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記:《烏合之眾》

聖梅達爾痙攣者與雙11

聖梅達爾痙攣者,說的就是群體中的智力泯滅和觀察力喪失問題!


幾個典型案例:

18世紀早期,歐洲大陸發生一起引起大眾廣泛關注的瘋狂事件——“聖梅達爾的痙攣者”事件。他們是一群來自歐洲各地,從事不同事業。這群人聚集在聖·帕里斯神父的墓前,互相交流一種如何進入奇妙的癲狂狀態,以帶來身體上的某種奇蹟。
他們深信這位神父能夠治癒所有疾病。一些人在墓前下跪,虔誠的祈禱,而另一些人則尖叫哀嚎,神志不清。一旦有十幾二十個女人進入這種狀態,更多的人會相繼加入。一時間,通往墓地的路上擠滿了各種各樣的人群,他們彷彿朝聖一般虔誠而瘋狂。
這件事幾乎席捲了整個歐洲大陸,人們的眼光都集中於此,有人詫異有人恐慌有人神往。此後心理學家對此進行研究,得出的結論:這種所謂的奇妙的癲狂不過是癲癇一類的病症,由於心理暗示作用被誘發。通常情況下,這種心理誘發的作用是有限的,但是一旦許許多多的人形成一個群體之後,這種暗示就會無限的膨脹起來,急劇傳染性。此時群體中的個體會散失所有的觀察力和思考力。如此後果便是出現集體幻覺又內部互相傳染,且被成千上萬的人觀察到,也就具備了不可置疑的說服力,這是一種表面上看起來很客觀的說服力。


在這群所謂的“聖梅達爾的痙攣者”中,最初的組成者是一群來自比較落後地區,受教育程度不高,且體弱多病的婦女為主。毫無偏見的說,這類主體智力品質低下,對自身行為的控制力很弱,所以最為容易成為一種瘋狂現象的發起者和傳播者。
但是,這種存在於群體中的傳染性暗示真的跟智力品質有關嗎?看第二個故事。
故事二:海軍上尉朱利安·費力克斯在《海流》中記錄了一個真實的事件。護航艦貝勒·波拉號受命搜救在風暴中消失的波索號,當時執勤兵突然發現一艘船隻的求救信號,所有船員目光集中地看到,一直木筏被遇難船隻拖著漂流。所有人都堅信這就是遇難的波索號,指揮官放下一條船去營救遇難者。在接近的過程中,所有搜救人員清清楚楚的看到一大群活人在木筏上揮手和哀嚎。然而等他們達到遇難船隻近邊的時候,卻驚訝的發現,這不過是一堆長滿樹葉的樹枝叢。它們從附近海岸漂流過來。
參與此次事件的,全是身體強壯、意志堅定成年男子。眾所周知,船員、水手、海軍這方面品質尤為突出。由此,集體幻覺的出現跟生理特質,智商毫無明顯聯繫。在搜救過程中,他們便組成了一個群體,組成這個群體的原因是他們有共同目標——在期望中觀察遇難者。在這種急於救助遇難者的心理情感下,被執勤兵發出的一個信號所暗示。一旦一個暗示起點構成,則會瘋狂的開始傳染,群體心理自動屏蔽了理智的觀察力和分析力,唯剩情感驅動著去面對眼前的事件。

這一點說明,群體的驅動力是情感,而非智商和理性分析。
這兩個故事都是 群體心理學引為論據的兩個典型事件,下面是生活中事例。我們生活中時時刻刻都在上演這樣的事件。

雙十一的全民購物狂歡的背後是什麼?
雙十一的瘋狂,是一次群體智力的泯滅。
當然,不是說這些陷入狂歡中的人智力缺失,他們的個體智力挺高的,但是融入群體後,他們的智力被群體誇張的情感所淹沒。注意,不是影響,是淹沒。
如果你以為這只是一次由於打折和促銷所誘發的盛典,那麼就大錯特錯了。在這場狂歡的最初,所有參與者形成了一個以『更實惠的價格購買到心儀商品』為發起心理的群體,他們沒有區域相同性,現實中沒有交集,身份經濟狀況各異,但是他們依舊形成了一個群體。這種優惠、打折、半價等等噱頭恰好是一個大眾全民的期望點,無論你是否在意價格,但是這種最為基礎的人性會在無意識狀態下形成一種驅動力,非常強大。
就以上所說,這不能稱之為一種瘋狂舉動,只能說是一種正常現象。但是,在此次事件中的利益方開始發生了偏離最初發起的本質的變化時——這個購物群體仍舊沒有絲毫察覺。一些商家開始活動前提價,活動中打折,最終結果是根本沒有一點價格優惠可言。而在這之中,也確實有所謂的打折的商家,但是其打折的力度,真實數量的程度,決不至於引發如此大規模的狂歡。99%的人,不缺那幾塊、幾十塊錢。這麼點力度的折扣,是引起不了這麼大的反響的。

