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獨角獸而生——天九共享集團演繹另類江湖

孵化獨角獸,是天九共享控股集團早在2000年初就立下的使命和多年來的不懈實踐。在中國商業社會中,天九共享無疑是一個另類江湖。

獨角獸需要幫手

獨角獸,是個舶來詞,代指那些10億美元以上估值,並且創辦時間相對較短,又能夠抵禦一定風浪的初創企業。

在美國,獨角獸不會讓人感到稀奇。硅谷的咖啡廳角落,常常圍坐著一群年輕人談天說地,但服務員知道,他們其中或許就隱藏著未來能夠改變美國商業的青年精英。

可以說,獨角獸是美國商業文化的一種傳統,如今能被人們數如家珍的企業明星,都是過去漫長積澱的結果而已。

中國也不缺乏咖啡館,但在萬物噴湧的九十年代,人們忙碌追趕時代的步伐,還來不急細想“獨角獸”的未來意義。但無形之中的種子,已經種進了很多人的心裡。

那時的天九共享,也正如那個年代所盛行的搖滾音樂,渴望破土而出,探求著新鮮的事物。

因為常年與國際諸多商業組織保持密切交流與聯繫,令天九共享早早得嗅到了“獨角獸甦醒”的痕跡。那種蓄勢待發的生機,令天九共享感到興奮,就在她被激發一腔熱血又一無所有的時刻,她決定了自己將奮鬥終身的事業——孵化獨角獸。

相比業已成熟的西方商業,在21世紀初的中國,缺乏孕育獨角獸的環境與土壤。雖然創業也已經成為一種流行和熱詞,但人們關注的目光更多的在於房地產和汽車。天九共享沒有去追逐這一風口,而是“小眾、生僻”地做起了獨角獸孵化器,且常常在外界聽來以為是在做農場生意,為肯德基供貨。但倔強的天九共享並不在乎奚落,還是選擇堅持到底。

在吳曉波的《激盪三十年》中,無數搶佔風口的商業領袖現身於中國商業舞臺的聚光燈下,其中絕大部分都轉瞬即逝。而天九共享,更像是時代舞臺中的幕後工作者,當每一個階段的“影片”結束,人們未必會看到天九共享的出演,但片尾字幕必有其名。或許並不起眼,但一直都存在。

它是普羅大眾中構建與推動的參與者之一。當那個時代的一些成功人士點評天九共享模式超不過三年時,她卻一直做到如今的已近三十年,成為中國目前屈指可數尤為成功的獨角獸孵化器。

助力獨角獸

2000年初,天九共享集團在中國推出了籌備已久的獨角獸孵化器,從萌發到落實,跨越了20世紀末與21世紀初的時代交替。

當時,在北京推介天九共享這一創新成果,眾多領導、專家,以及包括著名企業負責人在內的300多位著名企業家出席見證,眾多媒體熱忱報道。

但“獨角獸”三個字,對於新世紀的中國社會,仍是一個陌生詞,所以並沒有引起更多關注,更無任何資源支持。

從此,天九共享進入了最為忙碌的19年。從零做起,竭力整合全國乃至全球的資金、資源、人才、技術、項目,以共創、共享、共贏為模式,集商機、智慧、人脈為一體,通過為優質項目找發展資金、為企投資本找優質項目為抓手,力求實現“抱團發展,聯盟制勝”。並打造了一支過硬的專業投資、專業孵化團隊,一個全球通的O2O超級孵化平臺已經形成,聚集數十萬企業家,促成合作簽約千萬億。

在天九共享的獨角獸孵化器中,包括了市值300多億的上市公司碧水源、市值100多億的上市公司金一文化,以及全國社區服務領先的中商惠民等一大批優秀企業,馬太效應亦逐步顯現。

不拋棄不放棄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倡導,為獨角獸的遍地開花提供了史無前例的制度性條件。曾經有人說,時代往往會犒賞那些在浮躁社會里,默默耕耘的堅持者。眾多成功的孵化案例,或許就是對天九共享的某種犒賞。

孵化獨角獸,助力中國夢,亦成為天九共享在若干年前無心插柳柳成蔭的時代之選。作為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組織單元,孵化一個企業,就是拉動一群就業,在過去,天九共享已經服務數十萬的中小企業,直接與間接地幫扶了數以千萬計的就業,無形中為精準扶貧盡了應盡之責。

除了對社會的感恩與回報,對客戶、股東以及合作伙伴,天九共享同樣是責無旁貸。從成立至今,天九共享始終秉持“共同富裕,共同發展,一起幸福”的核心價值觀,奉行“共創、共享、共贏”的經營理念和“以客戶為中心,讓奮鬥者幸福”的發展理念,把“讓100%的客戶滿意、讓50%以上的客戶高興,讓20%以上的客戶感動”確定為客戶服務的最低目標,要求員工永遠都把“笑臉對著客戶”。

天九共享集團董事局主席盧俊卿說,很多公司往往對失敗率避而不談,或者避重就輕,更有極端的案例,對其棄之不顧。

他曾在多個場合表示:“我們絕不讓一個人虧本離開天九,我們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而且以後我們還要做得更好。”

28年,對於一個企業來講或許並不漫長,而對於一家企業來說卻是半生之重。從盧俊卿給出的新機制來看,天九共享依然保持著創立之初的那份倔強。

改革開放四十年,很多價值觀都在不斷的迭代和淘汰。“至誠至信”已經成為一個老土的詞,甚至帶有落伍氣質。很少有企業會以“自身性命”來維護某種價值觀的興衰。有人說,所有的企業競爭都是路線競爭,而跨越千禧年至今的天九共享,從來沒有更換過發展路線。

她始終認為:至誠至信,才是企業唯一該選的路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