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鎮浯溪口水利樞紐工程建設與生態修復並重

景德鎮浯溪口水利樞紐工程建設與生態修復並重

景德鎮浯溪口水利樞紐 (汪濤 攝)

冬日的浮樑,青山依舊,綠水流淌。筆者再一次來到距景德鎮市區40公里的浮樑縣蛟潭鎮洛溪村,看到已建成的浯溪口水利樞紐工程大壩橫臥在瓷都母親河昌江之上,被青山綠水環抱著,呈現出一幅既巍峨雄偉又寧靜和諧的生態美景。

據悉,浯溪口水利樞紐工程為國家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是我省最大的在建水利工程,也是我市有史以來最大的水利項目。浯溪口大壩採用全斷面混凝土重力壩及河床式廠房佈置方案,壩長498.6米,最大壩高45.6米,正常蓄水位56米(黃海高程),總庫容4.747億立方米,其中防洪庫容2.96億立方米;電站安裝3臺發電機組,總裝機3.2萬千瓦,多年平均年發電量8152萬千瓦時,是一座以防洪為主,兼有供水、發電等綜合效益的大(2)型水利樞紐工程。

浯溪口水利樞紐工程項目總投資近40億元,要保證近500米長的大壩在洪水來時固若金湯,需要對兩側的自然山體進行大規模開挖。要順利完成艱鉅的大型水利工程建設任務,也需要佔用大面積的施工用地。按照原設計方案,是通過實施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對開挖的山體以及臨時施工佔地進行恢復。市委、市政府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既立足當前,又著眼長遠發展,對浯溪口壩址區生態修復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我市結合陶瓷文化旅遊發展需要和“雙創雙修”工作要求,按照“自然、流線、簡潔、生態”的思路,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水平發展,精心打造浯溪口壩址公園,加快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

景德鎮浯溪口水利樞紐工程建設與生態修復並重

景德鎮浯溪口水利樞紐大壩(汪濤 攝)

浯溪口壩址公園項目總投資2198.7萬元,來源於利用世界銀行貸款1億美元建設浯溪口大壩主體工程所結餘的部分資金。聘請國內知名的寧波園林景觀設計有限公司進行規劃設計,並通過規劃部門審核,於2017年9月27日開工建設。目前,項目建設已進入掃尾階段,公園整體規模已具雛形。該項目結合水庫壩址區水土保持生態修復工程,打造一座集瓷文化、茶文化、水文化、民情民俗文化為一體的壩址公園,與大壩及當地的自然山水有機融合,成為在重大水利工程建設中同步開展生態修復和文化傳播的典範。

該項目建設內容包括壩址區周邊生態修復工程、昌江河道駁岸生態修復工程、水生態修復工程、生態保育綠化等,重點修復面積達6.19萬平方米。同時興建的還有壩址區大門、生態停車場、廁所等管理設施,以及園林古建、觀景臺、親水棧道、碼頭等景觀設施。公園建設以綠化提升改造為主,已成功移栽庫區需遷移的古樹名木51株,鋪設綠地面積3萬餘平方米,生態景觀走廊近千米。項目建成後,將成為“昌江百里風光帶”起點的一道亮麗風景線,為廣大市民提供又一處休閒旅遊觀光的好去處。

景德鎮浯溪口水利樞紐工程建設與生態修復並重

景德鎮浯溪口水利樞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