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袁世凱“洗白”,戊戌變法失敗,慈禧:維新派的陣容弱爆了

近代中國有一場還沒開始就已經結束的著名變法,就是戊戌變法

,也稱維新變法或百日維新。這場變法之所以備受關注,我想,不在於變法本身的內容,而在於參與事件中的各方勢力的較量以及事件的結果。

先撇開變法的內容,只看參與其中的各方勢力:

守舊派:慈禧、榮祿等

維新派:譚嗣同、康有為、梁啟超等

中間派:袁世凱等

以上各方,都是近代中國的名仕,只是方向不同,掌握的政治資本也不同,然而談到戊戌變法,歷來的正統歷史學觀點,都將失敗的原因歸結於袁世凱的出賣,成為他永世洗刷不掉的汙點。中國人一直都有一個奇怪的特點,那就是特別喜歡為某個事件找一個理由和藉口,並尋找一個恰到好處的人來承擔“千古罪人”

為袁世凱“洗白”,戊戌變法失敗,慈禧:維新派的陣容弱爆了

今天來談談,為什麼說,就算袁世凱不出賣維新派(譚嗣同、康有為、梁啟超等人),戊戌變法也必然失敗。維新派鬥不過慈禧、榮祿等守舊派的原因到底在哪裡。

政治資本

所有的變法,要解決的核心問題,無非就是權力在誰手上,所以戊戌變法的核心內容,其實就是要扳倒慈禧太后榮祿等實權派,還政光緒帝,完成一場權力中心的轉移。要完成這種高級操作,需要什麼資源呢?

首先是權,看維新派的隊伍組合,除了少數幾人之外,其他人的官階是什麼呢?

為袁世凱“洗白”,戊戌變法失敗,慈禧:維新派的陣容弱爆了

康有為41歲,官僅六品工部主事,梁啟超26歲,以六品銜辦京師大學堂,34歲譚嗣同是六品銜的軍機章京,32歲的康廣仁則是一介布衣等,他們的共同特點品級太低,手中的權力太小,被排擠於政治權力中心之外,既沒有高層政治經驗,也絕無自己的執政基礎和班底。

從傳統政治來看,朝中無人,如何能成事?明代張居正一死,李成梁戚繼光就失去支柱紛紛遭彈劾貶謫,功業隨之崩塌,可見實權派大人物的支持是至關重要的一點。

為袁世凱“洗白”,戊戌變法失敗,慈禧:維新派的陣容弱爆了

所以這是維新派主導的戊戌變法失敗的最為根本原因,沒有政治資本(權力+軍事)與執政根基,外強敵,如何能勝過慈禧太后、榮祿等大權在握的守舊派,相比之下,曾國潘、李鴻章、袁世凱等官場老油條就精明得多,懂得撼動大樹不可操之過急。

變法激進

那麼在政治根基如此薄弱的情況下,戊戌變法的內容還觸及到中國讀書人賴以發達的根本,多數人的利益,就又同時失去了群眾的擁護。當初很多支持變法的人,感覺到改革的矛頭不對,紛紛持觀望態度,這就等於這場變法失去了強大支持的後盾。

為袁世凱“洗白”,戊戌變法失敗,慈禧:維新派的陣容弱爆了

鑑於當時社會風氣處於開化半開化狀態,清政府有時候也需要考量一下臣民的聲音, 也就是說,當時民眾的聲音對於清政府是具有一定的震懾力的,然而戊戌變法的一些內容,讓群眾失望,失去了最為強大的後方支持。

總結

所以,戊戌變法的失敗根源早就深埋在變法內容裡,帶著這種根源出生的變法,註定活不長久,袁世凱不過是明哲保命,看出維新派一群書生只是紙上談兵,絕無可能成事,在關鍵時刻推了了一把,以便保命。就算沒有袁世凱的出賣,以慈禧太后榮祿多年的政治經驗也早就嗅出風雨欲來的味道,實權派的反撲一擊要比變法派容易非常多。

為袁世凱“洗白”,戊戌變法失敗,慈禧:維新派的陣容弱爆了

戊戌變法失敗,六君子被殺,是遲早的事,只不過袁世凱的出賣,加快了這個進程,讓慈禧榮祿抓人更加精準和快速,如此而已,在慈禧和榮祿看來,這不過是一場兒戲。

然而,站在歷史的角度,戊戌變法的性質畢竟符合近現代潮流,將它定義為“正確”,那麼它的失敗,就需要找一個“錯誤”來承擔,這個“錯誤”就落到了袁世凱的頭上。

為袁世凱“洗白”,戊戌變法失敗,慈禧:維新派的陣容弱爆了

但諷刺的是,正是這個“錯誤”的袁世凱,在庚子年以後大權在握,一人主導清末新政,戊戌變法當年沒法實現的內容,他都幫著實現了,只是人們都忘記了袁世凱做過這麼一件事。

袁大頭,冤大頭!你怎麼看戊戌變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