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人民調解模式,提升人民調解實效,這些司法行政人巧用“楓橋經驗”止紛定爭

创新人民调解模式,提升人民调解实效,这些司法行政人巧用“枫桥经验”止纷定争

省司法廳

《金牌調解》創新人民調解模式提升實效

创新人民调解模式,提升人民调解实效,这些司法行政人巧用“枫桥经验”止纷定争

《金牌調解》是江西省司法廳與江西電視臺聯合打造、發揮新聞媒體作用、化解社會矛盾糾紛的電視調解平臺。從2011年3月份開播至2018年11月底,累計播出2564期,現場調解矛盾糾紛2361件,成功率91.5%;場外調解1048件,成功率99.8%,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已成為全國“電視調解”的一張靚麗名片,被評為全國模範人民調解組織,受到10多位省部級領導的批示肯定。

全力化解矛盾糾紛

自開播以來,成功為江西乃至全國3400多個家庭化解矛盾糾紛,特別是化解了580多起長期未解決的重大疑難矛盾糾紛,在群眾中產生了極大的反響。許多當事人深有感觸地說:“上《金牌調解》不花一分錢就能把問題解決,這檔平臺真好。”如今,要求上《金牌調解》解決問題的人員絡繹不絕,每天接到觀眾求助電話200餘個。

教化社會大眾

通過《金牌調解》這個直觀平臺,由人民調解員在電視熒屏前,以案釋法,為觀眾展示矛盾糾紛的調解全過程,使全省乃至全國上億的電視觀眾,從活生生的調解案例中受到法治教育。另外,《金牌調解》團隊深入基層開展采風活動20餘次、觀眾見面會15次,近3萬觀眾受到教育。將《金牌調解》案例編輯系列叢書3本,在全國發行,近5萬讀者受益。

宣傳人民調解

《金牌調解》把人民調解員開展調解工作的全過程,通過電視節目呈現給觀眾,充分展示了人民調解員隊伍的精神風貌、調解藝術和辛勤勞動,同時也宣傳了《人民調解法》、人民調解工作,加深了社會各界對人民調解員特別是人民調解工作的瞭解,在全省形成了有糾紛找《金牌調解》的濃厚氛圍。

調解模式的創新

傳統式的“老孃舅”式人民調解模式宣傳教育面有限,利用電視這一新聞媒介,由人民調解員在電視熒屏前現場調解當事人矛盾,調解過程充分融合了辯論元素,互動性、教育性的氛圍濃厚。調解現場直觀,形式活潑,喜聞樂見,人民群眾容易入腦入心,調解效果好。

調解專家楊慧芝

在調解矛盾糾紛中體悟“人生價值”

创新人民调解模式,提升人民调解实效,这些司法行政人巧用“枫桥经验”止纷定争

楊慧芝系吉安市青原區新圩鎮新圩社區人民調解委員主任。自1992年擔任人民調解員以來,盡心竭力處理好每一個矛盾糾紛,先後成功化解矛盾糾紛3000餘件,幫助20餘名刑釋解教人員安家立業,是新時代基層調解戰線“楓橋經驗”的踐行者。

用行動詮釋“立黨為公”的使命擔當

每天清早離家、深夜回來的新圩街道居民,總能看到楊慧芝清除垃圾、打掃衛生的身影。她克己奉公,公心做人、公道辦事、以德服人。她為社區上百戶困難群眾辦理了低保,卻多次斷然放下了自己下崗弟弟的申請。不少得到過楊慧芝幫助的人,總想給她回報。十多年來,楊慧芝從未收取群眾半分錢,她常說:“我今天收了群眾一分錢,自己也就不值一文錢了。”

用執著書寫“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多年調解工作,楊慧芝認識到光憑熱情和幹勁還不夠,要講究方式方法。她經常到法院旁聽,就案件中的法律問題向法官請教,並將一些代表性案例記錄學習,經過實踐和摸索,她總結了“四心五步六法”調解法,並組建了“楊慧芝工作室”。群眾只要有糾紛需要調解,都先到工作室說理,找楊慧芝訴說。不管有什麼矛盾,到她這裡,她都會堅持站在公理這邊,帶著感情、帶著責任去做,始終把群眾當“家人”。如今,她的工作室成為了當地社區平安和諧的堅固防線。

