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聖范蠡:以別人為中心,論兵法和商道

范蠡和孫武兩人是分屬不同陣營的敵手,雖然他們在戰場上各為其主,但是他們對兵道的見解上卻又英雄略同。

孫武在自己的《孫子兵法》中把用兵奧妙概括為“踐墨隨敵”;而范蠡不但把這一點用於軍事上“興越滅吳”,還將其用於經商上“三致千金”。我們怎麼來理解“踐墨隨敵”呢?這其實是一種以別人為中心的思維模式,這種模式雖然看起來簡單,但易學難精,只有真正的高手才能得其真諦!那採用這種思維模式具體可以給我們帶來什麼好處?

商聖范蠡:以別人為中心,論兵法和商道

孫子兵法

“以別人為中心”的思維模式使我們更善於利用別人的資源。記得電影“越光寶盒“中,周瑜曾經問過諸葛亮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就是說”你草船借箭,借東風,借荊州,怎麼什麼東西都是借的呢?“

電影中這個橋段雖然為了搞笑,但背後的原理卻極其深刻!這其實就是荀子所說“君子性非異也,善假於物也。”善於利用別人資源來實現自己目的的才是高手中的高手。那怎樣才能做到這一點呢?就是我們要堅持“以別人為中心”的思維模式,善於從別人那裡找到自己需要的資源。

商聖范蠡:以別人為中心,論兵法和商道

“以別人為中心”的思維模式有利於我們利用好別人的矛盾。一個人的慾望、恐懼、需求等等都可以看成廣義的“矛盾”,而商業的本質就是通過替別人調解“矛盾”而自身營利的。而只有“以別人為中心”,才能真正設身處地地站在別人的立場上思考問題發現情況,才能找到別人用得著我們的地方,最終通過“利人而利己”。正如范蠡所講的“視民所不足以其有餘,為之命以利之”。

商聖范蠡:以別人為中心,論兵法和商道

“以別人為中心”的思維模式有利於我們的影響力不斷向外擴展。一個人在社會上取得多大成就,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在於其影響力有多大。能影響別人,才能成就自己。普通人之所以普通,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他們是以“自我為中心“的模式來思考問題。不能將別人擺放到重要位置,怎麼捨得在別人身上耗費精力,去影響別人?范蠡強調:“聖人不恥身之賤,惡道之不行也;不憂命之短,憂百姓之窮也。”

商聖范蠡:以別人為中心,論兵法和商道

商聖范蠡

將思維模式從“以自我為中心“升級到”以別人為中心“是一個漫長的修煉和蛻變的過程,不可一蹴而就!大家必須要小心謹慎地循序漸進,不然就會畫虎不成反類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