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夢傳《青囊書》(上)

民間故事:夢傳《青囊書》(上)

吳藥師本名吳平,出生於蜀城眉山,從小在丘陵地區長大,父母都是地道的莊稼人,吳平這個名字是爺爺起的,沒有什麼深意,單純是爺爺希望小孫子和他們一樣一生平凡,並不求大富大貴,當一輩子小老百姓,自給自足混個溫飽挺好的,所以起了這個再普通不過的名字,一家人都很滿意。

吳家對於平安村屬於唯一的一家外姓門戶,不知道祖上哪一輩開始才遷徙過來的,平安村除吳家外全部姓辜,所以平安村又喚作辜家村。

這種情況下,按理來說吳家應該是處處受排擠才對,但不知是不是吳平爺爺會點醫術的原因,是村裡有名的赤腳醫生,又是個典型的熱心腸,操別人家的心比自己家多,所以這一來,在村裡站住了腳,成了村裡吃香的赤腳醫生。

吳平兒時皮膚黝黑,個頭又小,丟進人群裡絕對找不出來,完全符合吳家的氣質,也順了爺爺的意願。吳家祖上沒有達官顯貴,甚至連個小有名氣的人都不曾出現,所以家裡沒有家譜流傳下來,爺爺甚至也很少講上一輩人的事蹟,一家人只是平凡生活著,而且樂在其中。

吳平小時候性格內向,不愛和小朋友出去玩耍,典型的喜靜惡動。要論吳平小時候最要好的朋友那可能就是爺爺了吧,因為吳平對藥材出奇的感興趣,別的孩子碰都不會去碰的藥方,還有院子裡散落晾曬的一個個藥材,是吳平兒時最喜愛的玩具。

“爺爺,你要去採藥嘛?”任憑爺爺如何躡手躡腳,做到動作輕盈,但還是抵不住小傢伙靈敏的耳朵。

“咳咳咳……”,不知爺爺是真的咳嗽還是隻是為了掩飾尷尬,“小平,天色還早,你再睡會吧,爺爺出去就是溜達一圈,今天不上山。”

“騙人,你溜達才不會帶竹簍和鐮刀呢。”小傢伙兩個不大的黑眼睛直勾勾盯著門外整齊擺放好的竹簍和鐮刀,用饅頭一樣的小手指著說道,“爺爺你就帶我去吧,我保證不調皮。”

被連續戳中兩回,爺爺也實在不好意思推脫,況且也沒有啥理由可以穩住小孫子了,“山上有蛇,會咬人的。”爺爺仍然不放棄,想最後再嚇唬他一下,看看能否達到效果。

“我最喜歡小青蛇了,如果真能看見,我就逮到養一條。”小傢伙咯吱咯吱笑著,同時兩個黑眼珠在眼眶裡快速轉著,可愛極了。

天色不算早了,再不出發,熱起來今天又採不了多少藥材了,於是爺爺揹著竹簍,右手扛著鐮刀,左手牽著小傢伙就出發了。

這是吳平小時候幾乎隔三差五就會發生在他們爺倆身上的事兒,也是吳平童年時最快樂的回憶。

就這樣跟著爺爺,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學了不少醫術以及藥材的辨別,比如黨參、丹參、草烏、貓抓草、辣木籽、防風、當歸、黃芪、遠志……等等,吳平六歲時,基本已經可以識別百草了,他家後山的所有藥材沒有他不認識的。

有時候有人來家裡求醫,爺爺如果不在的話,吳平就代替號脈開藥方抓藥,一套下來輕車熟路,讓人不敢相信這是一個六歲的孩童。也因此,吳平在辜家村也算作小有名氣。

不過吳平因為醫術在村裡小有名氣,村裡人卻並不覺得稀奇,反而是覺得辜慈勇本領過人,辜家村裡唯一的一個相士。蜀城有個習俗就是,孩子生下來會爬以後,會佈置很多擺件讓小孩子自己去抓,小孩子碰到哪個,就預示這個孩子以後會在某個方面有所成就。當時吳平抓到的就是一味藥材。

