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目不忘的讀書法,修煉讀書內功與外功

過目不忘的願望


過目不忘的讀書法,修煉讀書內功與外功


《射鵰英雄傳》裡,黃蓉的媽媽馮蘅,僅看過一遍《九陰真經》,就能倒背如流。氣的老頑童,手撕《九陰真經》。

《三國演義》中,曹操嘔心瀝血寫了部兵法書《孟德新書》,出神入化,感覺要賽過《孫子兵法》了。張松也是看了一遍後就能一字不差背誦出來,並說蜀中小兒都會背的。曹操羞愧不已,忍痛,把自己的新書燒掉了。

這些過目不忘的例子我們看過也聽過很多,但就是做不到。

上學考試的時候,我們時常因想不起知識點而抓耳撓腮。到了社會上,補充知識去讀書,也是經常性忘記了書籍裡的內容。

當別人說起過一本書時,我們也讀過的,至於書中的內容是什麼?我們早就忘記了。

如果讀過的書籍,學過的知識,不忘記該多好呢?

讀書記不住

我個人是非常喜歡讀書的。通過書籍,打開視野,提高認知,每次讀書都有一種很快樂的享受。

伴隨著時間人到中年,漸漸有了生活的壓力,常讀一些應用類書籍。但就算在書籍中學到了很多知識,卻總是忘記,這讓我感嘆,像是做了一場無用功。學了麼,學了。但是忘記了。

我做過很多的努力與嘗試。為了記住,我會一邊讀書,一邊思考,還一邊做筆記。但一兩年後,偶然間再打開以前做過的筆記。發現很多記下的知識,竟然很多也都忘記了。

不說一兩年前的內容,單說一兩個月內的知識吧。

我經常在網上寫文章。寫過的文章,都經過了自己的慎重思考,應該不會忘記了。等我再去翻看寫過的文章時候,發現我以前寫過,還真得也忘記了很多。

我們普通人很難過目不忘!腦子不好使麼?怎麼讓知識記得更牢固?


過目不忘的讀書法,修煉讀書內功與外功


忘記的好處

其實大腦的遺忘也是有好處的。把一些不重要的內容,忘掉,而我們記住的都是最重要的,避免我們的大腦被無用的信息填滿。

不妨設想一下,如果我們什麼都要記住,那才真的累死人。一想事情,就沒有重點,腦海裡雜七雜八的東西都跑出來,那太痛苦了。

以前看到一個新聞故事,有個記者得了某種疾病後,對於發生的事情,看過的書籍都能過目不忘。這讓他省了很多的麻煩,接受新聞任務的時候,都不用帶筆記東西,只要帶著腦子就好了。可是他生活卻非常痛苦,腦海裡充滿了大量不重要的垃圾信息,嚴重干擾了他的思考。

忘記有好處,它會有選擇性地幫助我們記住最重要的知識,並忘記那些不重要的事情。那些最重要的事情,我們通常也不會忘記。

不過我們也發現,一些非常重要的知識也會有遺忘的現象。比如很重要的考試,必須記住的英語詞彙,數學、化學、物理的公式,很多重要的知識,在考試的時候竟忘記了。

如果我們想要記住,過目不忘,就必須找一套適合我們普通人的讀書方法!

在這裡,我總結了過目不忘的兩種方法,內功與外功。


過目不忘的讀書法,修煉讀書內功與外功


過目不忘的內功——建立知識體系讀書法

過目不忘的內功,是你有沒有形成相應的知識體系,以及知識之間的強聯繫,這將提高我們深度汲取知識的能力。

我們想要過目不忘,最重要的是建立起自己的知識體系,專注知識之間建立起聯繫。

讀書時,或者學到的碎片化知識,把他們往自己建立的知識體系裡面填充。讓新知識與舊有的知識緊密聯結起來。我們大腦也習慣用舊知識來理解新知識。知識連接越是緊密,我們對於知識的理解就越強,記憶也更牢固。

那些專業的象棋棋手,能夠看一眼就能夠記住棋盤各棋子的位置。而且更精深者,能夠下盲棋。他們看到的不是孤立的一個個棋子位置,而是看到各棋子之間的位置聯繫。我們發現一些領域專家,他們對於專業內的知識能夠學得很快。這就是建立起了知識體系。

