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人以魚強”造血“扶貧扶智拔”窮根“——富縣人社局推進就業扶貧工作小記


授人以魚強”造血“扶貧扶智拔”窮根“——富縣人社局推進就業扶貧工作小記


人才招聘會公益性崗位報名

富縣有貧困人口約1.5萬人,其中貧困勞動力7134人,這些人能否如期脫貧直接影響整體脫貧退出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面對脫貧問題,富縣人社局強化“造血”功能,通過“就業援助、技能培訓、職業推薦、產業帶動”四項舉措多點發力,取得了豐碩成果。

  暢通“志技”雙扶路

37歲的趙小芳是富縣牛武鎮左家溝村村民,常年在外打工。2016年,趙小芳在村幹部的動員下走進富縣技能培訓基地,學習家政月嫂服務技術。

“這幾年我的收入一直在增加,已經有外地的客戶預約我去做月嫂服務,現在家裡的光景越來越好了。”趙小芳說。

近年來,富縣結合當地農牧產業發展和農民致富增收的客觀實際情況,因地制宜推進技能扶貧工程,堅持以“努力實現貧困勞動力創業就業”為導向,以“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為就業培訓扶貧理念,採取“請進來、送出去”的培訓方式,讓貧困勞動力掌握一技之長。

針對貧困群眾脫貧內生動力不足的問題,富縣人社局科學合理設置培訓課程,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手工製作等內容融入技能培訓課程,通過開展“月嫂家政、林下養殖、果業技術、面花製作”等實用技能培訓,激發貧困勞動力幹事創業的積極性。“2018年我們共開展就業創業培訓12期,累計培訓1392人,含貧困勞動力1154人。”富縣人社局就業扶貧科主任任豔榮說。

扶貧基地拓寬就業渠道

富縣棗林子村村民田戰軍現在有了一個新的身份——蘑菇養殖基地的行家。2017年,他與鄜城街道辦簽訂了蘑菇菌棒養殖合同,順利加入了富縣陽泉溝蘑菇養殖扶貧基地,現在,他已經在基地工作了2年。“感謝縣人社局給我們提供了這麼好的就業崗位,讓我們在家門口就有活幹,既能照顧家還能賺錢,一舉兩得,現在我每天在大棚裡上班,基地不僅給我發工資,還讓我入了股,年底可以分紅,光景比前幾年好了不少。”田戰軍笑著說。

看到基地能成功帶動貧困勞動力脫貧致富,富縣人社局緊緊抓住政策紅利,在貧困人口相對集中的鄉鎮、村莊建造社區工廠和就業扶貧基地,讓無法外出就業的貧困人口在家門口實現就業脫貧。並通過社區工廠一次性崗位補貼、場地租賃費、水電費補貼等措施,優先向社區工廠提供創業擔保貸款,鼓勵優秀企業投資建廠,吸納貧困勞動力就業。2018年,富縣建成富縣直羅水稻專業合作社、富縣直羅鎮賀家坪機磚廠社區工廠2個;陝西子午實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和陝西富縣綠平果業有限責任公司就業扶貧基地2個。同時,縣域企業陝西黃土高坡農牧畜發展有限公司還被省人社廳授予了“陝西省就業扶貧基地”牌匾。“社區工廠和就業扶貧基地的建立有效拓寬了貧困勞動力的就業渠道,實現了貧困勞動力穩定就業。”富縣人社局局長孔宏偉說。

就業使貧困戶端起“金飯碗”

家住富縣吉子灣村的宋興凱現在是延能化加工車間裡的一名普通職工。2017年,他通過富縣人社局組織的貧困大學生招聘會進入了延能化這家國企。

“我現在每月工資5600元,上個月,我幫弟弟操辦了婚事,自己還買了一輛小汽車,家裡現在的條件改善了很多,爭取過幾年在城裡買套房子,讓女兒去縣城讀幼兒園。我非常感謝縣人社局給我提供的就業平臺。”宋興凱說。

就業是民生之本。為了讓貧困勞動力找到合適崗位,端起脫貧的“金飯碗”,富縣人社局針對不同的貧困人口,通過多方協調、搭建平臺,組織開展了多場專項招聘會,指導貧困勞動力就業創業。為了充分發揮託底幫扶作用,富縣重點針對無法離鄉、無業可扶、無力脫貧的“三無”貧困勞動力,大力開發公益專崗和特設公益性崗位,將信息錄入脫貧攻堅大數據平臺,實行動態管理。

如今,富縣在每個貧困村開發2~3個特設就業扶貧公益性崗位,為貧困群眾編織了一張就業兜底保障網。目前,富縣共安置“三無”貧困勞動力597人,其中公益專崗安置140人,確保了每戶至少有一人穩定就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