所以自打吳平在村裡被傳遍精通醫術後,村裡每逢孩子出生去辜慈勇那裡做法事的也更多了。

辜家村談不上與世隔絕,但也的確藏於丘陵當中,除了集市以外其他時候幾乎不與外界接觸,所以可謂是世外桃源。本以為吳平一家和辜家村都會一直這麼平淡下去,其樂融融,無人打擾,誰知人各有命,有時候的變數真的會影響一個人一生的命運。

這一切的變故要從一位不速之客說起。

1620年,明神宗駕崩,天下陷入慌亂之際,辜家村卻沒有受半點影響,不知是村莊偏僻,還是消息閉塞,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辜家村的村民好歹仍然可以繼續過舒心日子,不必天天擔驚受怕地活著。

一夜,一陣急促的叩門聲攪擾了吳家的睡夢,同時也攪擾了吳家一家人平淡的命運。

“誰啊?這麼晚了,你是不是走錯了。”吳平從自己屋子裡探出了半個身子邊揉眼睛邊朝大門口那裡望著,只見爺爺拿著一盞剛點的白蠟,臉幾乎要貼到門上對外說道。整個人被火光映出的剪影打在了地上,隨著風的擺弄火苗時小時大,把爺爺的影子弄得一直在舞動,像極了水裡泛起的波瀾。

民間故事:夢傳《青囊書》(上)

門外的叩門聲仍在繼續,而且比剛剛急促了很多,但仍然沒有人回應爺爺說的話,不知是沒聽見,還是故弄玄虛。

“爸,回來吧,這麼晚了,還是別開門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吳爸從自己屋裡走出來,三步並作兩步走到爺爺身旁,壓低了聲音在爺爺耳邊說道。

爺爺聽後,遲疑了兩秒,又看了一眼還在晃動的大門,默默點了點頭,轉身正準備回屋。“行行好,救救我吧,外面有人追我,我逃了一天一夜誤打誤撞進了這個村裡,趁他們還沒趕上來,能不能暫時收留我一夜,明天我就走。如果你們不開門,我被他們追到怕是會沒命的。”門外傳來的是一位女子的聲音,聲音虛弱伴著急促的喘息聲,估計是累壞了。

爺爺聽後,站住準備轉身,吳媽一下躥到爺爺身邊攔住了爺爺,“爸,這深更半夜地,誰知外面是什麼人,萬一是強盜使得手段怎麼辦,還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剛剛跟爺爺耳語完,吳媽正準備提高嗓門讓門外的人離開,爺爺一下捂住了吳媽的嘴,自己轉身走回了門口。

透著門縫爺爺仔細看了又看,接著拿下了門栓,打開了兩扇木門,一位坐在地上的女子也應聲整個人倒在了地上,完全不省人事。這時吳爸快步走到門口左右看了好幾遍,確認沒有其他人後,將門輕輕合上,與此同時爺爺和吳媽也一起將這個昏迷的女人抬到了吳平的屋裡。

吳爸吳媽雖然不高興爺爺的做法,但眼下是救人要緊,所以來不及理論孰是孰非,一家人又趕緊幹起了平時的老本行。

爺爺掐了幾次她的人中,仍然不管作用,“小平,把藥酒拿來還有銀針。”吳平沒等爺爺說完已經將需要的傢伙事兒準備好放在床邊,爺爺拿起銀針用袖子擦了兩下,浸在藥酒裡,然後紮在了女子的湧泉穴上。

女子整個人痙攣了一下,醒來了,“餓不餓,要不要我去給你弄點吃的和水”,吳媽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急忙關心道。

女子半睜著眼衝著吳媽的方向,輕輕點了兩下頭,接著開始咳嗽,整個身子都被咳得晃動起來,看起來虛弱極了。

就這樣從兩更忙活到三更天,要不是打更的從房前過,都不知道一個時辰過去了,無論怎樣,今晚也不可能瞭解情況了,吳平騰出房間給這位陌生女子,和爺爺擠在了一間屋子裡。

大概晌午,女子終於醒了,看著比昨天有精氣神多了,見了吳家一家人連忙行李道謝,女子雖然一身素裝但卻格外有氣場,一看就知道是大戶人家出來的。見吳家一家人老實地道,昨晚又幫了自己那麼一大忙,女子猶豫了片刻,便將腰間的白色玉佩贈予吳家作為報答。

