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人人都是110,群眾個個皆是治安員,這些公安機關提升“楓橋經驗”保一方平安

民警人人都是110,群众个个皆是治安员,这些公安机关提升“枫桥经验”保一方平安

贛州市公安局章貢分局

“老師傅調解室”開闢社會治理新路徑

民警人人都是110,群众个个皆是治安员,这些公安机关提升“枫桥经验”保一方平安

贛州市公安局章貢分局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開拓思路,創新方法,因地制宜,建立頗具贛州特色的“老師傅調解室”,大力推進社會力量參與社會治理,開闢了一條基層社會治理的新路徑,有效破解了基層警力不足、治安壓力大、調解人才匱乏難題。

“老師傅”在贛州客家話裡是指德高望重、經驗豐富的老者。2013年,章貢分局在南外派出所試點建立“老師傅調解室”,聘請退休老警察、老黨員、老幹部、老律師擔任調解員。試點成功後,分局將“老師傅調解室”作為基層社會治理創新的重要舉措在全區派出所推廣。目前,已在全區9個基層派出所建立“老師傅調解室”,聘請了36名“老師傅”調解員。調解室立足信訪疑難案件、矛盾糾紛等疑難雜症,提煉歸納出了一套科學管用的“早、快、細、誠、公”“五字原則”調解法,還因地制宜設置流動調解工作室,定期安排“老師傅”調解員進小區、進村居,深入商場工地,面對面傾聽訴求、化解矛盾。

在各派出所“調解室”建立“五個統一”工作制度和按勞取酬機制,激發了“老師傅”們的榮譽感和歸屬感。分局還通過微信公眾平臺,由群眾投票評選出“最美老師傅”並給予重獎。每天安排基層民警,特別是青年社區民警交叉式、全天候輪流到“老師傅調解室”跟班學習。通過“老師傅調解室”的帶動和引領,基層民警個個與群眾心連心、情相牽,群眾有口碑,民警有威信,隊伍形象顯著提升。

近年來“老師傅”共調解矛盾糾紛8000餘起,化解各類不穩定因素293個,一批影響大、易上訪、涉穩定案事件成功化解在萌芽狀態;轄區見警率提高了36.5%;2018年可防性案件發案同比下降48.4%;2018年,在“老師傅”的帶動下,章貢區社區民警走訪群眾近23萬餘戶,發放宣傳資料35萬餘份,警情回訪案件當事人2797件次,提供便民服務近1300餘次。

南昌市公安局西湖分局筷子巷派出所

傳承邱娥國精神開創群眾工作新局面

民警人人都是110,群众个个皆是治安员,这些公安机关提升“枫桥经验”保一方平安

從1997年開始,“人民的好警察、群眾的貼心人”——邱娥國,從南昌市公安局西湖分局筷子巷派出所走向全國。全所民警喊出了“人人都是邱娥國”的口號,傳承邱娥國精神,始終踐行群眾路線,砥礪奮進,在為民服務、執法辦案、維護穩定的道路上,走出了一條屬於筷子巷派出所的“楓橋經驗”。

提高服務水平,樹立群眾滿意的良好口碑

為了不斷滿足群眾的新需求,進一步提高為民服務的能力和水平,筷子巷派出所推出戶籍業務前臺“一站式”受理,群眾辦理戶籍業務提供材料後,由派出所民警完成內部流轉,不再需要群眾來回奔波,真正實現了群眾辦事“最多跑一次”。派出所建立微信公眾號並開通微信預約、辦證、諮詢等網絡線上服務,群眾隨時可以在微信上預約服務或進行業務諮詢,同時派出所還引進了24小時自助辦證機、領證機,打造了派出所24小時“不下班”的窗口。

依靠群眾力量,夯實“楓橋經驗”的群眾基礎

構建了以轄區願意主動參與社會治安治理的熱心居民為主的信息收集網,依靠群眾力量廣泛收集社情民意,強化基層基礎建設。發動廣大群眾加密監控網,做到小區內視頻監控與天網探頭的無縫銜接,強化了轄區社會面監控的力度,極大提高了打擊犯罪的效率,增強了人民群眾的安全感。

融合群眾智慧,開創“楓橋經驗”的“微警務”局面

把所有單位的保衛組織、重點單位保衛負責人、物業、小區門衛、摩的司機、清潔工、快遞員、夜宵店主等拉入各個微信群,在打擊防範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收集轄區群眾微信號10000餘個,佔常住人口約25%,創建百餘個微信群,發動家屬和社區幹部共同參與對吸毒、肇事肇禍精神病人等重點人員管控。派出所還通過微信公眾號、微信群及微信朋友圈,將最新法律法規、便民政策和辦事指南等及時推送給群眾,形成輻射效應。