用真情演繹“無私奉獻”的為民情懷

多年來,她堅持走村入戶,關注群眾生活,瞭解社情民意,掌握矛盾糾紛信息,無論嚴寒酷暑,只要有矛盾糾紛,她總是第一個趕到現場。調解工作是一件費力不討好的苦差事,權力不大、責任不小,多年來的辛酸苦辣,楊慧芝從無怨言,為民調解,她不遺餘力。在新圩人民眼中,她無所不能。而她常說:“我只有做到有求必應,有難必幫,居民群眾才會信任我,支持我。”

南昌市司法局

奮力開創人民調解工作新局面

创新人民调解模式,提升人民调解实效,这些司法行政人巧用“枫桥经验”止纷定争

近年來,南昌市司法局堅持發展“楓橋經驗”,不斷推進新時代人民調解工作創新升級,先後榮獲“全國司法行政系統先進集體”、“全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人民調解網絡日臻完善

南昌市已構建市、縣、鄉、村四級矛盾糾紛預防化解新體系。今年以來,排查矛盾糾紛5329起,預防糾紛3011起,推動人民調解延伸到20多個領域。近年來,全市先後打造出多個人民調解品牌,如,《幸福三人行》人民調解電視節目專欄、線上“五根調解室”、掌上12348人民調解熱線、法律服務智慧線上平臺、白玉蘭社會工作室等,深受廣大群眾歡迎。

人民調解水平顯著增強

全市人民調解實體平臺達到了“五有四落實”標準,今年出臺了《南昌市個人人民調解工作室創建實施方案》,建成規範化個人調解工作室15個。建立培訓前意向調查、培訓中效果監測、培訓後意見反饋機制,分期分批開展醫療、勞資糾紛等領域培訓,不斷提高調解員糾紛化解能力。加強調解職業化建設。採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聘請專職人民調解員對勞動、醫療等領域內的矛盾糾紛進行“專管”“專調”,並建立相應考核獎罰機制。

人民調解宣傳深入人心

今年以來,舉辦人民調解進村(居)、進企業、進校園宣傳等活動達460餘場。今年5月4日,《人民日報》對該市醫調中心工作進行了專題報道。堅持以案釋法,建立全市“線上”案例庫,精選優秀案例86篇對外發布,其中4篇入選司法部人民調解案例庫。

人民調解成效日益凸顯

目前,南昌市新時代人民調解工作形成了縱向到底、橫向到邊、保障有力、高效聯動的新格局,成功將大量矛盾糾紛吸附在當地、化解在萌芽、解決在基層,最大限度實現了“矛盾不上交”。今年1-11月,全市共受理調處案件13350起,調解成功率達98.5%,涉案金額2.15億元。

調解能手陽昌紹

“獨臂大俠”妙手調解暖民心

创新人民调解模式,提升人民调解实效,这些司法行政人巧用“枫桥经验”止纷定争

在蘆溪縣宣風鎮提起陽昌紹的名字老幼皆知,由於他為民排憂解難,滿腔熱情,任勞任怨,待群眾如同親人,大家都親切地稱他為“老紹”。老紹雖然只有一隻手臂,可他資歷不淺,當過工人,開過廢品收購店,在村裡說話有份量。2005年,他當選為村委會委員,一直從事人民調解工作,2018年又高票當選為村委會主任。

他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換來了全村的和諧,傳遞了濃濃的愛民之情。為化解民事糾紛,他走村串戶,深入農舍和田間地頭,群眾稱他為“獨臂大俠”。他先後榮獲了全國人民調解能手、全國新時代最美法律服務人、江西省勞動模範等20多項榮譽,他的“老紹之家”也成為了當地平安建設的亮麗名片。

“清官難判家務事”,可老紹在調解工作中卻有“絕招”。10餘年扯不清,法院都刺手的疑難案件,他讓原告、被告握手言歡;劍拔弩張的鄰里糾紛,他化干戈為玉帛;多年無法了結的工傷賠償,經他調解,事了訪息……同行們問他請教“密訣”,他坦誠相告:“我的‘絕招’其實很簡單,作為人民調解員就必須為人熱心,處事公心,解調耐心,待人誠心,學習虛心。”他認為,群眾之間的糾紛往往是由一些瑣碎的小事引發的,若不及時化解,就會升級激化。

為了更好地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2015年在珠亭村成立了以陽昌紹個人名字命名的“老紹之家”,先後又成立了“老紹志願者服務隊”、“三員一家”服務團隊、“宣風鎮人民調解員協會”。播撒和諧,傳遞幸福。這是陽昌紹調解工作的不竭動力,他和“老紹之家”正在為社會的穩定和鄰里的和睦安寧傾注著滿腔濃濃的真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