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電視主推者創維近來似乎又有了加力的勇氣,一方面傳統的LED電視市場竭盡頂峰,市場從拋物線的高點開始墜落,另一方面OLED加入的品牌越來越來,據說已經有14家,雖然這些品牌除了創維和LG是全力去拼,其他家只是吆喝多行動少,但起碼在信心上對苦撐多年OLED的創維是安慰也是支持。
理想很豐滿:大市場未來可期
隨著越來越多企業的加入,OLED電視的市場表現也在不斷攀升。IHS數據顯示,2017年,在2,500美金以上高端電視市場,OLED電視全球佔比達到51.3%,佔據半壁江山,首次超越LCD電視佔比。而這一數字在2015年僅為15.5%,2016年則為35%。IHS預計,在高端市場,OLED電視將持續保持高速增長趨勢,2018年,OLED電視在2,500美金以上高端電視市場佔比將攀升至70.7%,成為絕對的主流。
而在中國市場,據奧維雲網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中國OLED電視市場規模同比增長110.3%,從年初到國慶當週,55英寸OLED電視滲透率增長50%,65英寸OLED電視的滲透率增幅達到66%。業內人士認為,2019年中國OLED電視將增長88.7%。
現實很骨感:屏頸未破不敢賭當下
綜觀家電行業的發展,特別是彩電業的發展,有時候一種新技術是否能被市場所接納,並不是單單以技術成敗論英雄的。想當年,等離子與液晶LCD的爭奪戰,論技術等離子絕不能說比LCD差。但最後等離子反而敗北,主要是因為中國彩電企業從長遠發展都有自己的考量。在等離子發展的初期,松下等廠商牢牢把控技術優勢以及上游的等離子面板製造資源,並且為了獲取更高的利潤,完全不向其他廠商開放整個產業鏈。即使是同屬日系等離子陣營成員的索尼、東芝等也無法獲得更好的上游資源,更別說韓系、臺系和國內廠商了。
那時大部分國內彩電企業也正是擔憂這一點,除了長虹力挺等離子外,其他品牌轉道液晶電視,畢竟液晶屏在韓國和中國臺灣都有批量生產。
今天我們似乎又輪迴到20年前,OLED走到了十字路口,為什麼這樣多年還是不溫不火?主要的原因還是上游的屏頸。
IHS Markit調查指出,平面顯示器設備投資支出在2017年大約是202億美元,到了2020年將下滑到140億美元,估計會出現連續三年下滑。平面顯示器產業在2016年進入產能擴充的高峰,京東方、華星光電等中國面板廠砸下重金投資可撓式AMOLED面板生產線以及10.5代/11代LCD面板生產線。
11月14日,投資463億元的華星光電深圳第11代液晶面板生產線投產,同時,投資426.8億元的華星光電深圳第二條11代液晶面板生產線奠基。華星光電第一條11代液晶面板生產線項目主要生產43、65、75英寸液晶顯示屏及超大型公共顯示屏;而剛剛奠基的第二條11代液晶面板生產線主要生產65、75、85英寸的8K超高清顯示屏及65、75英寸的OLED顯示屏,設計產能為每月10.5萬張基板,計劃2020年底投產,2021年量產。
華星光電只是中國液晶面板生產線的一個縮影,多年前由於大尺寸液晶面板受制於人而且市場搶手,所以我國前幾年巨資建設的生產線大都是針對大尺寸LED的,而OLED迄今為止還是LGD壟斷著市場。華星光電第二條11代生產線真正能量產大尺寸OLED屏計劃要到3年之後了。
也許到那時,才會是OLED真正的春天來了。現在創維等OLED電視先行者恐怕還得耐得住3年時間的“考驗”,因為OLED屏如果不打破LGD一家的壟斷,那其他跟進者是不會全力去推OLED的。他們的心裡知道,OLED在未來,但不是當下!
創維肩扛OLED大旗艱難前行多年,但為何還是不溫不火?大家添加家電人進群,近千位家電同仁在等你!你有故事我有酒,大家一起來聊聊。
閱讀更多 家電人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