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鬼文化”之美国:万圣节在纽约群魔乱舞如“鬼城”

西洋传统认为万圣夜是鬼怪世界最接近俗世之时,小孩会穿上奇装异服,挨家挨户玩着Trick or treat(不给糖就捣乱)。

全球“鬼文化”之美国:万圣节在纽约群魔乱舞如“鬼城”

在万圣节前夕,不少美国家庭会把家装饰得鬼里鬼气。

在中国民间,农历7月又称鬼月,美国则在10月有万圣节相媲美。每年10月31日的万圣夜,常与灵异事物串连在一起。这个西方世界传统节日,主要流行于撒克逊人后裔云集的美国、英国、澳洲、加拿大和纽西兰等。而万圣节更与南瓜、鬼怪和糖果画上等号!

南瓜灯源自爱尔兰传说

天主教会里,11月1日是诸圣节(All Saints' Day),11月2日为万灵节(All Souls' Day,或译为追思亡者节),应是万圣节的起源。Halloween是从All Hallows' Eve(Hallows指圣人)而来,即指诸圣节的前一天晚上。

西洋传统认为,万圣夜是鬼怪世界最接近俗世之时,与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中元节及日本的百鬼夜行类似。

万圣夜当晚,小孩都会穿上各种奇装异服,装模“鬼”样,当然愈吓人愈好,挨家挨户收集糖果,玩着Trick or treat的传统戏码。

至于常与万圣节联想在一起的南瓜灯由来,传说与爱尔兰有关。相传古代人Jack天天喝醉酒,有天又喝醉了,竟将撒旦骗到树上,还在树上刻了十字架,结果撒旦被困在树上。后来Jack跟撒旦谈条件,如果撒旦保证他死后不进地狱,就把撒旦弄下来,撒旦果真答应。然而他没进地狱,却也进不了天堂,只好在黑暗世界中游荡。于是撒旦给他一个挖空大头菜做成的灯笼,里面放着炭火,让他能在黑暗世界中找到路。

这种灯笼被称为Jack-o'-Lantern,爱尔兰人在庆祝万圣节时,都会提着灯笼。本来是用大头菜做的,后来爱尔兰人1800年代移民美国后,发现用南瓜雕刻更加容易,从此大头菜灯就变成南瓜灯了。

根据全美零售商协会非正式统计,美国每年约有1亿多人庆祝万圣节,带来约70亿美元商机,每人平均花费70余美元在装饰、糖果、变装等。

万圣节装神弄鬼闹街大游行如时尚街头派对

至于始于1974年的纽约万圣节大游行,是世界上最大的万圣节游行,也是美国唯一的大型夜间游行,与复活节游行及所谓“同志大游行”并列纽约三大游行。

纽约三大游行中以复活节游行最为古老,在纽约已有逾百年历史,万圣节及所谓“同志大游行”皆还不到50年。

纽约万圣节大游行规模逐年扩大,参与人数也持续增加,每年保守估计有7万人参与,200万民众夹道观赏,全球逾亿人观赏转播。曼哈顿大街上尽是五花八门、无奇不有的鬼道具、服饰、装扮,搞得纽约市当天像是“鬼城”一样。

游行队伍中,除了每年不变的各式吸血鬼、僵尸、巫婆等群魔乱舞吓人造型外,还有科学怪人、蜘蛛人等卡通造型,碰上重大时事或社会议题,游行也变成一些团体展现主张的舞台。

像2016年美国大选,把大选主题带入游行变成特色,尤其纽约反特朗普声浪高涨,不少人发挥创意,把各种羞辱特朗普的道具全搬上街头,借此抒发情绪,争取认同。

万圣节大游行虽是鬼游行,但商机潜力大,吸引许多企业厂商赞助,商业气息愈来愈浓,加上满街鬼吼鬼叫,宛若时尚街头派对,也被称为“纽约狂欢节”。

虽是鬼节,但纽约不少犹太人及基督徒是不过万圣节的,这也让这个超大节庆充满两样情。

:“不给糖就捣乱”(Trick or treat)是万圣夜的主要活动。小孩装扮成各种恐怖样子,逐门逐户按响邻居的门铃,索要糖果。

活动来源有多种说,流传较广的两个版本为:

一、古时凯尔特人小孩们会为大型的公共篝火挨家挨户地收集柴火。

二、中世纪时期,万圣节的“慰灵”风俗,孩子们要挨家挨户讨“灵魂之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