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袁世凯“洗白”,戊戌变法失败,慈禧:维新派的阵容弱爆了

近代中国有一场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的著名变法,就是戊戌变法

,也称维新变法或百日维新。这场变法之所以备受关注,我想,不在于变法本身的内容,而在于参与事件中的各方势力的较量以及事件的结果。

先撇开变法的内容,只看参与其中的各方势力:

守旧派:慈禧、荣禄等

维新派:谭嗣同、康有为、梁启超等

中间派:袁世凯等

以上各方,都是近代中国的名仕,只是方向不同,掌握的政治资本也不同,然而谈到戊戌变法,历来的正统历史学观点,都将失败的原因归结于袁世凯的出卖,成为他永世洗刷不掉的污点。中国人一直都有一个奇怪的特点,那就是特别喜欢为某个事件找一个理由和借口,并寻找一个恰到好处的人来承担“千古罪人”

为袁世凯“洗白”,戊戌变法失败,慈禧:维新派的阵容弱爆了

今天来谈谈,为什么说,就算袁世凯不出卖维新派(谭嗣同、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戊戌变法也必然失败。维新派斗不过慈禧、荣禄等守旧派的原因到底在哪里。

政治资本

所有的变法,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无非就是权力在谁手上,所以戊戌变法的核心内容,其实就是要扳倒慈禧太后荣禄等实权派,还政光绪帝,完成一场权力中心的转移。要完成这种高级操作,需要什么资源呢?

首先是权,看维新派的队伍组合,除了少数几人之外,其他人的官阶是什么呢?

为袁世凯“洗白”,戊戌变法失败,慈禧:维新派的阵容弱爆了

康有为41岁,官仅六品工部主事,梁启超26岁,以六品衔办京师大学堂,34岁谭嗣同是六品衔的军机章京,32岁的康广仁则是一介布衣等,他们的共同特点品级太低,手中的权力太小,被排挤于政治权力中心之外,既没有高层政治经验,也绝无自己的执政基础和班底。

从传统政治来看,朝中无人,如何能成事?明代张居正一死,李成梁戚继光就失去支柱纷纷遭弹劾贬谪,功业随之崩塌,可见实权派大人物的支持是至关重要的一点。

为袁世凯“洗白”,戊戌变法失败,慈禧:维新派的阵容弱爆了

所以这是维新派主导的戊戌变法失败的最为根本原因,没有政治资本(权力+军事)与执政根基,外强敌,如何能胜过慈禧太后、荣禄等大权在握的守旧派,相比之下,曾国潘、李鸿章、袁世凯等官场老油条就精明得多,懂得撼动大树不可操之过急。

变法激进

那么在政治根基如此薄弱的情况下,戊戌变法的内容还触及到中国读书人赖以发达的根本,多数人的利益,就又同时失去了群众的拥护。当初很多支持变法的人,感觉到改革的矛头不对,纷纷持观望态度,这就等于这场变法失去了强大支持的后盾。

为袁世凯“洗白”,戊戌变法失败,慈禧:维新派的阵容弱爆了

鉴于当时社会风气处于开化半开化状态,清政府有时候也需要考量一下臣民的声音, 也就是说,当时民众的声音对于清政府是具有一定的震慑力的,然而戊戌变法的一些内容,让群众失望,失去了最为强大的后方支持。

总结

所以,戊戌变法的失败根源早就深埋在变法内容里,带着这种根源出生的变法,注定活不长久,袁世凯不过是明哲保命,看出维新派一群书生只是纸上谈兵,绝无可能成事,在关键时刻推了了一把,以便保命。就算没有袁世凯的出卖,以慈禧太后荣禄多年的政治经验也早就嗅出风雨欲来的味道,实权派的反扑一击要比变法派容易非常多。

为袁世凯“洗白”,戊戌变法失败,慈禧:维新派的阵容弱爆了

戊戌变法失败,六君子被杀,是迟早的事,只不过袁世凯的出卖,加快了这个进程,让慈禧荣禄抓人更加精准和快速,如此而已,在慈禧和荣禄看来,这不过是一场儿戏。

然而,站在历史的角度,戊戌变法的性质毕竟符合近现代潮流,将它定义为“正确”,那么它的失败,就需要找一个“错误”来承担,这个“错误”就落到了袁世凯的头上。

为袁世凯“洗白”,戊戌变法失败,慈禧:维新派的阵容弱爆了

但讽刺的是,正是这个“错误”的袁世凯,在庚子年以后大权在握,一人主导清末新政,戊戌变法当年没法实现的内容,他都帮着实现了,只是人们都忘记了袁世凯做过这么一件事。

袁大头,冤大头!你怎么看戊戌变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