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雲野野48
你是覺得赫魯曉夫很懦弱? 還是覺得蘇聯沒有現在的俄羅斯強硬?
赫魯曉夫當年在聯大上,脫下皮鞋敲桌子,你覺得普京比他硬?
在俄羅斯這邊,斯大林和列寧、托洛茨基他們比起來是個小角色,赫魯曉夫和斯大林比起來又是個小角色。而普京,他連勃涅日涅夫等蘇聯老官僚領袖都比不了,因為實力不一樣。
蘇聯當年在越南等地指揮著各種當地軍隊和美國人打,那種規模的戰爭,現在的俄羅斯一年就完蛋。
普京也就在國內裝一下硬漢。
白完家
在二戰結束之後,美蘇兩國代表著東西方陣營進行到彼此相互對峙的冷戰鐵幕時代,各自成立了北約和華約兩大軍事國際組織。從1947年開始,到1991年蘇聯解體,這期間的40多年裡雙方鬥爭特點表現出一種階段性變化,具體而論:
1、五十年代——強佔地盤。
這一時期由於剛剛結束二戰,傳統世界強國英國、法國、德國等都忙於收縮實力,集中力量搞自身的戰後重建,無力估計其原有的殖民地或者勢力範圍國家,因此,這一時期是世界各國,尤其是第三世界國家發動民族主義獨立運動的好時期。
正是這種國際背景,美蘇兩國紛紛給予這些國家政治、外交和軍事上的支援,以達到“拉攏”和將其“納入”到各自的勢力範圍之中。從東北亞到東南亞、從中東到非洲、從東歐到東南歐,到處都能看到蘇聯人和美國人的身影。
2、六十年代——美國強勢進攻。
上個世界六十年代是美國處於攻勢的冷戰時期,由於美國在二戰期間本土沒有受到根本性打擊,國力保持和發展的比較好;其同盟國英國、法國等在45年之後,在美國人的馬歇爾計劃援助下,經過十五年的發展,國力已經恢復甚至超越了戰前水平,重新達到世界前列水平。
相比之下,以蘇聯為核心的華約國家,除了蘇聯自身經濟條件比較好以外,其他兄弟國家的經濟建設普遍較差。
因此,這一時期的國際形勢表現出的特點就是美國很強勢,到處“惹是生非”。
3、七十年代——蘇聯強勢進攻。
七十年代的實力對比,如同是六十年代的翻盤,蘇聯國力上來(其實GDP一直都是不如美國),對外表現的極為強勢,在亞洲、非洲、中東、歐洲,都是開始進行軍事幹涉他國。
4、八十年代——雙方表面言和,內部暗戰。
八十年代,經過三十年的軍備競賽,雙方都感到乏力,所以這一時期美蘇兩國都開始由正面交鋒變成了暗戰為主,表面上都消停了。
九十年代的事情就不多說了。
古巴危機就是發生在六十年代美國最為強勢的階段,在這一背景下,蘇聯為了搶回面子,試探性的向美國的後花園——古巴,派出了導彈部隊進行駐紮,從而企圖在美國國境線附近構建一個蘇聯導彈軍事基地,24小時對美國本土進行核威懾(當時導彈射程還不夠遠)。
面對這種挑釁,美國方面採取了讓蘇聯人非常吃驚的過激行動,美軍全軍總動員,海軍全部進入到戰鬥狀態,部署在大西洋上的所有海軍航母編隊都集結在古巴附近海域,美國本土的戰略導彈部隊都屬於待發射狀態,核戰爭一觸即發。
最後的結果,都知道的,蘇聯人其實認慫了。
回到問題,如果換成普京代替當時的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可能會出現兩種情況:
第一種,壓根就不會在古巴部署導彈,畢竟犯不著在實力不足的時候去貿然挑釁美國;
第二種,如果部署之後遇到危機時,可能要在核威懾的掩護下,快速撤回,不做過多糾纏。
所以,國際鬥爭,以實力為基礎,軍事外交為輔,實力不夠貿然出擊,成功概率太小了。還是要待機守時。
那麼,對該問題就回答到這裡吧。😊
如想了解更多軍事、航空知識,請關注“老鷹航空”,老鷹航空堅持原創回答,不做任何文字性抄襲;回答中引用部分圖片均來自互聯網,如侵則刪;他人請勿抄襲。
老鷹航空
美國🇺🇸遇到普京就倆字,倒黴💪💪💪💪💪💪💪💪💪💪💪💪👍👍👍👍👍👍👍👍👍👍👍👍👍👍👍👍😁😁😁😁😁😁😁😁😁😁😁😁😁😁😁😁😁
宇宙之星892
古巴導彈危機;美國導彈預警系統,錯報蘇聯己經發起核武襲擊,差一點進行反擊:美國康奈大學研究得出,核戰爭會產生核冬天後果,三件大事,逼著美蘇坐下來談判,削減核武器,並雙方簽定中導條約。
用戶9296112696161
美國遇到普京就兩字,完蛋
阿羅藥
以前的蘇聯和當時美國對比,是絕對的PK王者,實力相當。而現在的俄羅斯是無法與美國碰頭皮子。況且,赫魯曉夫也是個狠人,也是鑑定維護俄羅斯利益的統治者。所以,即使是硬漢普京置身於當時的社會環境,也許會做出同樣的選擇。畢竟核武器不是鬧著玩的,人類的生存與毀滅都取決於核按鈕了,胸懷天下的領導者一定也會三思而後行,出氣歸出氣,還是會以大局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