“助人行善,義不容辭,姑娘不必客氣。還沒問姑娘怎麼稱呼?”,爺爺直接拒絕了女子的玉佩,真是個地道的村裡人,十分厚道樸實。

“回恩人,小女子姓方,叫我小方就好。”方姑娘又行了一個禮,搞的吳家人十分約束,因為平日裡他們可沒有那麼多規矩。

“那你昨晚是何原因落難啊?”吳媽不知道是關心,還是好奇搶著問道。

“這個說來話長,不知道你們聽沒聽說過朱文天?”方姑娘反問道,吳家四口不約而同的搖了搖頭,動作完全一致,真是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這整齊劃一的默契既逗笑了方姑娘,也打動了方姑娘,讓她心裡說不出的暖。

“那朱燮元應該知道吧?”方姑娘又問道。

“知道,是蜀城的布政使吧。”爺爺抽了口旱菸說道。

“沒錯,就是他。朱文天是他的堂弟,仗著他堂哥是官,在我們小鎮無惡不作,廣元的知縣都讓他三分。”方姑娘話還沒說完,眼淚開始在眼睛裡打轉。

“姑娘先別哭,要不喝口水慢慢說吧。”吳媽趕忙安慰道,正準備起身去倒水,被方姑娘攔了下來。“我本來是廣元方家的千金,我們家在廣元做糧食生意,雖然算不上當地數一數二的大戶人家,但自己家日子過的也算富足,生活幸福,誰知自從朱文天見過我後,就隔三岔五來店裡找藉口與我搭訕。我當時猜出了他有那心思,本想婉拒,誰知一週後,他親自上門提親。”

“那後來呢?”吳平聽的也入了神,吳媽白了他一眼,不想他小孩子家家多管閒事。

“後來,我爹不幹,他老人家一眼就看出了朱文天不是什麼好人,更別說託付終身了。所以直接拒絕了他,而且話說的很絕,我爸就是那樣直脾氣,不會拐彎抹角。”方姑娘邊說邊又開始流淚,淚水在眼眶裡打著轉轉,讓本來兩個水汪汪的眼睛顯得更加動人。

民間故事:夢傳《青囊書》(上)

“就這樣得罪了朱文天,他覺得被駁了面子,有段時間沒有再出現過,我們當時以為他就這樣知難而退了,誰知一個月後,我們家惹上了官司,生意整個倒閉不說,我爸被髮配充軍,我媽因為悲傷過度患疾不治身亡。而朱文天又來逼親,給我三天準備時間,到時候無論我願不願意他都要霸佔我。後來,趁著夜黑我就離開了廣元,一路老怕有人跟蹤,所以越想越害怕,越害怕跑得越快,後來跌跌撞撞幾經周折到了你們這了。”方姑娘兩個大眼睛紅紅的像極了熟透的葡萄,水潤誘人,淚痕掛在臉上留下淡淡的痕跡讓人不禁心生憐楚。

“豈有此理!”吳爸重重拍了下桌子,氣的喘著粗氣。吳媽雖然也心裡氣得不行,但見到自己相公為了一個別家女子氣成這樣,實在難以分辨出發點是源自仗義還是憐惜,所以醋意一觸即發,狠狠瞥了他一眼,然後大步去廚房舀水去了。

爺爺聽後拼命抽了一口旱菸,心裡默默感嘆世道不公,“方姑娘,你就在我家住下,沒人敢把你怎樣,我就不信這世上還沒了王法。”爺爺停頓了一會,憤慨地說道。

方姑娘聽後,只是低著頭,雙手一遍遍縷著自己的頭髮,說實話她也不知如何應答,如果拒絕自己的確無處可去,留下又怕連累對方,心裡實在掙扎。

“沒事,方姑娘,我們這村子比起你們小鎮肯定差些,但辜家村地處偏僻,算得上世外桃源,的確是避難的好去處。”吳爸似乎看出了方姑娘的猶豫,又趕緊給她吃了一粒定心丸。

方姑娘聽後,這才緩緩點了頭,答應暫住幾日,休養一下,吳平也很開心,突然自己多了個這麼漂亮的姐姐朝夕相處,別提心裡多美了。

可殊不知,危險也在一點點靠近,有時候命運就是這樣,一念之差便可生出種種變數,要麼蒸蒸日上要麼家破人亡,只可惜吳家是後者,不過只要命裡有,終究躲不過,這可真應了那句古話“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