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向約會對象提錢,知道為什麼嗎

解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再提個問題,會不會有我們有時候白乾活高興,幹活賺錢反而不開心的情況出現?

說個例子,有一天曆盡千辛萬苦,你和女神終於走到見家長的階段。女神的媽媽做了整整一桌子的好吃的,有你愛吃的雪衣豆沙、可樂雞翅、香辣肉絲、回鍋肉、飄雪火焰山。整體氛圍很溫馨,女神也很得意,因為她終於兌現了為你做頓好吃的諾言,飄雪火焰山這道名菜就是她的傑作。

不要向約會對象提錢,知道為什麼嗎

大家吃到很晚,隨著慢慢的熟悉,你漸漸不再緊張,幹了一杯啤酒後,深情地注視著坐在對面的未來丈母孃,忽然站起身來,拿出你的寶緹嘉經典款手包。

“阿姨,這桌傾入感情的佳餚,我該付您多少錢?”你一臉真誠的問道。整個氣氛瞬間垮掉。你拿出厚厚的一沓現金。“您覺得2000可以麼,不,我應該付給你3000元。”

經過這番超神的操作,估計你明年雙十一又得守在電腦旁,逛著天貓,過光棍節了。

這是怎麼回事那?行為經濟學中常用的理論社會規範、市場規範可以完美的解釋這種現象,上面的例子就屬於社會規範的典型示範。

不要向約會對象提錢,知道為什麼嗎

《怪誕行為學》中是這麼描述的“我們同時生活在兩個不同的世界裡,其中一個世界由社會規範主導,另一個則由市場規範來制定法則。

社會規範包括人們之間互相的友好請求。你能幫我搬一下沙發嗎?你能幫我換一下輪胎嗎?社會規範包藏在我們的社會本性和共同需要裡。它一般是友好的、界限不明的,不要求即時的報償。你可以幫鄰居搬沙發,但這不是說他必須馬上過來幫你搬,就好像幫人開一下門――它為你們雙方都帶來愉悅,並不要求立即的、對等的回報。簡單概括社會規範:友好; 界限不明; 不要求即時回報。

另一個世界與此截然不同,為市場規範所統治。這裡不存在友情,而且界限十分清楚。這裡的交換是黑白分明的:工資、價格、租金、利息,以及成本和贏利。這種關係未必是邪惡與卑俗的,事實上,它同時也包括了自立、創新,以及個人主義。但是它們的確意味著利益比較和及時償付。如果你處在由市場規範統治的世界裡,你按勞取酬,它從來就是這樣的。”簡單地總結為:沒有友情; 黑白分明; 要求及時兌現。

明白上面的概念,我們就可以試著思考一下,上面的例子就是把社會規則把市場規則混淆——特別是當時的那個情況,無疑在說女神的媽媽是個餐飲服務人員,所以你是憑實力單身的。

最後佐羅給大家個忠告:不要向你的約會對象提錢。至於原因你可以思考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