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朝只能正面硬剛

公元936年,遼太宗耶律德光冊石敬瑭為皇帝,改元天福,國號為晉。

契丹耶律德光自解衣冠授之,石敬瑭向耶律德光行父子之禮。隨後將幽雲十六州,即今天的河北和山西北部的大片領土割讓給了契丹。

在之後的四百餘年直接導致中原王朝幾乎無險可守,暴露於外族的威脅之下,為契丹、女真、蒙古族南下入侵中原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在宋朝只能正面硬剛

石敬瑭的漢奸行為,可是坑苦了之後的大宋王朝。當然宋朝的滅亡也不能一股腦的全推給“死人”,宋朝本身得國不正導致他天然對武將集團的不信任,而屢次做出自廢武功的昏招,今天暫且不表。

今天來說一說,在宋朝士兵們如何憑藉“步人甲”硬剛外族鐵蹄的侵略。

根據《武經總要》記載,北宋步人甲由鐵質甲葉用皮條或甲釘連綴而成,屬於典型的札甲。其防護範圍包括全身,一般由1825枚甲葉組成,重量達可58宋斤(1宋斤相當於今1.2市斤),可通過更換甲葉來修補戰鬥中的破損,也可增加數量來進一步提高防護力,不過重量也會進一步上升。為此皇帝親自規定步兵用甲以58宋斤為限。

在宋朝只能正面硬剛

有資料說,宋朝對外戰爭勝率在7成以上,雖然結果總是求和納貢,但戰鬥並不是輸了很多。關於這一觀點的真偽是在難以考證,不過我們可以略加分析來看。

有宋一朝,來自外部的威脅源源不斷,開始有契丹,之後有党項,再後女真和蒙古紛至沓來。總體來看這些民族都建立有強大的騎兵部隊。而宋朝這邊對於騎兵的建設的實在的乏善可陳,這之中原因是多樣的,問題是複雜的今天同樣暫且不表。

宋軍的特點在於步兵有步人甲的加持防護力超高,同時又有強弓硬弩開路。如果在戰役開始前給宋軍足夠的預警時間,憑藉自身防護優勢拉開架勢用弓弩對付敵人的騎兵,鹿死誰手也不一定。但這種戰術也讓宋軍將步兵的弱點表現的更突出了,那就是對後勤的依賴十分嚴重。

如果一場戰役下來,破損的甲頁無法得到更換,消耗的劍弩無法得到補充,那宋軍的戰鬥力自會大打折扣。再加上高防護帶來的高負重,嚴重限制了步兵的機動性,造成了打贏了追不上,打輸了跑不了的尷尬局面。可如果脫下步人甲,血肉之軀又難以抗衡對面的騎兵衝鋒。

問題到這就進入了一個死衚衕,當時的士兵和將軍深有體會,朝堂上的當局者也明白這些道理,可又如何呢?

大廈將傾,可奈何,吾輩只有正面硬剛乎。

在宋朝只能正面硬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