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金融:超500萬信用記錄背後是什麼樣的金融科技?

马上金融:超500万信用记录背后是什么样的金融科技?

马上金融:超500万信用记录背后是什么样的金融科技?

近年來,消費金融、智能信貸已成為金融科技新風口,迎來全面爆發期。

根據艾瑞諮詢2016年的預測,如果2017年到2020年GDP增速水平能保持官方預期6.5%,消費市場在未來四年持續擴張,以10%的複合增長率計算,在2020年消費市場規模將達到72萬億,消費金融市場規模預計可超過12萬億。

而亮眼數據的背後,以長尾客戶為服務群體的消費金融行業,自誕生起就與普惠金融密不可分。近幾年金融科技主導的智能風控等技術飛速發展,為消費金融行業降低成本、提高風控效率提供了新的彈藥。

作為一家持牌消費金融公司,馬上消費金融就在過去三年裡,發力智能風控,不斷落實普惠金融服務,幫助建立超過500萬信用記錄。馬上消費金融創始人兼CEO趙國慶告訴筆者,“消費金融是綠色金融,是實體經濟金融,是不空轉的金融,是國家重點鼓勵的普惠金融。而消費金融業務的核心就是風控,平臺對風控的重視度無論有多高,都不過分。”

消費金融:服務長尾客戶為根本

隨著國內的消費觀念、消費結構以及消費群體不斷更迭,居民消費層次明顯出現區分,年輕群體消費需求增長,都為消費金融的快速發展奠定基礎。

在國家層面,消費金融發展也得到鼓勵。9月2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進一步激發居民消費潛力的若干意見》提出,要順應居民消費升級趨勢,切實滿足基本消費,持續提升傳統消費,大力培育新興消費,不斷激發潛在消費。

而在分析人士看來,消費金融在中國得到快速發展,除了消費規模的擴大外,與其“普惠”的本質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相比於傳統銀行業,消費金融企業服務的客戶大部分是“長尾客戶”,即在金融系統中無法查詢相應記錄的人群。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發佈的《2017中國消費信貸市場研究》顯示,消費金融的客戶以18-29歲的低收入、本專科學歷年輕群體為主,超過70%的客戶月收入在2000-4999元。通過為客戶提供小額、快捷、靈便及場景式服務,消費金融受到青睞並吸納大量客戶。

趙國慶就指出,每一個消費其實代表的都是去產能,每一個消費都代表著供給側改革,每一個消費都代表著對內需的拉動。

“消費金融是綠色金融,是實體經濟金融,是不空轉的金融,是國家重點鼓勵的普惠金融。因為這個客群確實是普惠的,也不是過去銀行所服務的客群。現階段我覺得普惠金融除了“惠”之外重點還在於“普”,就是對老百姓和大眾有更多獲得金融服務的可能性和可得性,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他強調。

在成立三年時間裡,從馬上消費金融就以身作則,不斷踐行普惠金融理念。為了充分發揮對消費的拉動作用,馬上金融深耕線上超過130個消費場景,連接線下超過14萬商戶,促成了近5000萬次的商品交易。馬上金融通過自主研發AI、移動互聯網、雲計算技術的深入應用,不斷拓寬消費服務覆蓋的人群,幫助超500萬人群建立信用記錄,讓更多人具有消費的能力,並打造更方便、先進、優良的消費體驗。

金融科技賦能消費金融邁向新徵程

雖然在客戶上實現與銀行的錯位補足式發展,但對消費金融公司們來說,相比於銀行的層層篩查,普惠似乎也意味著“高風險”:風控效率低、成本高、獲客難成為行業三大痛點。具體來看:

消費貸款的客單價平均只有幾千至幾萬元,如何做到較低的審批成本,較高的審批通過率和較低的逾期率,是重大挑戰;相對於傳統銀行,很多消費金融公司從線上線下全國多渠道獲客,成本較高、效率低;第三,客戶群體大多為無徵信人群,審批授信、風險監控難度大,逾期率高。

但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信息體系不斷的發展,這三個橫在普惠金融前面的難題正在逐步得到解決。

以人工智能為驅動的智能風控為例,目前已應用於消費信貸業務的貸前審核、貸後管理、識別欺詐等環節中,通過智能數據收集、分析,搭建反欺詐與授信模型、智能風控系統等等。

趙國慶就介紹道,國家呼籲“互聯網+”、呼籲人工智能,這些國家號召,馬上消費金融都實踐過。“馬上消費金融一直致力於通過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為企業打造人工智能決策引擎平臺,提升風險決策水平,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具體來看,以人工智能驅動的馬上消費金融的風控體系有四大亮點:

第一,藉助“人才+科技”驅動的經營理念,不斷構建和強化公司風險防控能力。比如近期馬上金融成功吸引長期研究零售信貸風控的原廣發銀行行長助理林亞臣加盟擔任首席風險科學家,與公司CRO形成雙輪驅動,不斷提升公司風控體系建設。

第二,持續加強全套業務流程的自主研發,既能有效實現線上業務對信息系統快速更迭與各個業務板塊快速決策響應支持的要求,又能最大限度避免信息科技外包所帶來的核心技術缺失、服務響應不到位等問題,從而讓科技風控有效融入各個業務環節提升風控水準。

第三,嚴格落實“三查制度”,強化貸款全生命週期管理。在產品研發階段,利用人工智能等技術設置風控指標、信貸政策和業務流程,在產品設計環節就能嚴控風險;在貸款審查審批階段,馬上金融藉助先進的分析技術,在精確識別客戶身份的基礎上,運用知識圖譜技術將所有客戶(特別是已經有還款表現的存量客戶)的信息進行深度關聯,有效防範控制第三方欺詐風險同時深度評估客戶信用風險;在貸後管理階段,馬上金融則通過跟蹤監控客戶還款情況,開展反欺詐預警和核查工作,為消費金融業務可持續快速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第四,持續強化風控數據決策分析能力,馬上金融依託現有的萬維智慧空間及應用規則plus智能決策平臺,充分利用先進的人工智能技術以及量化分析技術,得以對各項消費金融業務進行全流程全方位管理。

趙國慶舉例說,目前馬上消費金融的智能客服可以回答90%的問題,剩餘10%的疑難雜症是靠人工坐席進行回答,大大節省了成本、提升了效率。

目前,馬上消費金融的科技已經開始對外輸出,與若干家銀行、保險和信託達成合作。

除了致力於自身發展,馬上消費金融還在用施健推動行業徵信環境改善。例如,馬上消費金融正嘗試用區塊鏈技術構建行業黑名單共享機制。

在未來, “馬上消費金融還會在人工智能技術研發方面加大投入,讓更多最先進的AI技術成果與業務相結合,驅動整個消費金融業務更快更好發展。”趙國慶如是說。

如想加入琥珀金融幫社群,請添加微信號zhengyuTAT為好友,為保證社群質量,添加時請附上個人信息“公司+職務+姓名”。

琥珀金融幫

hupojrb

中國經營報旗下垂直於互聯網金融領域的全媒體平臺。已經入駐微信公眾號,今日頭條,一點資訊,百度百家,網貸之家,新浪財經頭條、網貸天眼、網易、騰訊等媒體平臺。致力於為互聯網金融從業者和投資者提供有價值的內容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