現出造假的系統性比較強。

萬福生科在做資金的體外循環中也變換了很多種方式。比如有兩個500萬轉出去,回來的時候不一定就是兩個500萬回來,可能會拆分成幾筆,把回款的資金拆的比較零碎,想做那個客戶的回款,就假冒成這個客戶把錢打回公司賬戶上。

把款打回來之後就涉及到一個問題,銀行的回單上會顯示成個人賬戶打回來多少錢,而不是客戶打回來多少錢,為了掩蓋這個情況,萬福生科又偽造了大量的銀行的回單,私刻了若干個銀行的業務章,蓋在上面。他們做的單據很逼真,調查人員也是在反反覆覆翻銀行回單的時候發現了蛛絲馬跡,最終還是把這些造假的銀行回單給找出來了。

對於第三重境界,典型特徵就是淨現比會比較低,同時存貨等流動資產科目餘額持續增長,然後期待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洗澡,就可以洗白了。這裡究竟什麼樣子的淨現比算比較低的淨現比呢,初善君覺得重點不是絕對值,而是跟同行業對比進行判斷。

各位可以自行學習獐子島和爾康製藥的案例。(兩篇文章的鏈接)

4境界四:要利潤,要現金流入,也要投資現金流出

財務造假的第四重境界是虛增利潤的同時,虛增經營性現金流流入,同時虛增投資性現金流流出,在資產負債表體現的科目就不是存貨類的流動資產,而是轉移到了更難審查的非流動資產,如固定資產和在建工程。

雖然相對於銀行存款和存貨,固定資產和在建工程等是實打實的資產,看得見、摸得著,投入資金巨大,但是很難說得清,也就是說這個在建工程或者固定資產究竟值多少錢完全說不清,自然就成了藏汙納垢的地方。

案例七: 錦州港財務造假

這是一個很久之前的造假案例,十五年前,有一家濃眉大眼的國資背景企業,在KPMG三年無保留意見的背書下,受到了前文所提的“夏草”老師公開質疑,牽涉出一樁財務舞弊的懸案。

錦州港,環渤海地區樞紐港口,1998年登陸資本市場,中規中矩的港口公司,上市以後業績表現平庸。2002年,民間財務殺手“夏草”公開質疑錦州港財務造假,洋洋灑灑列出數點理由,核心論點在於公司固定資產週轉率(0.21)遠低於同為環渤海港口的營口港(0.6)和天津港(0.67)。錦州港的在建工程和固定資產多在水下,審計師難以核查,但固定資產規模逼近北方第一大港天津港,著實令人費解。

一石激起千層浪,錦州港一開始對於“民科”的質疑不屑一顧,但公司旋即停盤。兩天之後,公司臨時股東大會完成了董事長改選;不到一週,公司公告收到財政部下達的《關於錦州港股份有限公司的行政處罰決定》,“公司對在建工程確認不準確,1998-2000年多列資產11939萬元”(實際虛增資產超過4億元)。2003年,錦州港對以前年度存在的重大會計差錯進行了追溯調整,分別調減2000年、2001年淨資產及2001年淨利潤4.66億元,5.01億元和3.54億元。沒有人知道錦州港財務造假的動機,但錦州港前後兩任董事長張宏偉和關國亮都是資本運作的老手,背後或許也另有一番故事吧。

對於財務造假的第四重境界,通過淨現比很難判斷,但是初善君依然可以給大家提供一個思路:就是固定資產週轉率和總資產週轉率會下滑,因為虛增的資產不能帶來收入。當然這種情況其實核查的難度是最高的,尤其是在如今的A股,通過在建工程來調節利潤的很常見。

總之,財務造假四重境界,一重高似一重,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初善君也是毫不保留的把四重造假的排雷方法分享出來。投資中,排雷無疑是第一步,一些基礎的財務分析就可以把一些違背常識的雷很容易排除了。

財務造假的四重境界和七個案例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