(這一點我利用幾次雙十一親自實驗觀察過,在我大量收藏記錄的商品中,最終只有僅僅幾件是真實存在了幾塊幾十塊的降價,甚至很多出現了漲價的現象。我在這個觀察中的對象樣本從幾十塊錢到幾萬的商品都有全民顧及,觀察結果是一種普遍現象,沒有山寨商品存在而高端商品不存在的說法。)
然而,群體中一旦有某種傳染性的暗示瀰漫開來時,他們便會散失所有的觀察力。有人指出這種操作內幕的時候,這個群體選擇了熟視無睹,如若作為單獨個體,他們顯然會有所思考和辨別。甚至在刷單這種手段出現後,更是有更多原本有著獨立思考的人以及高收入人群加入進來,他們甚至不需要節省這個消費支出,但是仍舊莫名其妙的捲入。官方宣佈的驚人的交易額更是讓這種狂歡達到高潮。所以,群體是極易受暗示作用的影響,無論他們是多麼聰明的個體,一旦融入群體之中,一切驅動都將集中在他們極度期望和感性的爆發上。

關於傳銷組織所謂的『洗腦』
至於這個事件有一定的特殊性,因為其操作是有一定的隱蔽性和違法性,所以大部分未親自體驗者不能窺探其過程,當然這也包括我。所以這個例子,我只能做理論分析,也只能流於淺表的推測。

由我以往從媒體揭露的部分錄音、視頻以及身邊偶遇的親歷者的講述來看,這是一個典型的群體觀察力缺失事件。首先,這個群體的組成者——即我們所謂的受害者亦或稱之為被洗腦者,都會有一個典型的心理——想不勞而獲。這種『想輕易不付諸辛勞而獲取』的心理也許並不在他們的表層意識裡,但一定存在於他們的『無意識』裡,『無意識』是驅動我們所有行動的最基本最深層的動力,它源自每個物種的靈魂最底層的深淵裡,不被探知,難以研究。所有的意識歸根結底都源於某種『無意識』。
所以這個群體裡有最底層的低收入人群,有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學生……無論他們的智力如何,認知如何,只要主動或被動地成為這個群體的一份子,他們的底層無意識裡的某些訴求就會被激發,被放大,被形成主導他們行為的無形的推手。
至於洗腦存不存在?我想很多人很好奇也很疑惑。我覺得,一定是存在的。但是所謂的洗腦,並不是影視作品裡呈現的那樣誇張。而且,在這個事件中,是一個典型的群體洗腦,也可以叫做群體催眠。倘若單獨一對一的進行這種傳銷洗腦,那是斷然不可能實現的,或者只有對極少數人才能成功。然而神奇的是,同樣的手段同樣的語言誘導,放到一個群體環境中,效果就完全不一樣了。作為個體時的一個情緒小波動例如傳銷組織所宣稱的這種暴富方式,可能被個體的智商加上理性分析所壓制,但是到了群體中,就會被無限放大被誇張,最後爆炸性的傳染,成為一種驅動力。在他們看來,這種驅動力是如此美好,不容置疑。


iPhone SE真的會叫好不叫座嗎?

前幾天——3月21日,蘋果公司發佈了iPhone SE。在此之前,蘋果最初放出這個消息的時候,各大媒體評論等場合下,出現一片叫好聲。諸如:“蘋果終於再出小屏機了,一定要買”!“5S的尺寸和外形才是最完美!”等等等等。但是,iPhone SE發佈了,我在原來同一個地方看到的評論言論開始變了,因為有人拋出了一個觀點:“蘋果太沒誠意了,拿5S的外殼加上6s的配件,組裝組裝就賣了,毫無設計投入,這是在零部件清倉呢!”一開始,只有零零星星的幾個人發表類似言論,然而只過了一個下午,這種言論就開始蔓延開來,大家都有點被這種言論主導了。甚至我都有點信了。
且不說這個觀點的道理有幾分,光是看其傳播速度就可見一斑。所有關注iPhone手機的人或者正在用和準備買的人,其實就是一個心理群體,他們有一個共同的關注點,這個關注點就是他們形成一個群體的支點。iPhone的好與不好,優點與缺點,可能他們都有自己的評判,但是一旦一些感性的觀點被某一人拋出的時候,它會被部分人認同,然後開始輻射性的傳染出來,最後他們大多會被影響。最初拋出某個觀點的人就是暗示的起點,這種起點只要是涉及情緒的,諸如『不誠意』、『敷衍消費者』等等,就很容易被誇大被傳染,以致主導群體的言行。

