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5毛到500億,辣條界的扛把子衛龍終於要上市了!

近期,食品界的網紅品牌——衛龍,傳出要海外上市的新聞。而據瞭解早在2017年衛龍就已經有上市的傳聞,此次上市傳聞衛龍上市地點可能定在香港。同時衛龍股權的再次變更,坐實了傳聞的真實性。至今,衛龍並沒有否認上市傳聞。

從5毛到500億,辣條界的扛把子衛龍終於要上市了!

中國大多數企業都以上市為目標,近兩年上市成功的六個核桃和香飄飄都是經過數年的上市申請、被否,克服重重困難才得以成功。而三隻松鼠被傳上市,最後卻不了了之。那麼為什麼衛龍一有上市的消息,就如此備受關注,這個企業到底有怎樣的魔力呢?

一個品牌改變一個品類的市場印象在衛龍之前,辣條的市場是怎樣的?大多數對辣條都持懷疑態度,就算是吃辣條的也是如此。衛龍的出現,把辣條從不起眼的休閒食品變成炙手可熱的網紅產品。將傳統的辣條市場化,生產過程工廠化,消費場所多樣化。

從5毛到500億,辣條界的扛把子衛龍終於要上市了!

2008年2000多家辣條廠,2014年銳減到500家……沒有人關注過辣條市場容量多大,因為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是隨著衛龍的崛起,市場容量在不斷拉昇,2017年500億,2018年600億,辣條成為高校外賣訂單榜首。

而實現這一切的是衛龍,衛龍的銷量也從幾千萬,1億、5億、8億到2017年的20億,至今衛龍的銷量已經接近30億。30億的銷量已經超過過去整個品類的容量。可以說,辣條能有現在的市場是衛龍一手拉起來的。

從5毛到500億,辣條界的扛把子衛龍終於要上市了!

衛龍真正被市場知道是從2015、2016年開始,到現在的20億,是真正的逆勢增長。從2014年開始食品業寒冬開始,所有的品類銷量都在下滑,以往的大品牌也身處危機之中,而能夠闖出來的產品寥寥無幾。茶π、小茗同學、江小白只有這幾個品牌崛起,而到現在仍然能夠保持熱度和增長速度的也只有衛龍而已。

辣條的生產門檻其實不高,基本上小作坊就能完成生產,但是為什麼衛龍就是無可取代的呢?為什麼沒有任何一個企業可以超越衛龍呢?除了大量的資金購入生產線,開發出多樣的產品,包裝的升級之外,衛龍

也是一家很有趣的的企業。無論是產品還是營銷,衛龍的文案、海報、甚至是宣傳都是以有趣為標準。

從5毛到500億,辣條界的扛把子衛龍終於要上市了!

衛龍近兩年來增長快速,據悉今年的銷售量可能會超過30億,目前,衛龍在國內已經沒有旗鼓相當的競爭對手。能夠在小作坊生產中堅守機械化生產,能夠在寒冬中以創新突圍,衛龍從來都不會容忍自己停滯不前,在國內沒有壓力的狀況下,通過海外市場開拓,保持自己團隊的積極性,保持品牌的活力,無疑是衛龍保持自己卓爾不群的最好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