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嶺山楊屋“冰荔枝”延續百年東莞口味,百年老樹有多666?

大嶺山楊屋“冰荔枝”延續百年東莞口味,百年老樹有多666?

▲大嶺山楊屋,幾棵老荔枝樹枝繁葉茂 圖片 陳棟 攝

楊屋“冰荔枝”

延續百年東莞口味

八旬老人呼籲保護好百年老樹,讓子孫後代也能吃上可口老荔枝

5月伊始,東莞天氣已酷熱難耐。然而炎炎夏日中卻附帶一絲如冰甘甜,這甘甜莫過於大嶺山楊屋野生老荔枝延續了數百年的“東莞口味”,那是積攢了數百年的甘露凝結而成一顆顆“冰荔枝”,晶瑩剔透、芳馨可口。

對於這些稱讚,世代居住楊屋的洪叔沒有謙虛,而是很自然地豎起大拇指,向人描述楊屋老荔枝樹的最佳品質——剝開外殼後,果肉放在紙上,紙不會被果汁浸溼。小小的一顆老樹荔枝不僅飽含自然靈氣,還是楊屋人數百年“屋前屋後相守在一起的老朋友”。

越是甘甜可口,越是讓人心痛。面對老荔枝樹不斷減少的現狀,洪叔希望每一棵百年老樹都能得到呵護,讓子孫後代也能吃上可口的老荔枝。

大嶺山楊屋“冰荔枝”延續百年東莞口味,百年老樹有多666?

 ▲洪叔講述老荔枝樹的故事

荔枝樹與楊屋祖輩相守數百年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蘇東坡千古名詩讓人們從字面上感受到了嶺南荔枝的美味。而大嶺山楊屋荔枝卻是讓人真真正正感受到“野生老樹荔枝口齒留香”。“果肉產鮮時半透明凝脂狀、味香美、爽口”這只是人們對荔枝的一般描述。“甘露凝成一顆冰,露濃冰厚更芳馨”這種妙辭才能形容楊屋荔枝“果實不溼紙”的上佳品質。

“楊屋的糯米餈那是真好吃!”在一個炎熱的初夏天,80歲的洪叔手摸著一棵樹齡近150歲的老樹,除了向記者描述楊屋荔枝口感外,還回憶起了他與老荔枝樹相伴那些年的甜蜜記憶。

以前楊屋老樹荔枝隨處可見,家家戶戶屋前屋後都是荔枝樹,如同親人一般與人相守相伴,為每一個楊屋人帶來甜蜜。“一顆樹幹直徑約90㎝左右的老樹能掛1000斤左右的荔枝。”洪叔說,荔枝成熟後,父母會時不時用籮筐挑著100斤左右的荔枝,走3個小時的路到寮步賣,補貼家用,那時他10歲,跟著父母步子,背20斤左右的荔枝到寮步。

稻子年成好的時候也只能解決溫飽問題,賣荔枝對於楊屋人來說就很重要了。“我讀書的錢,都是賣一顆顆荔枝攢起來的。”洪叔說,那些祖輩相伴的老荔枝樹,替家裡小孩交了很多年的學費。

大嶺山楊屋“冰荔枝”延續百年東莞口味,百年老樹有多666?

▲老荔枝樹果實累累

楊屋老荔枝樹曾被大量砍伐

“現在村子的百年老荔枝樹不多見了。”洪叔指著混居在居民樓和工廠間的荔枝小林說。現在都是三五棵老荔枝樹分散生長,相比“圍困”它們的現代建築,它們是如此的孤單。在洪叔的帶領下,記者來到一處有7棵百年老樹的荔枝林裡。站在老荔枝樹下,繁盛的樹葉能為人們遮擋炎熱,提供一片陰涼地;仰望天空,斑駁光影印在臉上,明暗如歲月在微風中交替。荔枝林底層密集地種著小荔枝樹,有些小荔枝樹葉枯黃。“老樹下種小樹無法長出好荔枝來,一畝地有3棵老荔枝樹最理想。”洪叔說,現在很多人注重經濟效益,不重視老荔枝樹了。

走在林中小徑上,洪叔惋惜地說,以前路旁都應該是荔枝樹,而現在路的一側卻是一個大廠房。

此外,楊屋老樹荔枝的變少是有其歷史原因的。“大約上世紀60年代,整個楊屋的百年荔枝樹突然消失了很多,而且消失的速度很快。”洪叔說,那時候村財政拮据,為了解決上千戶人家的電燈照明問題,村裡只能犧牲樹幹直徑約80㎝以上的老樹荔枝,大量的百年老荔枝樹被砍伐賣掉,為發電廠提供資金支持。

荔枝樹木材堅實、紋理雅緻,歷來為上等名材。洪叔向來不贊成用荔枝木材換取經濟利益。在他看來,每個楊屋人都應該用感恩的心對待每一棵荔枝樹。

/ 知多D /

楊屋老荔枝樹 最高樹齡近500歲

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長年深居山中的老荔枝,日復一日,時間感知已模糊。東莞市農業部門曾通過考察研究,對楊屋老荔枝樹做了一次“身份鑑定”,其種植時間約在元代末年間,距今約有670年,可謂是老資歷了。在2012年,楊屋約有600棵百年老荔枝,有糯米餈、桂味等40多個品種,存活著大量300年以上的荔枝樹,更有樹齡近500歲的老荔枝樹。楊屋有一棵荔枝老樹,品種為糯米餈,距今約有430多年的歷史了。此樹高約12米,枝繁葉茂,覆蓋地面約240㎡,可以說非常茂盛。數百年的種植歷史不僅見證了楊屋村民數代人的繁衍生息,也是其自身品質演化的一個漸進過程,形成了獨特風味的楊屋荔枝。

大嶺山荔枝好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