但是,如果從5S被廣泛接受的外觀,和相比目前最新款產品6S的性能相當這兩點,加上從iPhone歷史價格參考下的3000+的售價來說,iPhone SE是很有誠意的。但是那又怎樣,iPhone SE好不好賣都不取決於此,而取決於媒體和大眾中流行的佔據主導地位的感性觀點。這一點雖然不可捉摸卻很重要。
所以回到問題,SE究竟會不會賣的好,答案是目前尚無定論。因為群體心理是最堅固又是最易變的。堅固在於,它不受理性分析影響,易變在於太容易受情緒影響。而昨天我看到一條新聞:國外各大主流媒體對iPhone SE的性能以及續航對比iPhone 6S給出大大的贊。這個點能不能在果粉群體中爆裂開來,還不好說,所以答案是尚無定論,一切只等靜觀其變。
我個人看法,是不會賣太好。主要是我考慮到大家還沒從iPhone 5C這個敗筆的陰影中走出來。加之“iPhone SE的價格不利於裝逼“這個扭曲的觀點下,很多人會受影響。而這兩點是純情感的影響因素。當然我個人的推斷沒有說服力,只等看結果吧

生活中的一個事例

我發現一個很有趣的事情。一個『由幾個男生組成的小群體』,如果他們的交際圈裡出現一個模樣尚可的女孩子,最初會有一個人先說這個妹子漂亮,然後大家都會覺得她漂亮。然而,如果有一個人因為覺得她不耐看,或者其他的因素不喜歡她,會說:我覺得她也不是很好看,比如胸太小了,腿不夠長,五官不夠精緻等等,最後大家都開始覺得這個妹子其實真的不好看。他們甚至忘記了最初第一眼看見她的時候那種傾慕感。而反之,如果大家一開始都覺得這個妹子不好看,但是後來有某一個說了一句,“原來她人很親和,性格很開朗,很善良”之類的話,那麼所有人都會有一點覺得,其實她也不是很難看嘛!

這種好看不好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審美,但是如果你不是單獨思考,而是在一個群體思考的話,你的審美很有可能會被群體暗示給取代。
關於網絡事件,比如某個引起全名關注的新聞,一開始可能全民聲討,某一方當事人被罵的狗血噴頭。接著媒體爆料了視頻監控,或者另一方的申明信息,這個時候總會開始發生大反轉的劇情,而且大家態度轉變之快實則令人。從一邊倒到往另一邊倒,只有幾句話的距離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所謂鍵盤俠中的大部分人,他們難道不懂事情真相沒有出來之前,單憑媒體簡短的報道不至於說明什麼嗎?不,他們懂。只是由於個別人的沒有根據的猜測和臆想會形成群體暗示源,這種暗示傳染性太大,幾經發酵後的情緒爆點深深地影響他們的思考。

幾點啟示
本來按照我的行事風格,最後是總結和個人觀點,但是我已經提醒自己好多次了,再寫東西,只講故事只作某種理論的搬運者,不要亂表看法。這樣就不至於引來不滿。
然後呢,這個所謂的小技巧就是:如果你在做某種抉擇時無法定奪想聽聽別人的意見,我建議你們不要把朋友聚在一起談論他們的看法,這樣是很容易出現群體心理的。最好的辦法就是,單獨一個一個的去問他們,最好是選擇一兩個或者幾個你認為靠譜的,單獨去諮詢他們。因為他們單獨給你意見時,理性思考佔據主要來源。而湊到一起,他們會以『如何幫助你』作為發起支點形成一個暫時的心理群體,這樣一來,很多情緒上的驅動會壓制理性分析。


申明:以上所有不成熟觀點,全部來自最近在看一個一本書,法國心理學家古斯塔夫·勒龐的代表作《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這本書。

讀書記:《烏合之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