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年後,齊豫、潘越雲“回放”她的一切:我們淚流

去聽演唱會。

——三毛·齊豫·潘越雲《回聲》巡迴演唱會。

這是相隔33年的一次“三毛回放”。

01

為了《回聲》演唱會,齊豫和潘越雲首發單曲《不曾告別(三毛姐姐如晤)》,她們唱道:

不曾告別,就沒有所謂的離開

大樂大悲,一個女人的浪漫,還在

耳語思念,我們萬人的懸戀,未艾

襯著今夜星星,四面八方

謝謝你,和你的天堂,撒哈拉

三毛的英文名是,Echo。

專輯《回聲:三毛作品第15號》1985年發行,滾石音樂製作。11首歌詞,三毛作詞,獨白貫穿;李泰祥、翁孝良、陳志遠和李宗盛等人譜曲,再由齊豫和潘越雲演唱。

它是三毛一生的音樂傳記。

每個人心裡一畝 一畝田

每個人心裡一個 一個夢

一顆呀一顆種子

是我心裡的一畝田

——《夢田》

《夢田》是專輯中的最後一首歌,齊豫曾說,錄製時,三毛在錄音棚一邊聽一邊啜泣,因為,她想起了去世的荷西。

33年後,齊豫、潘越雲“回放”她的一切:我們淚流

02

三毛的一生,是壯闊和傳奇的。

這不僅因為她遠走撒哈拉,還因為她的愛情,過於悽美。

嫁給荷西,兩人住進了沙漠,房子靠著墳場,面朝垃圾場。三毛說,“我很喜歡,我們慢慢裝飾”。

她找來輪胎、木箱,兩人一起刷牆、製作燈,買來各式各樣的手工藝品,一點點地把破房子,裝點成了一座城堡。

專輯裡有一首歌唱得很淒涼,如同萬千寒風凜冽拂面,很冷,很冷。齊豫說,《今世》這首歌講了她和他的全部。

你來了來了,一場生生世世的約會

我不再單獨走過秋天

不是跟你說過三次

……

不在你身旁的時候

不可以不可以

跟永恆去拔河

這大概就是三毛看到荷西的遺體時,浸骨的寒冷,由內而生吧。

在《不曾告別(三毛姐姐如晤)》的文案中,齊豫說了這樣的一段話:多年後,當眼角已hold不住時光,終於知道,我必須為我當年不解人意的執著,把您推回那場滂沱,向您說聲‘對不起’,也終於明白為什麼您說——回聲是一種恫嚇……

33年後,齊豫、潘越雲“回放”她的一切:我們淚流

03

我們回憶三毛,我們忘不掉她。

因為,她是一個符號。

這個符號代表了:自由和遠方。

1971年,三毛創作《橄欖樹》,她寫下:為了天空的小鳥,為了小毛驢,為了西班牙的姑娘,為了西班牙的大眼睛。

可是,後來的版本卻是:為了天空飛翔的小鳥,為了山間輕流的小溪,為了寬闊的草原,流浪遠方,流浪。

“如果流浪只是為了看天空飛翔的小鳥和大草原,那就不必去流浪也罷。”當年,三毛聽到《橄欖樹》這首歌,說了這句不滿的話。

雖然《橄欖樹》沒有收錄在《回聲》專輯,但是,並不妨礙它的經典。因為,我們都想擺脫塵世的束縛,找到自己的理想國,去到遠方。

可是,遠方到底有多遠?每個人心中的理想國又是哪裡?

它是撒哈拉沙漠?還是加那利群島?

33年後,齊豫、潘越雲“回放”她的一切:我們淚流

04

曾經有過一位同事,她是三毛的終極粉絲。

三毛,波西米亞風。她的衣著打扮,也是一塊布;三毛喜歡民族風,她也喜歡民族風。

每週忙完手裡的工作,她便坐著大巴車,出遊。大巴車的終點站,可以是威海、日照,也可以是昆明、大理。

我們都很羨慕她,因為,她說走就走,沒有任何的牽絆。終於,有一次,她說了這樣的一句話:旅行,不需要做功課。

就像潘越雲所唱:

到天涯 到海角

算不算 遠

問一問你的心

只要它答應

沒有地方 是

到不了的

——《遠方》

遠方很遠嗎?我們都想要一份詩意和遠方,它可望而不可及嗎?

至少,33年前,三毛已經給出了答案,“遠方是你這一生,現在,最渴望的東西,就是自由。很遠很遠的,一種像空氣一樣的自由。”

33年後,齊豫、潘越雲“回放”她的一切:我們淚流

05

我們懷念三毛,我們去聽齊豫、潘越雲“回放”這個傳奇的女子。

因為,世間只有一個撒哈拉,只有一個三毛。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