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不能也不会忘记这部巨著一一读《义乌不能忘记——谢高华》

历史不能也不会忘记这部巨著

一一读《义乌不能忘记——谢高华》

说实话,这几年我很少完整的读一本书,即使我的义乌研究以及商业地产策划咨询专业方面的书籍,几乎也很少完整读完。而这部巨著,我却从头读到尾、又从尾到头随便翻了几遍。

这部书就是义乌作家何恃坚、何建农合著的纪实文学《义乌不能忘记——谢高华》。

历史不能也不会忘记这部巨著一一读《义乌不能忘记——谢高华》

这是一部,目前反映谢高华在义乌工作最全面最完整的专著。

我是十五年前结识谢高华的,记得那是正值十月义博会期间,我把中共党史出版社刚出版的拙著《走近义乌一一中国小商品城探秘》一书奉送给他。这样说来,我知道谢高华应该是上世纪末开始研究义乌市场的时候了,因为,了解研究义乌市场是绕不开谢高华这个标志性人物的。今年因某个课题,我又接触了1982~1984年期间谢高华在义乌的讲话、文稿等档案材料,对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而几十年过去了,众多义乌人及在义乌经商工作不能也不会忘怀的一个人,却一直没有一部专著来全面书写他,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如今,《义乌不能忘记——谢高华》出版发行填补了这一遗憾。

因此,当拿起这部《义乌不能忘记一一谢高华》巨著时,实在感觉亲切,这部书的两位作者也是我认识的,是很勤奋善于思考的义乌作家。

毋需讳言,关于这部书的书名是有争议的,认为用“不会”比“不能”好。其实,推敲这两个词,用“不能”一词更能表达义乌人民、义乌这块土地对本书主人公深厚的感情,更有作者表达的这段历史的厚重感。金一南将军曾经用《中国,不能忘记》这一题目解答在中国抗战历史困扰了我们的几个疑问;每个篇章内容均选自历史长河中那些厚重的史实的一部书,它的书名就是《不能忘记的历史》,这里都没有用“不会”。

书名不关键,重要的在本书内容。这是一部那个时代,义乌和义乌市场发展谢高华印记的宏篇史记;这是一部那个岁月,谢高华及其“团队”义乌特色工作的闪耀纪实。这部书是对谢高华之于义乌、义乌市场贡献最好的纪念。

细读这部恰逢谢高华被国家授予“改革先锋”称号之时出版发行的巨著,以上海社会科学研究院出版社的专业高度,以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书记、副主任茅临生和浙江省新闻出版局原党组书记、局长陈昆忠及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首任院长丁晓强教授等分别作序的份量,这是对谢高华的高度赞扬,也是对本书的最好肯定。其实,在国家层面把谢高华定为“义乌小商品市场催生培育者”,这一句话就胜似一切的千言万语了。

历史不能也不会忘记这部巨著一一读《义乌不能忘记——谢高华》

这是一部,那个时代义乌和义乌市场发展的谢高华印记的宏篇史记。这表现在这部书的历史的真实性、系统的全面性上。

作者“力求客观公正,还原历史本真”。本书以大量的事实和史料为主线,配以珍贵图片,以多视角的呈现,来解读谢高华在义乌担任县委书记期间,带领义乌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敢为人先种种创举;再现谢高华为义乌改革开放事业倾注心血的难忘故事,从义乌视角呈现了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作者历时十余年的创作过程中,查找了大量的历史档案,走访了众多当事人,几十次拜访本书主人公,搜集了丰富的第一手材料以及大量文献,这些足以支撑本书的史记特点。

本书系统的全面性表现在并没有仅仅叙述人们津津乐道的谢高华对义乌市场的贡献,而是全面展现了谢高华在义乌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全书分“天降大任于斯者”、“鸡毛换糖”是一大优势、“一代市场”横空出世、“四个允许”的争议等12章节,从深入田间地头街巷的调查研究到每次次会议研究,从三农到四个充许,从打破“铁饭碗”到解决老百姓吃肉难,从办教育到大胆引才,从新马路市场到兴商建县……全方位、全景象、全内容反映谢高华在义乌的峥嵘岁月,全面客观地再现了改革开放初期谢高华及其“团队”在义乌冒险提出“四个允许”,带领义乌农民冲破藩篱率先致富,睿智首创“兴商建县”造就天下第一"市”,科学推行“定额计征”税收办法为全国商品交易市场发展树立榜样,不拘一格用人才、抓教育等创新做法及其成效。

作者也没有回避历史的疑点。虽然这段历史离我们不远,而是是非非的也不少。作者直面这些,正面还原了历史。如对颇多争议的“四个允许”,本书专门列有一章:“四个允许”的争议,对于“四个充许”的内容、由来、演变等进行了翔实的梳理,还原了历史。如对“究竟谁拦了谢书记”,采访了众多当事人,给予了令人信服的描述。

当然,我们知道,这不是一部历史研究专著,这是一部如司马迁史记笔法的文学传记。

历史不能也不会忘记这部巨著一一读《义乌不能忘记——谢高华》

这是一部,那个岁月谢高华及其“团队”义乌特色工作的闪耀纪实。这表现在这部书注重细节的纪实文学的写作理念上。

全书详细描写了谢高华及其他的“团队”带领义乌闯出了一条从贫穷到富裕的道路,创造义乌商业传奇的历程。读《义乌不能忘记一一谢高华》一书,能更好地了解扛着改革旗帜的朴素真实的谢高华,了解改革开放初期义乌那段激动人心的历史故事,不难读出,谢高华及其“团队”的之于义乌的历史贡献及功绩。

中央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表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谢高华的介绍中写道:改革开放初期,谢高华坚持群众需求就是第一导向,打破条条框框,以敢于改革创新的勇气和担当,毅然拍板给路边摊市场开绿灯,果断提出“四个允许”的政策,首创了“兴商建县”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并带领全县干部勇敢坚持、积极作为、精心培育,从而催生了义乌这一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场,为全国小商品市场的改革发展树立了榜样。他的先进事迹体现了共产党人一心为民、敢于担当的改革精神,赢得人民群众广泛赞誉。

而这些,在本书中更多是用细节来体现完成的。这是纪实文学的必然要求,这也是本书的显著文学性。

如从“陈萍是个难得人才”这件小事,折射出谢高华一贯地爱才、惜才、用才、护才的形象。如用“一笔攸关市场兴起的信贷资金”一一节,反映谢高华立足实际善于敢于解决问题的工作作风。

在改革开放初期“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谢高华同志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成为他最为鲜明特征。在当时既无国内先例,又无政策依据的情况下,他坚持从义乌实际出发,冒着政治上的风险,顶着工作上的压力,是什么问题,研究解决什么问题,大胆地改、大胆地试,为义乌闯出了一片兴办商品市场的新天地……这些内容,作者怀着对谢高华的敬仰之情都在书中浓墨重彩的再现,让人读到了一个活灵活现的县委书记形象。

撰文丨鲁 邹 / CFR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