井岡山市公安局

民警人人都是110群眾個個皆是治安員

民警人人都是110,群众个个皆是治安员,这些公安机关提升“枫桥经验”保一方平安

“楓橋經驗”核心要義就是一切為了群眾、一起依靠群眾,井岡山市公安機關在深刻領會這一基本要義的基礎上,積極結合本地實際傳承創新“楓橋經驗”,探索推出“民警人人都是110,群眾個個皆是治安員”的社會管理新方式。

2010年以來,井岡山市公安局在全市106個行政村、25個較大的自然村、10個居民小區、11個較大企業、45箇中小學校、6個林場、3個工業園區和10個治安複雜公共場所,建立了216個“110服務點”,每個“110服務點”都入駐責任民警,入駐民警集(接、處、轉)警員、服務員、調解員、情報員、防範員、宣傳員六種職責於一身,直接負責責任區的社會治理和群眾服務工作,實現與群眾面對面開展工作。這種警務模式使每個駐點民警都成為110,履行起110的職責,第一時間調處糾紛、化解糾紛、打擊犯罪、服務群眾,確保責任區“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

警力有限,民力無邊。井岡山市公安局充分認識到群眾參與社會治安管理積極意義和重要作用,以實施 “民警人人都是110”警務模式為依託架起警民“連心橋”,密切警民聯繫。在與群眾的緊密聯繫過程中,積極引導群眾把民警當成貼心人,讓群眾有話願意跟民警說,有治安情況願意向民警反映,有矛盾糾紛願意協助民警調解,無形中構建了“人人皆是治安員,個個參與管治安”的大治安格局。同時,公安機關還積極指導組建 “治安調解理事會”,聘請“治安調解協調員”,發展“治安管理志願者”,引導群眾有序參與社會治安管理。發動群眾參與群防群治,不僅自行防範化解了許多矛盾糾紛,而且公安機關能第一時間從群眾那裡獲得治安問題情況報告,快速做出反應處置,有效提升了公安機關對社會治安的駕馭能力。

井岡山市公安局始終堅持和不斷髮展新時代“楓橋經驗”,著力發動廣大人民群眾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取得良好的社會治理效果,公眾安全感、公安滿意率、治安好轉率三項指數曾連續三次排名全省第一,連續5次榮獲全省平安創建最高榮譽“平安杯”獎。

南城縣公安局建昌派出所

“四小警務”服務群眾無止境

民警人人都是110,群众个个皆是治安员,这些公安机关提升“枫桥经验”保一方平安

南城縣公安局建昌派出所緊緊圍繞轄區小案件、小信訪、小糾紛、小隱患增多的情況,積極推出“四小警務”新模式(即:小區警務、小街警務、小巷警務、小站警務)。

緊盯重點,築牢治安防控根基

該所採取“物管進社區”、“警物聯動”模式,在縣城居民住宅小區設立小區警務室,由小區物業保安擔任網格員,片區民警擔任網格長,指導保安開展全天候巡邏防控工作,促進社區管控、管事機制良性互動。針對繁華街市和幽深小巷治安防控難題,通過公開選聘75名老幹部、老黨員、老教師、老職工、老民警,組成13支“五老紅袖隊”,構築起保民安的堅實“防線”。在縣城繁華地段和主要路口,設立2個警務工作站、3個治安崗亭、配備4輛流動警務車,通過密織一張張“小網”,最大限度“屯警街面”。

設立通道,建立聯勤聯動機制

該所立足轄區實際,不斷髮揮“四小警務”在聯勤聯動工作中的主力作用,加強與火車站、綜治辦、物業管理和企事業單位的聯勤聯動工作,為社會治理精細化提供必要前提。目前,已成立巡防隊12支共60人,極大減少可防性、多發性以及“民轉刑”案件的發生。自構建聯勤聯動機制以來,先後查處治安案件99起,破獲刑事案件39起,抓獲犯罪嫌疑人3人,抓獲網上逃犯36人,服務群眾600餘次,入室盜竊案件同比下降97.9%。

創新模式,成立矛盾糾紛調解室

該所借鑑新時代“楓橋經驗”,成立矛盾糾紛調解室,著重承擔轄區內各類矛盾糾紛調解工作,由當地黨委政府出資聘請轄區辦事公道、威信高的退休政法幹警為調解員,協助社區民警調解矛盾糾紛,形成“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網絡。通過藉助退休老同志在街道、社區的影響力,運用鄉音、鄉情、友情、親情等各種形式,發揮“和事佬”作用,把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讓矛盾糾紛不出社區、不出村,就地解決。自矛盾糾紛調解室成立以來,已成功調解各類糾紛500多起,其中“急”、“大”、“難”矛盾糾紛30起,調處成功率達100%,調解矛盾糾紛由治標向治本轉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