如果我們也想要提升對知識的掌握,不妨建立一個專業的知識框架。充分利用結構化知識體系強化我們的學習內功。然後學習,會發現學得快,理解到位,記得也更牢固。


過目不忘的讀書法,修煉讀書內功與外功


過目不忘的外功——多次輸出讀書法

學到的知識如果能夠重複出現四、五次以上,我們就很難忘記。

教是最好的學。我們把自己對知識的理解、思考,有意識地多次輸出,以及多感官參與,在具體場景中去運用所學知識。

  • 1.書籍畫線、旁白

書籍劃線也屬於輸出。在閱讀書籍的時候,找到你認為最重要的地方,用一些彩色顏色的筆或者特殊符號,標註出來。

如果自己有感而發,可以在書籍空白處,記下自己的感悟,所得。這個是我們讀書的一次輸出。千萬不要瞧不起劃線。

很多人喜歡書籍,更愛書,卻不太願意在書籍上面寫任何的東西。讀過的書還保持乾乾淨淨的樣子,這個是錯誤的。

書籍是不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我們自己,我們能夠從書籍當中得到些什麼。如果實在是愛惜書籍,想要收藏,可以再買另一本,放起來。用一本,專門來寫寫畫畫,完成我們的輸出。


過目不忘的讀書法,修煉讀書內功與外功


  • 2.推薦給朋友

當我們讀了某本好書後,可以嘗試著推薦給朋友,多角度的介紹你讀過的書。

當你跟周圍的朋友聊天時,告訴他們,你最近讀了什麼書,把書中的一些觀點分享給他們。把自己想象成一個推銷的人,嘗試著學到的知識分享給朋友。

這樣多角度向朋友說書,訴說書籍中的主要觀點。並把一些有趣的觀念,跟朋友們討論,這又是一次書籍知識內容的輸出。

經過討論後,你對知識的掌握更加牢固。

  • 3.網上分享

我們讀到一些好詞好句,可以摘抄下來,分享到網絡上。

在網絡發表時,再附加上自己的感悟、思考。因為是幾句話的分享,非常簡單。但是對我們的幫助卻是巨大的。

尤其我們在網絡上面發表東西的時候,總是要好好斟酌自己的語言,錘鍊好自己的想法。

這樣對知識的再加工,又完成了一次分享。

  • 4.寫書評

當我們分享的越來越多,書寫表達能力也越強。單純的一兩句點評,已經無法滿足我們的表達慾望,我們就開始嘗試著寫書評。

寫書評,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需要對書籍整體的思考,認知與把握。

所以我們為了寫好書評,就開始對整體的思考,整理好表達的邏輯。

在最開始嘗試寫書評的時候,必然是不太容易的。但是,隨著輸出,你會越寫越好。寫出一些對讀者有幫助的地方,還能收穫到大家的點贊、評論、感謝。

這樣與網友討論,交流書籍中得到的知識,這又能讓你受益匪淺。

就算讀者有質疑的地方,也要把這些質疑當作是一次討論。看看自己是否沒有表達清楚,精煉自己的表達,重新組織我們的內容。

  • 5.場景化運用知識。

學到了知識,去具體的環境中應用,會記憶的更加牢靠。

李叫獸在學習的時候,就比較擅長思考知識的運用,以及在更多的場景中如何地運用。

每次他學到一個文案類的知識,他就會停下來,思考這個知識可以運用到哪些個地方,不斷擴展對知識的理解。

所以同樣學習知識,李叫獸卻具有了對知識更深刻的理解與運用能力。李叫獸筆下也經常能寫出更加傳神的文案。後來憑藉著出色的能力,成為百度最年輕的總裁。


過目不忘的讀書法,修煉讀書內功與外功


時常複習,場景化應用

把知識與我們已有知識進行聯繫,形成強聯繫的知識結構,並多次主動進行輸出。

知識出現、應用的頻率、次數越多,我們就能夠記得越深。讓知識能夠經常得到重複,是記憶最重要的方法。

我經常在手機便籤上面,記錄著我的感悟,思想。遇到類似的問題,會經常拿出來複習。回頭看看自己的筆記,遺忘了多少知識,還有多少知識是已經在運用著了的。

知識畢竟是知識,當你遇到真實問題,在具體場景的時候,就很容易忘記。我在具體的做事場景中,發現問題,並嘗試運用自己的知識去解決。這樣在具體場景中,遇到相同類似問題時,就能夠運用自己的所學。

適時複習,防止遺忘。並逐漸把知識內化成我們的血肉。以至於不曾想起,卻無意識中的去運用。讓知識真實地幫助自己更好的生活、成長、進步。


過目不忘的讀書法,修煉讀書內功與外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